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春秋時期鄭國與齊國伐宋的狀況分別是怎樣的?誰的獲利更大?

春秋時期鄭國與齊國伐宋的狀況分別是怎樣的?誰的獲利更大?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鄭國與齊國伐宋的狀況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衆所周知,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混亂的時期,攻伐戰爭不斷。春秋時期以稱霸爲主,戰國時期以兼併爲主。在這個時期,鄭國和齊國都曾討伐過宋國。下面來比拼一下兩國的伐宋狀況。

一.伐宋時國力比拼

春秋初期的鄭莊公曾討伐過宋國,當時鄭國在鄭桓公、鄭武公及鄭莊公的治理下,鄭國國富兵強,此時是個綜合實力絕對排得上前三名的國家。

戰國後期的齊閔王也討伐過宋國。此時田氏已經代齊,齊國在齊威王等國君的勵精圖治下,也是國富民強,當時東方的齊國與西方的秦國並稱“東西二帝”,可見國力數一數二。

春秋時期鄭國與齊國伐宋的狀況分別是怎樣的?誰的獲利更大?

二.討伐宋國的原因

宋國的祖先是商朝後裔,周王大封天下,封其爲公爵,爵尊位重,國力一直不弱。

鄭莊公伐宋時,宋國國君是宋殤公,此前應衛國州籲邀請,五國伐鄭,包圍鄭國東門五天。現在鄭莊公假借周桓王的命令討伐宋國,是爲了報宋國曾伐鄭的仇,並且敲打一下宋國,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齊閔王伐宋之前,宋國國君暴虐不得民心,齊閔王藉此機會討伐宋國,實際上是爲了佔領宋國那地處中原的肥沃土地,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影響力。

三.伐宋同盟

兩國都知道宋國爵尊國大,單憑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成事的,所以都積極地尋找了盟友,一起討伐宋國,並且約定了好處。

鄭國尋找的盟友是齊國和魯國。鄭莊公許諾伐宋成功後的城池歸齊魯兩國。

齊國伐宋尋找的盟友是楚國和魏國,齊閔王也說好,討伐成功後三家分宋。

春秋時期鄭國與齊國伐宋的狀況分別是怎樣的?誰的獲利更大? 第2張

四.討伐結果及分配結果

鄭莊公親率鄭、齊、魯三國聯軍攻下了宋國的郜、防二城,此時宋殤公聽從孔父嘉的建議,重賄令衛國、蔡國出兵攻鄭。所以鄭莊公急需班師回朝,回朝之前把兩城分別給齊魯兩國。齊國固辭不受,又把兩城都送給了魯國。

齊閔王也親率齊、楚、魏三國合力消滅了宋國,把宋國的土地分成三份,三國分了。齊閔王想獨吞宋國土地,說:“伐宋之役,我們齊國出力最多,楚、魏怎麼能接受宋國的土地呢?”於是尾隨楚國的軍隊,在重邱(今東昌市荏平縣)打敗楚國的軍隊,奪回之前答應分給楚國的淮北之地。又率兵西去侵略魏國,屢次打敗魏軍。

春秋時期鄭國與齊國伐宋的狀況分別是怎樣的?誰的獲利更大? 第3張

五.評價及後續影響

鄭莊公僅僅是“奉命”討伐宋國,教訓宋國一下而已,沒想着要吞併宋國。如果他吞併了宋國,其他諸侯國就會對鄭國羣起而攻之,對鄭國的發展非常不利,老謀深算的鄭莊公,纔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所以纔沒有選擇吞併宋國。並且把攻打下來的兩座城池分別送給齊、魯,既不失借兵之約,也在諸侯中贏得好名聲,顯得自己大公無私,還爲以後有軍事行動出兵相助打下良好基礎。

齊閔王沒有考慮得那麼長久,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伐宋成功的結果,中原失去了一個諸侯國,使其他諸侯國感到了巨大的威脅。此時齊閔王並未感到危機,反而想獨吞宋土,並出爾反爾,惹怒盟國,也給諸侯國留下不好的名聲。試問,誰還願意與之結盟?遇有他國侵犯誰還願意去幫齊國?齊閔王爲了眼前蠅頭小利,而失去了永遠的合作伙伴,爲後來衰落埋下隱患。

春秋時期鄭國與齊國伐宋的狀況分別是怎樣的?誰的獲利更大? 第4張

後來,鄭莊公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出色的外交,小霸諸侯,被稱爲春秋三小霸之首。

齊閔王不僅惹怒盟友,還以武力討伐其他諸侯,令其臣服於自己。但是以武力征服的諸侯,面服心不服。後來在燕昭王的號召下,以樂毅爲大將,聯合秦、趙、韓、魏五國伐齊,攻佔了齊國70多座城池,連齊國都城臨淄都被攻下了,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孤城。齊閔王攜大臣外逃,此時國家將滅,齊閔王還不忘擺譜,惹得各國君都不收留他,無奈只得逃到莒。後來被楚國大將淖齒殺害了。

綜合起來看,兩國討伐的對象相同,都是討伐宋國;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各尋找了兩國作爲盟友;國君都統帥三軍,御駕親征;都攻城奪地,給宋國以打擊。只不過目的不同,鄭莊公只想教訓一下宋國,報宋國和曾攻打鄭國之仇,即使後來宋國不聯合蔡衛襲擊鄭國,鄭莊公也沒打算消滅宋國。而齊閔王一開始的打算就是消滅宋國,佔領宋土。最後齊閔王獲利最大。但是以犧牲國家的前途獲得的利益,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