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朝大臣凌晨上早朝,他們去哪兒吃早飯?

清朝大臣凌晨上早朝,他們去哪兒吃早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詩人蘇軾曾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樂天派詩人蘇軾是一個正宗的“吃貨”,官場失意也不能妨礙他吃吃喝喝的樂趣,被貶到惠州他便日啖荔枝三百顆,被貶到黃州,他便日日嚐鮮黃魚肥。蘇軾所衍生的關於吃的文化可謂是數不勝數,然而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家,吃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清朝大臣凌晨上早朝,他們去哪兒吃早飯?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無論是沿街乞討的乞丐,還是高庭大宅的人家,無論是街頭叫賣的小販,還是幽居深閨的少女,每一個人都有一日三餐吃飯的需求。尋常人家都羨慕高官的生活,然而他們也有自己的煩惱,其中的一項,也與吃飯有關,他們也同尋常人家一樣,擔心自己的吃飯問題,那就是上朝的時候上哪兒吃早飯。

上朝對於朝廷命官來說,就如同小孩兒上學一樣的尋常事,甚至每年上朝的時間比上學還要久,並且還更早。歷史上不乏有勤勉的皇帝,譬如雍正,每日五更起牀,天剛矇矇亮就上朝。天子就住在紫禁城,離上朝的乾清宮不算遠,可以說是非常近,但對一些大臣來說那可是很遠的距離。

古時京城的房價也很高,普通大臣甚至不能在京城中擁有一套房,只能在京郊置辦房產,這大大拉遠自己上朝的距離。很多大臣甚至天不亮就開始出門,更有甚者從凌晨一點就在宮門口等着宮門打開,開始上朝。然而往往離開始上朝還有一段時間,那麼這段時間怎麼辦呢?只能幾個關係好的大臣聚在一起聊天。

但這麼早起牀,沒吃早飯怎麼辦呢?聊天也不能讓自己肚子不餓呀。因出門太早,有些大臣在家裏並不能吃到早飯,都是餓着肚子來上朝。有一些商販和太監們就瞅到商機,當時的法律也沒有規定不能在紫禁城外設攤販賣,因此紫禁城外的早餐路邊攤就興起了。

大臣們穿着朝服,帶着官帽坐在一起吃早餐,談談朝中的逸聞趣事,聊聊八卦,也是紫禁城的一大風景線。我們暫且稱它爲紫禁城早餐攤,那麼在早餐攤能買到什麼呢?最常見的是杏仁茶和蘇造肉、芝麻燒餅、炒肝、滷煮等,種類還是挺豐富,挺有老北京的感覺,但現在蘇造肉不太常見,然而其他的這幾樣仍然出現在北京人的飯桌上。

除紫禁城早餐攤外,還有其他吃早餐的地方嗎?因封建王朝的等級制度森嚴,上級與下級之間甚至不敢多交流,官職低的官員也不太好意思同上司,或者上司的上司一起吃早飯,於是他們也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交流場所,便是東華門外的小吃市場。這裏更多的是平民百姓熱衷的地方,煙火氣十足,早餐的品種也就更多。

清朝大臣凌晨上早朝,他們去哪兒吃早飯? 第2張

談起老北京的早餐,現在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豆汁兒,除豆汁兒之外甜漿粥、老豆腐、高湯餛飩、豆汁兒焦圈、螺絲轉兒油炸鬼、大醃鹹菜等等,數不勝數。如果這些都只是中下層官員和中高層官員的早餐待遇,那麼軍機處的官員他們的早餐供應會是怎麼樣的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第三皇家食堂”軍機處食堂,軍機處雖不提供伙食,但仍然可以爲軍機大臣們開小竈。在暖和的屋子裏吃着油條和茶,雖沒有外邊的早餐種類豐富,但勝在溫暖舒適,吃完後也可以小憩一下,這也是高官獨有的待遇。

因早餐行業的興起,有一位名叫王庫兒的平民百姓,在機緣巧合之下撿到一塊宮牌,並冒充宮牌主人隨意進出紫禁城,還做起饅頭生意,他賣的饅頭個大味美,深受大臣乃至宮女太監的喜愛,就這麼賣了兩年多才被逮住,最終他的結局也不爲人知,但他這兩年所賺取的錢財之多,也可以反映當時紫禁城早餐服務行業的興旺發展。

王者以民爲天,而民以食爲天。中國從古至今便是一個美食之國,除了地大物博,食材豐富之外,人民愛吃會吃樂吃,這一點爲中國的美食事業添磚加瓦,早餐事業的發展反映出的人文關懷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的。一個國家給予國民和其他國家人民最大的善意,就是來自於美食所透露出的溫度和包容性。作爲一個人口大國,我國的美食數不勝數,這不僅體現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也體現國民的生活幸福指數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