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長平之戰後,戰六國是如何反擊秦國的?

長平之戰後,戰六國是如何反擊秦國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長平之戰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公元前260年九月,困守絕地四十餘日的趙軍在主帥趙括的率領下,再度向秦軍發起了進攻,結果趙括被亂箭射死,四十餘萬趙軍主動向秦軍繳械投降。而後,白起爲了以絕後患,便將趙軍降卒幾乎坑殺殆盡,長平之戰就此落下帷幕。

長平之戰的歷史意義想必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了吧?

無非就是說自長平之戰趙國慘敗之後,山東六國再無一國能夠獨自抗衡秦國,從此秦國統一天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可是,你以爲在長平之戰後,山東各國面對秦國只有捱打的份?

長平之戰後,戰六國是如何反擊秦國的?

其實不然,在最後的時光裏,山東各國也曾有過最後的“狂歡”——各國發起數次合縱,雖然最終沒能阻止秦國完成統一,但卻也給了秦國一記重拳,把秦國給打疼了。

在長平之戰落下帷幕後,白起本想乘勝追擊,一舉滅亡趙國,卻因秦相范雎的讒言與秦昭襄王的忌憚,白起最終只能黯然撤兵。秦昭襄王脅迫趙孝成王割讓城池求和,趙孝成王本來是準備答應秦國的要求,但是在大臣虞卿的建議下,轉而以珍寶重器賄賂各國,與魏國達成攻守聯盟,與楚國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且與齊、燕、韓三國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矛盾,而後,趙孝成王又在國內積極推動農業生產,準備重整旗鼓,繼續與強秦對抗。

秦昭襄王見趙孝成王遲遲不交割城池,還與各國眉來眼去,便於公元前259年十月命五大夫王陵率軍二十萬直撲趙國國都邯鄲城,邯鄲之戰拉開帷幕。

秦趙兩國在邯鄲激戰年餘,秦國先後數次增兵,卻也未能攻克邯鄲城,魏楚兩國依照盟約,出兵援救趙國,而後經信陵君竊符救趙,魏楚兩國這才合兵一處抵達邯鄲城外,三國夾擊秦軍,使得秦軍大敗,主將王齕只能被迫退保函谷關,大將鄭安平降敵,秦軍損失慘重。

長平之戰後,戰六國是如何反擊秦國的? 第2張

因信陵君竊符救趙,已然觸犯了魏國國法,爲了避禍,信陵君旅居趙國十年。在這十年間,秦昭襄王、秦莊襄王祖孫二人爲了報復魏國,多次發動對魏國的戰爭,魏國招架不住,這才又請回了信陵君。

公元前247年,信陵君登高一呼,趙、燕、韓、楚四國響應,紛紛出兵救援魏國,五國聯軍在擊潰了來犯的秦軍之後,向秦軍發起了進攻,秦將蒙驁率軍抵禦五國聯軍,卻被信陵君擊敗,只能退守函谷關。五國聯軍隨後與秦軍在函谷關下相持數月,而後因各國心懷鬼胎,聯軍退卻。在此戰後,信陵君雖名揚天下,被魏安釐王委以重任,但卻在秦國的反間計之下,信陵君與兄長魏安釐王關係破裂,爲了避免手足相殘,信陵君主動交權,不久便因“傷於酒色而亡”……

第五次合縱攻秦之戰:蕞之戰

在河外之戰不久後,魏安釐王與信陵君先後去世,魏景湣王即位。此時的秦國,秦莊襄王也已經去世,秦王政即位,秦相呂不韋執掌朝政。

長平之戰後,戰六國是如何反擊秦國的? 第3張

呂不韋認爲此時魏國政局動盪,正是進攻魏國的良機,多次對魏國用兵,攻佔魏國大片土地,使得天下震驚。魏景湣王接受大臣建議,以脣亡齒寒之理,派遣使臣奔走於各國,先是與趙國重新簽訂了盟約,而後又與韓、燕、楚三國達成合縱盟約,五國再度組成合縱聯軍,共推名將龐煖爲盟軍主將。

龐煖針對此前數次合縱攻秦之戰皆被阻於函谷關下的情況,制定了繞道蒲阪,南渡黃河,迂迴至函谷關後,出其不意,直撲咸陽城的作戰步驟。

起初因秦相呂不韋誤判形勢,增兵函谷關,忽視了黃河防線,使得龐煖得以順利率軍迂迴至函谷關後,直撲秦國腹地,向咸陽進軍。此時,呂不韋才反應過來,連忙調集留守大軍,迎擊五國聯軍,兩軍於蕞地遭遇。呂不韋針對各國心懷鬼胎的情況,集結精銳奇襲了作爲聯軍主力的楚軍,使其潰敗,其餘四國見此皆軍心動搖,在呂不韋的掩殺之下潰退。

至此,最後一次山東各國合縱攻秦之戰落下帷幕,各國再無實力抵抗秦國,於二十年後被秦國吞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