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襄陽之戰維持了多久?戰爭慘烈程度無以言狀

襄陽之戰維持了多久?戰爭慘烈程度無以言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襄陽之戰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公元1259年,蒙古帝國第四任可汗蒙哥死在了四川釣魚城,他的弟弟忽必烈繼位。當時南宋奸臣賈似道當權,對內欺瞞君臣,對外屈辱求和。忽必烈野心勃勃,對南宋垂涎已久,爲了能夠儘快吞併南宋,忽必烈積極調整滅宋計劃。

最初,蒙古人把兵力集中在川蜀地區,忽必烈繼位後,南宋降將劉整向忽必烈提出了“先攻襄陽,撤其捍蔽”的策略,認爲襄陽地遏荊豫,東西南北四方通達,是蒙古南下的最佳落腳點,忽必烈最終採納了這個建議,因此,開始圍攻襄陽城。

襄陽之戰維持了多久?戰爭慘烈程度無以言狀

襄陽之戰前後歷時近6年,雙方多次陷入包圍和反包圍,多次死守和收復。雙方几乎動用了那個時代最精銳的騎兵和水軍,也使用了當時的一切先進武器(尤其是投石機),前後死傷40多萬人,戰爭慘烈程度無以言狀。

襄陽之戰發生時,南宋的朝局越發複雜,賈似道首先判斷失誤,不認爲蒙古人會大舉攻打襄陽。等襄陽被圍,迫於壓力,賈似道先後組織14次大規模軍事援助,其中在1271年更是派遣范文虎率領十多萬大軍馳援,可惜敗於蒙古人之手。

在蒙古人的猛烈攻打下,襄陽淪爲孤城,爲了營救襄陽,南宋先後派出幾十萬兵馬支援襄陽,可惜都在未到達襄陽之前被蒙古殲滅,但襄陽將士們負隅頑抗,拖住了蒙古人南下的步伐。襄陽之戰,是南宋將士們創造的防禦奇蹟,也是一個民族的血淚史。襄陽城破,南宋在中原地區門戶大開,蒙古人吞併襄陽而瞭望江南,南宋敗局再也無力挽回。實際上,在襄陽之戰的末期,有一位南宋名臣曾提出一個較爲大膽的建議,只可惜未被賈似道採納,這個人就是汪立信。

汪立信,字誠甫,安徽六安人,他45歲考中進士,因爲熟讀兵法,被宋理宗評價爲“此乃帥才也!”後來,汪立信對賈似道等人一味屈辱求和的態度不滿,多次公開反對賈似道,被賈似道打壓。襄陽之戰後期,汪立信曾向樞密院提了一個建議,《宋史》雲:

襄陽之戰維持了多久?戰爭慘烈程度無以言狀 第2張

時襄陽被圍危急,立信上疏“今天下之勢十去八九,而君臣宴安不以爲虞……夫內郡何事乎多兵,宜盡出之江干,以實外御。算兵帳見兵可七十餘萬人,而沿江之守,則不過七千裏……”似道得書大怒。

汪立信的建議很長,大概的意思有三點:

第一,襄陽被圍困多時,我們派去的十幾萬援兵都被蒙古人在外圍“吃”掉了,如果我們繼續派援軍過去,結局還是一樣。忽必烈正是利用我們這一點,消耗我們的兵力。

第二,宋朝的天下已經失去十之八九,我們現在還有70萬兵力,不如全部拉到長江沿岸,以長江爲防線,死守江岸。這樣一來,蒙古人的騎兵和投石器都發揮不了作用。70萬兵力,如果除去老弱病殘,至少還有50萬,我們沿江100裏設立一屯,十個屯爲一府,每個府都由經驗豐富、忠於朝廷的猛將來任總督。平時在長江之間泛舟保持聯絡,一旦有危險,東西之間能迅速增援。這種方式,至少可以防禦三到五年。

第三,蒙古人一時半會攻不過長江,我們再派人帶上財帛去求和,等蒙古人主力退出中原,我們再趁機北上,收復失地。可戰可守,纔是上策。

汪立信的這個建議,即使今天看來,也有很大的爭議性,很多人認爲這個建議有些書生氣。其一,他主張死守長江,而襄陽在長江以北,也就意味着要主動放棄襄陽城中的同胞。其二,即使全面防守長江,真的能擋住蒙古人嗎?畢竟,歷史上的“渡江戰役”有很多。

其實,相比於賈似道的策略,汪立信的這個建議的確有優勢。賈似道爲了幫南宋鋪好退路,把兵力分散在江南各地,這樣更擋不住蒙古人的腳步。元軍每到一處,一處便被打敗,一城一池,被蒙古人慢慢蠶食。文天祥就曾嘆息曰:

襄陽之戰維持了多久?戰爭慘烈程度無以言狀 第3張

敵至一州則一州破,至一縣則一縣殘,中原陸沉,痛悔何及?

所以,縱然汪立信的建議不完美,但比賈似道的方式要好得多。

公元1274年,元朝左丞相在丁家洲打敗賈似道,然後沿江東西下,在攻破建康(南京)時,伯顏聽聞了汪立信當時的建議,驚出一身冷汗。史載:

後伯顏入建康,聞其策,嘆曰:“使宋果用之,吾安得至此?”

伯顏在給忽必烈的奏報中寫道:假如南宋採納汪立信的建議,我今天哪能輕易到達南京。言下之意:幸好南宋沒有采納這個建議。

伯顏是忽必烈最信任的名將,在伯顏看來,汪立信所提的防禦方法對蒙古軍威脅很大。只可惜,宋朝在靖康年間不用李綱,在鹹淳年間不用汪立信,在德祐年間不用文天祥,宋朝敗亡,原因很多,但總繞不開用人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