首頁 > 文史語錄 > 安史之亂後,爲何唐朝還能堅持那麼久呢?

安史之亂後,爲何唐朝還能堅持那麼久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代玄宗末年,安祿山與史思明叛唐,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爲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爲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月,安祿山與平盧兵馬使史思明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兵15萬發於范陽(今北京西南),爆發了“安史之亂”。從唐朝平定洛陽王世充後的一百多年裏,中原人民過着和平的生活。長期沒有經歷過戰爭,加上天寶年間由於府兵制破壞,京師和中原地區武備空虛,精兵猛將都集中在西北和東北。當時戰事突開,中原郡縣毫無應變能力,望風潰逃,不足一月叛軍已經在靈昌(河南滑縣東)渡過了黃河(唐時黃河中下游比現在偏北)。十二月,叛軍先後攻破軍事重鎮榮陽和東都洛陽。

安史之亂後,爲何唐朝還能堅持那麼久呢?

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建立僞政權。與此同時,安祿山分兵三路發動進攻:一路攻擊潼關,威脅長安;一路南下襄、鄧,要切斷唐朝的漕運;一路沿汴河東去。要攻取唐朝最重要的江淮賦稅基地。六月。叛軍攻陷長安門戶潼關,玄宗被迫西逃。至馬嵬驛,士兵譁變,處死楊國忠,玄宗被迫縊死了楊貴妃,逃亡四川。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是爲唐肅宗。

叛軍雖然暫時取得了軍事上的成功,但是由於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激起民憤極大。在河北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顏杲卿、平原(今山東德州)太守顏真卿等地方官紛起倡議,結盟自保,給叛軍後方造成極大威懾。在河南,南陽(今河南鄧縣)和睢陽(今河南商丘)的戰鬥也異常激烈。南陽市江漢的屏障,睢陽是通向江淮的要道,而江淮是唐朝的重要財富來源。

安史集團爲了切斷唐朝廷的經濟命脈,接連派大軍猛攻南陽和睢陽。南陽太守魯靈守城歷時一年,南陽失陷後又退保襄陽(今湖北襄陽),扼住了叛軍南下的道路。睢陽太守許遠,真源(今河南鹿邑縣)令張巡等苦守睢陽,以6000餘人抗擊10餘萬叛軍於睢陽城外,時間長達7個月之久,進行大小400餘戰,殺敵12萬。城裏糧食斷絕,戰馬殺盡,連麻雀老鼠都被搜索乾淨,即便樹皮、草根、紙張也被吞吃盡光。睢陽最後陷落時,安史集團已丟失長安無力再向江淮進擾了。江漢和江淮地區的保全,使唐朝在經濟上有所依賴,對戰爭的結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安史之亂後,爲何唐朝還能堅持那麼久呢? 第2張

在戰爭處於膠着狀態情況下,安史集團發生內訌,先是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死,取代帝位,後來安慶緒又被殺。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義殺死。加上唐軍大將郭子儀和李光弼連連取得對叛軍的勝利,叛軍力量大大削弱。寶應元年(762年),代宗李豫繼位,重新調集兵馬,又向回紇借兵,唐軍先後收復了洛陽、河陽(今河南孟津)、鄭州、開封等。唐軍認爲這些長期陷於敵手的廣大土地是“賊境”,大肆掠奪了三個月。回紇兵攻下洛陽後也縱兵掠奪殺人以萬計,大火持續幾十天不滅。

安史之亂,使北方黃河流域、特別是河南地區遭受重大損失,襄、鄧要孩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從鄭州、開封往東,延續到江蘇泗洪,從焦作往江賦稅高北一直到安陽,千里範圍的百姓幾乎全都戰死或逃亡了,曾經富腴的中原廣大地區呈現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的悲慘景象。此後,中國的經濟中心逐漸南移,河南的經濟地位急劇下降。

唐朝中央政府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爲求一時的苟安,採取了招降措施,使安史降將們搖身一變,成了中央任命的地方節度使,保存了相當大的實力。同時,爲增加平叛的軍事力量,朝廷還對內地掌握兵權的刺史多加節度使的稱號。所以,安史之亂平定後,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嚴重局面。根據《新唐書·方鎮表》計,藩鎮多時達40多個。其中爲禍尤烈的是在今北京和河北地區號稱“河朔三鎮”的成德、魏博盧龍三個藩鎮,另外還有中原地區的淮西鎮(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宣武鎮(治汴州,今河南開封)等。這些藩鎮往往自專財賦,割據稱雄,專橫跋扈,中央政府的號令根本無法執行。

唐朝是怎麼做到在安史之亂後還能延續百年的呢?

一是因爲安史之亂本身的性質。安史之亂並不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起義或者兵變,他的目的不在於推翻整個唐朝李氏家族的統治,而是要唐朝的君王聽命與自己剷除楊國忠一干人等。也就是說,這個兵變在積極的方面看來,是爲了爲國家解決某些問題,當然並不能說這是一場良性的戰爭。但他的性質確實與謀反略有不同。而且安史之亂中也並沒有傷及唐朝的皇室,或者說唐玄宗趨利避害沒有被傷害到,只是失去了一個心愛的女人和經歷了痛苦的逃亡時光。

二是因爲唐朝的軍事力量發達,決策上的轉變。剛開始安祿山率大軍攻打,唐朝軍隊毫無招架之力,有軍隊很久沒有四處征戰,而且帶兵的將領都年事已高,沒有帶兵打仗的精力,但是隨着戰爭的進一步發展,唐朝雄厚的基礎出現了,雖然沒有帶兵作戰的經驗型人才,但平時的訓練和唐朝在軍事方面穩固的根基開始顯現出優勢。安祿山一軍雖然開始使得唐朝軍隊節節敗退,但終究還是無法摧毀一個興盛了百年的基業。

而且當時唐玄宗帶着朝廷重臣和中堅力量逃離長安,可以說是做了最正確的決定,及時保存了實力,爲以後的反撲奠定了基礎。而且當時朝廷還建立了神策軍,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特種部隊一樣,實力極強,專門用於突襲敵人,在意想不到的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所以就這樣總得看來,安史之亂雖然使得長安淪陷,但是並沒有征服整個大唐,按現在算來當時的安祿山等人也就只是佔領了河南和陝西而已。

三是軍用糧食的充足。當時叛亂髮生,唐玄宗緊急撤離長安,轉到四川等地,但四川在當時又是一個經濟身份發達的地方,同時在交通上也算是一個要塞。所以在這裏不僅是佔領了軍事上的關鍵點,同時有豐富的物產可以供軍隊修養生息,憑藉着這個優勢唐朝軍隊纔可以支持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的戰鬥。然後在最後順利的剷除叛軍,並且可以在之後還延續一百五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