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真實的玄武門之變:李淵落寞退場,歷史名登基上位

真實的玄武門之變:李淵落寞退場,歷史名登基上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真實的玄武門之變是什麼樣的,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等人誅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淵禪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看上去李世民殺兄逼父,大逆不道,儼然就是第二個隋煬帝(隋煬帝楊廣也是奪嫡登基),可中國的命運卻在這位君主統治下改道,就此開創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個黃金時代,唐朝也成爲了當時世界版圖最大,當之無愧的第一帝國。在這帶血的皇冠之下,不斷有歷史研究者對這段曾被刻意修改的歷史提出質疑,那秦王李世民是如何一步步當上唐太宗,政變的真相又是什麼呢?

貞觀九年(635)李淵去世,唐太宗通知褚遂良要求查閱唐高宗與自己的實錄起居注,遭到恪守祖訓史官的嚴辭拒絕。諫議大夫朱子奢說:陛下固然聖明,獨鑑起居,於事無失。但若以此傳示子孫,要是他們飾非護短,史官必不免刑誅。如此則不得不希風順旨,全身避禍,悠悠千載,還有信史可言嗎?意思就是陛下雖然神明,但不可以開創翻閱史書的先河,以史爲鑑,爲的就是警示帝王不要做對國家不利的事情,如果陛下做這樣的事,史官與史書、悠悠千載的歷史還有誰能信呢?

真實的玄武門之變:李淵落寞退場,歷史名登基上位

可唐太宗還不死心,找到監修史書的宰相房玄齡,房玄齡作爲參與過玄武門之變的人,心裏清楚皇上想改哪部分內容,與著作郎許敬宗在唐太宗的“指導”下刪改了些許事實。所以史書中太子李建成就成了“不拘細行,荒色嗜酒”,齊王李元吉就成了“性格兇愎,志識庸下”,甚至唐高祖李淵也成了在李世民的先斬後奏的壓力下,才起兵造反的優柔寡斷之人,抹殺了唐高祖和太子李建成對創唐的貢獻。甚至僞造父命說:“時太宗功業日盛,高祖私許立爲太子”,以證明奪取儲君之位是名正言順的,藉此美化玄武門之變。以至於《新·舊唐書》、《資治通鑑》的唐初部分基本取材於這部分史書,沿襲了錯誤,以歪就歪,謬傳千古。

而相比之下,溫大雅的《大唐創業起居注》成書在玄武門之變前,具有更高的參考價值。據書中記載,李淵明確告訴李世民:“不早起兵者,顧爾兄弟未及耳”,意思是等李建成和李元吉到了晉陽在公開反叛,不然他們在河東會有危險,而事實也如此,他們前腳離開河東,後腳李淵庶子就被隋軍抓住並送到長安處死。

在謀劃反隋時李建成和李元吉早已四處結交英傑,並且李淵苦心經營的太原也全權交由李建成掌控,從側面說明,他們兩個絕不是史書中記載的廢物,如果他們是酒囊飯袋,像魏徵,王珪這樣的貞觀之治的治世能臣,也不可能在他麾下做幕僚。李淵作爲開國之君,李建成作爲開國太子,放眼歷朝歷代也都拿得出手,只可惜遇到了這個天可汗,李世民。

太子李建成:不是自己太無能,而是對手太強大。曾有偉人評價:“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不管是李世民的武力值,還是用兵之道,十六歲時,趕奔雁門關,救駕隋煬帝,計退突厥;十八歲隨父造反,北剪劉武周,西平薛舉,虎牢關之戰生擒王世充與竇建德,被封爲“天策上將”,他一手奠定了唐朝基本版圖,李唐成就千秋霸業指日可待。

真實的玄武門之變:李淵落寞退場,歷史名登基上位 第2張

唐朝作爲中國歷史上最能打的朝代之一,與李世民的軍事天賦與能力有很大關係。李世民在水淹七軍,重創劉黑闥、徐元朗之後,被李淵封爲十二衛大將軍,總攬全國軍政大權,可李世民沒有就此滿足,李世民以洛陽爲根據地,以房玄齡杜如晦爲首的“天策府十八學士”,以尉遲敬德秦叔寶等人爲首的“八百勇士”,文臣武將樣樣具備,儼然形成了自己一個小朝廷,這些人對秦王唯命是從,只知秦王,不知皇上太子,樹大招風,這也引起了李淵的警覺。

