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唐朝時期的民族政策,真的引起了西夏的建立嗎?

唐朝時期的民族政策,真的引起了西夏的建立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西夏的建立,是不是因爲唐朝時期的民族政策引起的?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對於西夏的建立,唐朝時期的民族政策只是其中契機之一,自身所處的位置加上黨項一族的不懈努力纔是西夏國建立的根本。

党項的內遷

党項一族其實早就開始向內地遷徙,同中原王朝的聯繫也愈來愈密切。《隋書·楊文思傳》載:北周天和年(566-571年),楊文思治翼州,“党項羌叛,文思率州兵討平之。”可以看出,中原王朝對党項一族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鷹朝建立後,党項與中原的關係得到進一步加強。公元629年(貞觀三年),南會州的都督鄭元疇派遣使者招降党項其中一部,酋長細步賴舉部內附,當時的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高興,讓党項一族搬到軌州,並且讓其酋長擔任刺史,其他部的党項酋長聽聞全部都來內附,並且都被封爲了刺史,獨領一州之地的管轄權,全權處理其族裏之事,在當時只有一個党項部落沒有內附,就是鬆州一帶的拓跋赤辭,當時還和吐谷渾進行聯姻,和吐谷渾一起抵抗唐朝,直到唐朝打敗吐谷渾之後,才率衆投降請求內附。於是,現在青海積石山以東原党項一族棲息地全部納入唐朝版圖,整個党項一族也和唐王朝開始了密切的聯繫。

唐朝時期的民族政策,真的引起了西夏的建立嗎?

這只是党項一族小規模的遷徙,真正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遷徙有二次,第一次是在開元年間,從鬆州遷徙到慶州,這個期間的吐蕃日益強大,党項一族怕被兼併,所以請求當時的唐玄宗,要求遷徙更進內地一些。第二次是發生在“安史之亂”時期,這次的遷徙党項一族從靜邊州到了銀州以北地區,這二次的遷徙,可以這麼說,是党項一族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給党項一族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內遷對唐王朝及党項產生的作用和影響

就唐朝來說,党項的內遷是符合當時唐王朝的羈糜政策的,是屬於一種長遠利益來看,對維護唐王朝是利大於弊的。

首先,直接有利於唐王朝解決西部邊疆的諸多問題,羈糜府州政策的推行,實現了當時邊疆的穩定,穩定住了党項族羣更加有利於解決吐谷渾、吐蕃及西域問題,党項可以作爲一個榜樣,來拉攏其他小型部落,減少唐王朝征戰次數,遇到戰爭之時可以就地徵兵減少戰爭投入,同時也更加有利於控制西域的絲綢之路。

其次,讓党項內遷實行羈糜政策可以長久保持党項對唐王朝的臣屬關係,也符合封建社會講究的萬國來朝局面,符合唐王朝統治者的根本利益,特別是到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党項一族一直忠於唐王朝,爲唐王朝的延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總之,党項的內遷是對唐王朝有利的,唐王朝也實現了疆域統一,民族融合、團結及社會穩定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對於党項一族來講,內遷之後所在的地方,原來都是漢族人民在此長期生活的地方,在這裏,漢族人民創造了少數民族無法比擬的封建文化,党項一族在此定居之後,先進的漢文明對党項的生活是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先進的冶煉技術,特別是對鐵器的使用,河渠水利設施等等。

而且,党項內遷之後所在的地方,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經過內遷徙之後,党項一族撇除了單一的遊牧特性,除了學習到了漢人耕種技術之外,還學會了經商加強了交流,這些也是党項一族內遷帶來的巨大好處。

唐朝時期的民族政策,真的引起了西夏的建立嗎? 第2張

總體上講,內遷地區的地理環境對党項一族來說有着巨大的經濟價值,首先它把党項這樣 一個單純的牧業民族變成了一個農牧兼營的部落;其次,交通要道的佔據給党項提供了貿易及交流的便利條件。

西夏國的建立

唐王朝經過“安史之亂”後,開始日薄西山,此時的党項還是一如既往的追隨者唐王朝,除了自身的忠心之外,本身實力不允許叛亂也是其中之一。

隨着唐末大將朱溫篡唐建立後梁開始,天下正式進入分崩離析的局面,大一統局面被打破,在重建大一統這段時間裏面,總體上可以分爲三個大勢力,第一是中原諸侯,第二是東北新興契丹,第三就是西北各個民族勢力,党項一族所處的位置正好位於中間,當時的党項左右逢源誰也不敢得罪,安心發展。

在五代時期,因爲中原諸侯在彼此爭霸,無暇顧及周圍勢力,面對周圍勢力的時候都是採取拉攏政策,党項一族則趁機發展壯大,隨着契丹的日益壯大以及中原爭霸愈加激烈,終於由後晉高祖石敬塘爲建國送“燕雲十六州”給予北方的契丹。

可能有人會認爲“燕雲十六州”的問題和党項一族建國沒有關係呀?

其實不然,隨着時間的發展,到了周世宗柴榮駕崩,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建立大宋的這段時間裏面,党項一族一直都是親近中原政權的,或許是因爲党項一族因爲內遷之後,瞭解了中原的傳統,一個王朝落敗之後,經過戰亂又會重新整合一個新強大王朝,所以党項一族爲了生存,不願意得罪中原政權。

唐朝時期的民族政策,真的引起了西夏的建立嗎? 第3張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大宋之後,採取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以重新實現大一統的局面,這個時期,趙匡胤對西北的政策是沿襲唐朝,因地制宜,不搞什麼一刀切的政策,依舊信任西北地區的豪強,讓其管理鎮守邊疆,對於來朝的党項首領等人也是親自接見並且賜宴,並且不收禮物。

大宋在趙匡胤時期,西北個部落民族心悅誠服,認可大宋,西北地區也一片安寧,隨着宋太祖趙匡胤的駕崩,宋太宗趙光義繼位之後,大宋基本上統一了南方,開始把經略重點向北移,並且爲了轉移國內內部矛盾,宋太宗趙光義除了積極對外用兵之外,還同時把邊境藩鎮作爲削奪的對象。

公元982年,定難軍政權發生內訌,當時的夏州節度使李繼捧迫於內外壓力,舉族再次內遷,並且還獻出了所管轄的五州地區和人口,這一舉動激化了党項一族和中原的矛盾,但是党項一族實力不足,只能藏恨於心。

後來的党項在李繼遷的不懈努力下,不僅恢復“故土”,而且進一步向外擴張割據勢力,把軍事鬥爭矛頭直指宋朝西北重鎮靈州,並輕取之,此後確立了党項“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向西發展的策略。

這個時期的西夏党項一族,還並未建國,西夏國的建立是在公元1038年,之前的時期,雖然之前李繼遷向遼國請降,並被封爲了“西夏王”但還沒徹底開國建元,後面的李元昊之所以敢公開建國,是因爲宋太宗趙光義的北伐遼國及對西夏用兵失敗,讓李元昊看清楚了大宋的軍事實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