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鄧國是如何滅亡的?它的存在意在阻擋楚國北進中原,

歷史上鄧國是如何滅亡的?它的存在意在阻擋楚國北進中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歷史上鄧國是如何滅亡的,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春秋時期,通常用來指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據說是由於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爲《春秋》。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一說止於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一說止於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

在春秋時期,周天子的權威和地位急劇下滑,這導致齊國、晉國、楚國、秦國等大國不斷兼併周邊的小國。換而言之,在春秋時期,衆多小國相繼告別了歷史的大舞臺,這纔有了後面的戰國七雄。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鄧國,就在春秋時期告別了歷史的大舞臺。對於鄧國來說,都城在今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一帶,巔峯時期的疆域,更是擴張到今湖北省襄樊市一帶。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鄧國的存在,意在阻擋楚國北進中原,這也是周王室爲了遏制楚國所做的安排。

歷史上鄧國是如何滅亡的?它的存在意在阻擋楚國北進中原,

具體來說,鄧國(前1264年—前678年):商王武丁時,大封諸侯,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另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公佈的《夏商周年譜》推算爲公元前1240年),在殷商時期,國王武丁封他的叔父爲鄧侯,建立鄧國。鄧城遺址位於今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團山鎮鄧城村。周武王消滅商朝之後,將鄧國封爲周朝的諸侯國,爵位爲侯爵。在爵位上,鄧國顯然是一個爵位較高的諸侯國了。周朝時期,諸侯國的爵位分爲公、侯、伯、子、男五等。其中,就公爵諸侯國來說,無疑是少見的,只有宋國等少數幾個諸侯國。在此基礎上,就齊國、燕國、衛國、魯國、晉國等諸侯國,則是侯爵諸侯國。

作爲始於商朝時期的諸侯國,鄧國能夠在西周建立後獲得侯爵的諸侯國,無疑是比較難得的。而這,無疑是因爲鄧國的地理位置比較重要,能夠防止楚國等南方的諸侯國北進中原。因爲爵位相對較高的緣故,爵位爲子爵的巴國派使臣從幾百裏遠的地方帶禮物來主動結好鄧國,可見當時鄧國的國勢與威望。進入到春秋時期,鄧國南近漢水,北接南陽盆地,地勢平坦,四周開闊,交通便利,戰略地位重要。彼時,鄧國的核心區域,在今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一帶,也即鄧州這一地名,自然和鄧國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

《春秋》中記載:“魯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夏,谷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左傳》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載:“巴子使韓服告於楚,請與鄧爲好,楚子使道朔及巴客,以聘於鄧,鄧南鄙鄾人攻而奪其幣,殺道朔及巴行人,……”

在公元前703年,也即春秋初期巴國(當時在鄂西,後遷川東)派了大臣到楚國,並通過楚國要與鄧國建立友好關係,楚國派道朔同巴國的大臣一起往鄧國,到鄧國南部邊境的鄧國的屬國鄾國時,鄾國人奪了他們所帶的禮物,並殺了道朔及巴國的行人。

歷史上鄧國是如何滅亡的?它的存在意在阻擋楚國北進中原, 第2張

爲此,楚國派人質問鄧國,鄧國不接受指責,於是楚國派兵和鄧國作戰,並打敗了鄧國。這是《左傳》記載的一段史實,也是史料中記載的發生在襄樊的第一場戰爭。在這場戰役中,鄧國之所以敢和楚國作戰,一方面是因爲自己是侯爵諸侯國,另一方面,則是鄧國擔負着阻擋楚國問鼎中原的重任,也即仗着有周王室的支持。不過,在周平王東遷洛邑後,周天子的實力急劇下滑,已經無法支持鄧國了,這成爲鄧國日後被消滅的原因之一。

在這場戰役後,鄧國依然活躍,鄧與鄭、楚等國保持有婚姻往來。《春秋》記載,魯桓公七年,鄧侯吾離千里迢迢到魯國訪問。魯桓公九年鄧國與楚、巴二國發生糾紛,引發楚巴聯軍伐鄧,結果鄧師大敗。楚文王二年(魯莊公六年,公元前688年)冬天,楚文王舉兵北上討伐申國(故址在今河南南陽)。楚、申之間有鄧國(在今湖北襄樊一帶),楚伐申,必須假道於鄧。鄧與楚爲姻親,當時的鄧國國君鄧祁侯是楚文王之舅。楚文王雖有伐鄧之意,一時尚無口實。

楚文王引兵過鄧時,鄧祁侯說:“楚文王是我的外甥”,於是讓他停在鄧國,設宴款待他。在此背景下,鄧國的騅甥、聃甥和養甥請求鄧祁侯殺掉楚王,鄧祁侯不許,於是三人說:“亡鄧國者,必是此人。等到他滅了申國,再來滅鄧國,就好像咬噬您的肚臍一樣,再也來不及圖謀應付了。要殺他,只有乘這個時候。”對此,在筆者看來,從事後的情況來看,這確實是一個有利於鄧國的主張。因爲對於不斷對外擴張的楚國,不可能在消滅申國之後就罷手。正所謂脣亡齒寒,鄧國即便不趁勢殺了楚文王,也不應該借道給楚國大軍,而是應該阻止楚國消滅申國的舉動。

歷史上鄧國是如何滅亡的?它的存在意在阻擋楚國北進中原, 第3張

最後,當然,非常可惜的是,鄧祁侯沒有聽從大臣的勸諫,按照正規的禮儀接待楚文王后,楚文王繼續北上,攻滅了申國,除掉周朝南土最大的一個異姓國,將申變成楚國的一個大縣,在春秋初期,楚國已經開始推行縣這一區劃了。此時,鄧國雖然倖存,但已危若釜底游魚,也即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了。第二年,楚文王派兵討伐鄧國。楚文王十二年(前678年),楚文王又再次出兵鄧國,並將其滅亡。由此,對於鄧國來說,在公元前678年告別了歷史的大舞臺。

在消滅申國、鄧國之後,楚國基本上掃清了北進中原的障礙,也即此時的楚國,已經可以爭霸中原了。當然,齊桓公、晉文公等中原霸主的存在,促使楚國沒能真正問鼎中原,比如晉文公指揮的城濮之戰,就重創了楚文王。不過,對於鄧國等諸侯國來說,自然無法復國了,一直成爲楚國的疆域。此外,鄧國滅亡之後,鄧國的後人不少以鄧作爲姓氏,這成爲鄧姓這一姓氏的重要起源。在春秋戰國時期,不少諸侯國滅亡之後,國號都成爲比較常見的姓氏,比如魯國、鄭國、宋國、許國、蔡國、陳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