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濮議”事件是怎麼回事?宋英宗最後是如何決定的?

“濮議”事件是怎麼回事?宋英宗最後是如何決定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濮議,是宋英宗時代對生父尊禮濮安懿王趙允讓的討論,引起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宋仁宗無嗣,死後以濮安懿王允讓之子趙曙繼位,是爲宋英宗。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詔議崇奉生父濮王典禮。侍御史呂誨、範純仁、呂大防及司馬光、賈黯等力主稱仁宗爲皇考,濮王爲皇伯,而中書韓琦、歐陽修等則主張稱濮王爲皇考。英宗因立濮王園陵,貶呂誨、呂大防、範純仁三人出外。舊史稱之爲“濮議”。後亦借指朝中的爭議。

“濮議”事件是怎麼回事?宋英宗最後是如何決定的?

名分問題

英宗親政僅半個月,宰相韓琦等人就向英宗提議請求有關部門討論英宗生父的名分問題。當時仁宗逝世已有14個月,英宗批示,等過了仁宗大祥再議,也就是待到滿24個月再說,這顯然是英宗爲了減少追封的阻力而做出的姿態。治平二年四月九日,韓琦等再次提出這一議題,於是,英宗出詔將議案送至太常禮院,交兩制以上官員討論。由此引發了一場持續18個月的論戰,這就是北宋史上有名的“濮議”。

百官反對

“濮議”事件是怎麼回事?宋英宗最後是如何決定的? 第2張

結果,以王珪爲首的兩制認爲,濮王於仁宗爲兄,英宗應稱其爲皇伯,而以韓琦、歐陽修爲首的宰執們則認爲,英宗應稱其爲皇考,他們還請求英宗將兩種方案,都提交百官討論。英宗和宰執們原以爲,大臣中一定會有人迎合他們的意圖,誰知情況恰恰相反,百官對此反應極其強烈,大多贊同兩制官員的提案。一時間,議論紛紛。就在這時,太后聞訊,親自起草了詔書,嚴厲指責韓琦等人,認爲不當稱濮王爲皇考。英宗預感到形勢的發展於己不利,不得不決定暫緩討論此事,等太后回心轉意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