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的銅鏡使用史發生過哪些趣事?

歷史上的銅鏡使用史發生過哪些趣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人最早銅鏡是在距今四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從此之後一直到明末清初,玻璃鏡傳入中國,銅鏡才被取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時代,鏡指的就是銅鏡,漫長的銅鏡在歷史上發生了哪些趣事?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南朝的最後一個政權是陳朝,陳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叫陳叔寶,他將自己的妹妹樂昌公主嫁給了太子舍人徐德言。那時隋朝已在北方崛起,孱弱的陳朝不堪一擊,徐德言知道在即將到來的動盪中,他難與妻子長相廝守,遂將一塊銅鏡破爲兩半,倘若情緣未斷,還能再見一面,當以此爲信物。陳朝滅亡,樂昌公主入隋朝名將楊素之家,徐德言顛沛流離、飽嘗艱辛。

歷史上的銅鏡使用史發生過哪些趣事?

在約定的時間約定的地點,徐德言發現有位老人高價售賣半個鏡子,與自己懷揣的半個鏡子剛好能拼成一個完整的鏡子。他請老人帶一首詩給樂昌公主:“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樂昌公主讀到後,悲泣不已,楊素得知事情原委,讓徐德言夫婦團聚。這就是“破鏡重圓”的故事。中國古代銅鏡以圓鏡最多。圓鏡沒有棱角,不會弄傷照鏡人,圓鏡也寓意團團圓圓,家庭美滿。

圓鏡之外,自然也有方鏡、葵花鏡等。歷史上有一面方鏡相當有名。傳說劉邦率先進入秦朝都城咸陽後,在宮中發現了許多秦始皇收藏的珍奇異寶,其中有一面很大的方鏡,能夠照出人的五臟六腑,還能鑑別人心的正邪,秦始皇常用此鏡來照人,以判斷是好人還是壞人。

這面秦鏡在古人的筆記小說中被說得神乎其神,併產生了“秦鏡高懸”這個成語,後來又演變成“明鏡高懸”。古代公堂之上,常見一塊牌匾,上面寫的便是“明鏡高懸”。爲官者當如明鏡,判斷是非曲直,使奸邪受到懲罰,使良善得到保護。明鏡也會蒙塵,這就需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爲官者也要持續砥礪品性。

鏡子爲認識自己、認識他人提供了一個參照物。戰國時期,齊國相國鄒忌的故事很能說明這一點。鄒忌高八尺有餘,說得上是齊國有名的美男子,他問妻子自己與城北徐公相比誰更美,妻子回答當然是自己的丈夫美。鄒忌不自信,接連問了另外兩個人,得到的答案都是鄒忌更美。

第二天,徐公來訪,鄒忌自以爲不如徐公美,待送走客人,對鏡自視,更加確認了自己的判斷。鄒忌想到,別人認爲他更美,或是偏愛於他,或是畏懼於他,或是有求於他。一面鏡子,照出了真實,也照出了偏見。失去了這面鏡子,便難以發現真實,而迷失在偏見中。

許多具有參照功能的事物,都可以用鏡子來比喻。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唐太宗以諫臣魏徵爲鏡,從而知道自己爲政之得失,魏徵逝世,唐太宗慟哭,因爲他失去了一面可以匡正自己的鏡子。

歷史上的銅鏡使用史發生過哪些趣事? 第2張

四百多年後,中國誕生了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這部書因“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得名。以史爲鑑是中國歷史書寫經久不衰的傳統,《資治通鑑》是這一傳統的代表之作。早在三千年前,周公有言:“我不可不監於有夏,亦不可不監於有殷”,要以夏朝和商朝的興衰成敗作爲周朝的參照。監、鑑的本意都是鏡子。

以古爲鏡、以史爲鑑,並非追求像秦鏡一樣直接給出某個問題的具體答案,而是在參照這一認知活動中,總結經驗教訓,形成歷史智慧。正是在這個維度上,中國人認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