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明節是何起源?它是如何發展成爲漢族四大節之一?

清明節是何起源?它是如何發展成爲漢族四大節之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清明節起源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清明節本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的四月四日或是五日,太陽在黃經15度時,便是農曆的清明節。

所以說,清明本來是一個小節氣,在最開始,它是像春分、秋分一樣,起到給農民大衆報時節用的。

到現在,它已經發展成漢族四大節之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列,成了中國的重要節日之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一個祭祖、掃墓的重要節日。

但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文化雖然大致相同,但也存在差異,例如我的家鄉就不怎麼重視清明節,每年祭祖、掃墓的重要節日,是每年的正月十五。

清明節爲何成了重要節日

清明節與中國古代的大節日寒食節融合了之後,才發展成了中國的重要節日。

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晉國,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是它的制定者。

清明節是何起源?它是如何發展成爲漢族四大節之一?

當年晉獻公(晉文公之父)討伐周圍的戎狄,合併了幾十個國家。戰爭勝利是有戰利品的,在打敗驪戎之後,他獲得了驪戎獻來的一個絕色美女——驪姬。

驪姬到了晉國,很討晉文公的歡心,深受其寵愛。

這個女人是有野心的,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後,就着手鏟除目前的晉太子申生,讓自己的兒子成爲太子的計劃。

晉獻公的其他兒子遭到了驪姬的迫害,申生含冤而死,因爲孝心的緣故,他不願意揭發驪姬的惡行。

晉獻公的第二個出名的兒子,名叫重耳,他就是後來的晉文公。他不甘心死在驪姬的手裏,就逃出了晉國,帶着一幫手下流亡他國。

由於逃亡的計劃太過倉促,一行人沒帶太多盤纏,由於人數太多,這支行伍很快就出現了沒飯吃的慘境。

重耳有一個忠心的手下名叫介子推,有一天重耳餓到不行了,介子推便偷偷躲到沒人的地方,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然後說是“化緣”化來的,將它煮成肉湯給重耳解飢,重耳於是熬過了這一次。

等到了齊國,這幫人得到了齊桓公的幫助,終於擺脫了當初流亡時的落魄。

後來在齊桓公的幫助下,重耳一行人又去了楚國,又在楚國的幫助下去到了秦國。

清明節是何起源?它是如何發展成爲漢族四大節之一? 第2張

到後來,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耳又回到了晉國做了國君。

於是開始大賞功臣,很多當初陪他流亡的人都得到了重賞,唯獨介子推沒有。

介子推心裏難過,就帶着母親隱居到了山裏。

很多人爲介子推打抱不平,重耳醒悟,就派人去找回介子推,要賞賜他。

可是介子推一心不想出山,有一個人想出了方法,讓人燒山,逼介子推出山。

重耳於是下令燒山,可介子推死活都不肯出來,最後派人去尋找,發現介子推和她的母親都被燒死在一棵樹下。

重耳十分難過,於是將介子推的祭日定爲寒食節,令百姓在這一天只能吃涼拌食物,不可以生火做飯,這是不忘當年飢寒交迫而介子推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奉君的恩德。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當天不能生火做飯,要掃墓、祭祖。等到了唐朝,有些傳統節日已經慢慢變得不太重要了,爲何過節還需要連續設立好幾天的假期,於是朝廷就規定:將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併,各種祭祀、掃墓之事以寒食節爲主。

清明節是何起源?它是如何發展成爲漢族四大節之一? 第3張

等到了明清兩代,早已無太多的文化底蘊,而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三個節日幾乎是連在一起的,於是就將它們合併成一個節日,也以清明節爲主。

清明節是三個節日合併在一起的,吸納了兩個節日的儀式,所以就比一般的節日重要一些了。

在古代,清明節的活動十分豐富,有掃墓、祭祖、踏春、盪鞦韆、水邊散步、戴柳圈等習俗。

韓國、越南、琉球等地也過寒食節或清明節,都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