李淵與李世民矛盾由來已久,高祖以抗擊突厥爲由頭將尉遲敬德,秦叔寶等人調到李元吉帳下,目的是想要逐漸瓦解李世民的天策府集團,史書上記載是因爲李建成與李元吉刻意排擠李世民,忽略了李淵在其中的影響,但我們從因後果來看,玄武門之變,看似是兄弟之爭,實際上是針對李淵的政變。作爲皇位繼承人的太子李建成,與秦王一直明爭暗鬥,卻一直沒有采納刺殺李世民的建議,還制止了李元吉的刺殺,是想通過高祖做主來解決皇位之爭,還是見證了李世民勢力膨脹卻無能爲力只能期待兄弟情誼,都不得而知了。玄武門之變從不是因爲一時激憤,倉促的刀兵相見,而是以李世民爲首的天策府集團蓄謀已久的軍事政變。

意外提前的玄武門之變:高祖無奈退禪,秦王順利登儲。根據《舊唐書》的記載,在事情發生以前,主觀天文的太史令傅奕就曾跟李淵報“告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所以高祖也找李世民談過話,事後李世民也對傅奕說:“你啊你啊,差點害慘我了”。到底是天象還是事前準備走漏了風聲不得而知。

山雨欲來風滿樓,對這場政變李世民做了哪些準備呢?首要控制軍隊,玄武門是皇親國戚進謁,大臣入宮的必經之路,李世民成功取得了玄武門統領敬軍弘,呂世衡的支持,一旦事發他們就可以震懾高祖和大臣,迫使他們交權。

真實的玄武門之變:李淵落寞退場,歷史名登基上位 第3張

還有一點很重要,一些將軍在知道秦王要奪權的想法,非但沒有告發舉報,而且都表示支持,這與李世民建唐初期帶兵打仗親力親爲,與很多將軍都是生死之交,這一點是太子怎麼也比不上的。其次派溫大雅等人回洛陽找好退路,一旦失敗便在洛陽與李淵全面開戰。但是意外發生了,這幾日太白連續出現,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早就察覺到李世民調兵動靜,便控告他意圖謀反,高祖召見李世民要他做出解釋,情急之下,李世民反告李元吉淫亂後宮,高祖決定讓兄弟三人明日上堂對峙,這一突發事件讓政變不得不提前展開。

在李世民在玄武門做好了所有埋伏準備之後。恰好李建成、李元吉入宮探問消息,由玄武門入宮來到臨湖殿時,察覺到了變化,立即掉轉馬頭,準備向東返回東宮和齊王府,可是此番他們兩人是有去無回,先後殞命於此。

據史書說李世民派尉遲敬德去見高祖,說:“秦王以建成、元吉作亂,舉兵平息,恐驚動陛下,特派兵前來保護。”爲什麼先前這麼大動靜高祖都沒有出現?一種猜測是高祖早就被人控制住了,他已明白,李建成三兄弟儲位之爭遲早要來,自己已迴天無力,釀成如此之變,肯定與自己的偏袒、失控有很大的關係。見到尉遲敬德來見自己,就知道另外兩個兒子已經凶多吉少,爲避免再生禍端,使大唐陷入戰亂而民不潦生,放棄抵抗,下傳旨意,以諸軍皆聽秦王號令,承認了政變的合法,李世民也避免了弒父,順利登上皇位。

真實的玄武門之變:李淵落寞退場,歷史名登基上位 第4張

剖析李世民篡改史書的“黑料”還原玄武門之變的真相,並不是爲了抹殺他的功績,而是爲了撥開歷史的黑霧,盡力還原歷史,看清封建社會統治對人的異化。最是無情帝王家,千古一帝在權力的爭奪卻也是那麼無情,冷血,充滿了血腥。李世民在晚年曾經著《帝範》教導太子,對太子說:“你應當以古代的聖哲賢王爲師,像我這樣,是絕對不能效法的。……我自從登基以來,所犯過失是很多的”,或許他心知這段歷史不可能被抹去,所做也不過是尋求心中的慰藉,他只能勵精圖治,開啓了大唐盛世,以其歷史功績掩奪位之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