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的包青天真的辦過很多案子嗎?他有哪些政績?

歷史上的包青天真的辦過很多案子嗎?他有哪些政績?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包拯是我國北宋時期的名臣,他生得皮膚黝黑,爲人卻是鐵面無私,不過相對於他的政績和斷案能力,他更廣爲人知的還是他的吵架能力。

翻開中國民間最具知名度的“青天”包拯的生平,你會發現,真實歷史舞臺上的包龍圖,最終能夠名垂青史,到並不是如民間傳說中的那般斷案如神,“包青天”的簡歷中,在開封府只短短幹了一年,沒辦過多少刑事案。而他的輝煌政績,其實用兩個字就能概括——吵架。

歷史上的包青天真的辦過很多案子嗎?他有哪些政績?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生在一個小官宦家庭,傳說中的包青天父母早逝,包拯由嫂嫂撫養長大,這是一個不靠譜的八卦,實際上包拯的父母一直到老包進士後都還好好的,爲了照顧年邁的父母,包拯一度辭去建昌縣長的職務,回家侍奉雙親,直到父母逝世,守喪終了方出山任職。

歷史上的包青天真的辦過很多案子嗎?他有哪些政績? 第2張

包拯29歲的時候進士(仁宗五年),名列甲等(前三十名),與他同年進士的還有帝國後來的名相韓琦、文彥博,先後做過天長、建昌知縣、端州知州、轉運使、知諫院、知開封府,御史中丞,樞密副使等。

縱觀包拯生平,最高就做過樞密副使(副相),比起同時代的歐陽修、范仲淹、韓琦、文彥博,富弼等超級文臣,無論文采還是政績還是官位,老包稍遜。

但包拯最終還是名垂青史成爲北宋頂級文臣之一,靠的是一門獨步天下的絕技——吵架。

包黑子爲官二十多年,到中央後大部分時間任知諫院和御史中丞,就是言事官,主要工作就是給皇帝和百官挑毛病。

包龍圖在這個位置上做得風聲水起,他遇神諫神,遇佛彈佛,無論你是誰,只要有錯,他就敢諫敢彈。

在包龍圖的個人文集《包拯集》中,收錄了他一百七十四篇奏議,其中五十多篇是彈劾本朝重要官員,被公開指名道姓的有六十多人,

當時的官員們給他起了第二個名字——包彈。

包彈甚至從一個名詞變成了一個動詞,一個文化俗語和和流行用語,官員們那時見面,經常的一句問候語就是——嘿哥們,最近你被包彈了沒!

或者評價一個官員道行的時候,直接說的是:

那人被包彈過!!

那傢伙竟然零包彈哎!牛!

從普通官員到皇親國戚,到當朝宰相,甚至皇帝本人,沒有包拯不敢彈的。

仁宗皇帝趙楨本人就不知遇到過包拯的多少次口水。

一次皇帝想把自己的國丈,自己最寵愛的張貴妃的父親張堯佐提拔爲三司使(財政部長),考察公示剛貼出,就遇到了包拯爲首的官員的反對,說老張能力平平,不能坐在財政部長的位置上。

在包龍圖哄亮的反對聲中,仁宗皇帝不得不打消此念,但作爲補償,他準備授予老丈人一個虛職,任宣徽南院使等職,略以安慰。

沒想到這個建議也通不過吵架王包拯那關,包拯在廷辯中口若懸河,唾沫星直奔皇帝,直接把皇帝吵暈菜。

下朝回來,等待皇帝好消息的張貴妃見到老公就拉着袖子要父親的任命文件。

一向好脾氣的仁宗皇帝受了包拯的一肚子窩囊氣正沒處發,沒好氣回了張貴妃一句“就他孃的知道要宣徽使,沒看見老子的臉上全是包拯的唾沫星子嗎?”

但這還不是包拯和皇帝吵得最兇的一次。

嘉佑年間是,由於仁宗皇帝一直無子,年齡又漸高,太子人選一直沒定下來,這成了帝國文人的心病,於是在包拯的帶領下,輪番炮轟皇帝,不達目的不罷休。

君臣間最激烈的一次吵架還是仁宗皇帝和包拯之間發生的。

老包這次節約辦公用紙,報告懶得寫了,直接在在朝堂上開門見山。

老大,帝國繼承人的問題,我們也不知在你耳邊唸叨多少回,你老是推三阻四,到底是什麼意思?(東宮虛位,數有言者,未審聖意何久不決),現在的帝國就像一部脫保的法拉利,出車禍了咋整?你這樣對得起先皇列祖列宗嗎?

趙楨剛喝下的一口鐵觀音一下全噴出來了,包黑子你他媽的也太不仗義了,當着這麼多員工的面狠踩我趙楨的痛腳!一怒之下的趙楨把茶杯摔了個粉碎。

包拯,那你看誰來當太子,你來定好了(卿欲誰立?)。

朝堂上下一片鴉然,等待着暴風雨來的來臨。

包黑子擡起頭,口水又漫天的朝皇帝奔去——你問我立誰,啥意思?懷疑我想謀逆?立太子,那是整個帝國的利益,是爲我老包一個人嗎?你沒兒子,我今年快七十了也沒兒子(包拯之子五年前已病逝),我以後能沾新老闆多少光!我是爲我個人的私利嗎?就算你今天殺了我誅俺九族,立太子的事今天也得擺上檯面,有個說法。(臣爲宗廟萬世計耳,陛下問臣欲誰立,是疑臣也。臣行年七十,且無子,非邀後福者)。

包拯洪亮的聲音在朝堂迴盪着,二人的目光狠狠對視着,努力用眼神殺死對方。

有這樣不怕死的大臣,趙楨有什麼辦法——當然包拯也不用怕死,因爲在北宋帝國還沒有衝撞皇帝而被砍頭的文臣。得罪皇帝,頂多不過去海南旅遊二年。

仍然是趙楨眼神先投降,開始流露出的更多的乞求(老包,再給俺老趙一個機會!讓俺再試試,最近武夷山老道開的那副中藥很不錯)。

包拯心一軟,想起了自己每每下班回家,坐在空蕩蕩客廳中的孤獨與淒涼,給了趙楨一個臺階下,把話題轉向宮廷吏治等不痛不癢的話題上,結束了嘉佑三年北宋帝國君臣間最爲激烈的一次交鋒。

最後仁宗皇帝還是禁不住吵架王包拯的火力,最終立濮王趙允讓之子趙曙爲太子。解決了帝國的繼承人危機。

在言事官的位置上,包拯吵架吵出了水平,吵出了政績、吵出了官威和名聲,後來時人評價,嘉佑時期有四公。富(弼)公真宰相,歐公(陽修)真學士,包(拯)公真中丞,胡(璦)公真先生.

包公的名頭,就是這麼來的.

大宋第一金牌吵架王的牌子,還非專授包拯包青天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