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西夏是由党項人所建,但它與北方的匈奴又是什麼關係?

西夏是由党項人所建,但它與北方的匈奴又是什麼關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粗線條來說,商周時期,中原北方的草原就是匈奴和東胡的活動範圍,東胡族在戰國時期比較強盛,到了西漢初年,匈奴打敗東胡,統治了草原,東胡餘部退聚到烏桓山和鮮卑山一帶,形成了後來的烏桓、鮮卑和室韋(也做失韋)等分支。後來鮮卑中的一個分支又逐漸變成了柔然,一度活躍於南北朝時期,並降服了中亞來的突厥。室韋則逐漸演變成了蒙古族。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西夏是由党項人所建,但它與北方的匈奴又是什麼關係?

先秦時期,羌人主要活動於今天的甘肅、青海一帶,離北方草原的爭鬥倒是有點遠。兩漢時,羌族逐漸內附,陝西一帶與漢、匈奴等雜居,兩晉時期一度建立過後秦,到了兩宋時期,羌人的一個分支党項人建立西夏,被南下的東胡後裔蒙古族所滅。

兩漢時,北方大漠是匈奴的勢力範圍,後來經過西漢的打擊,分裂爲南北匈奴,南匈奴內附中原,北匈奴在東漢時期,被大將竇憲徹底打敗後,向西遷徙,去了中亞,給歐洲造成極大負擔。歸附的南匈奴逐漸變成定居民族,東漢末年,南匈奴大致分佈在晉陝甘一帶,西晉內亂時,304年,南匈奴後裔的劉源起兵建國稱“漢”,是東晉十六國中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再後來內附的匈奴作爲一個民族,在不斷的民族大融合中被同化消失了。

北匈奴逃遁後,草原上的出現了真空,東部大興安嶺一帶的鮮卑就趁機西進,逐漸崛起,然後南下在兩晉動亂時入主中原。鮮卑南下後,草原上又變成了真空地帶,古鮮卑有一個分支柔然,就逐漸佔據了草原。

十六國中出現過一陣鮮卑族建立的前燕,以及鮮卑拓跋部的代國,後者被前秦所滅。在淝水之戰戰敗後的前秦瓦解,鮮卑中的拓跋部重新建國,改國號爲魏,史稱北魏。

柔然族活躍於南北朝時期,學界認爲柔然是東胡中鮮卑的後裔,柔然的稱號還有“芮芮”、“茹茹”和“蹂蠕”。柔然存在近一個半世紀,與當時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東魏、西魏以及東魏相愛相殺。柔然主要活躍於大漠南北,5世紀初,爲了避免北魏侵擾,向漠北發展,建立起一個東到大興安嶺,西到阿爾泰山,北到貝加爾湖的遊牧汗國。柔然一度控制了西域,奴役那裏的突厥等族。487年,高車造反,552年,突厥造反,最後554年,西魏“收縛蠕蠕主以下三千餘人,付突厥使,於長安青門外斬之,中男以下免,並配王公家”,柔然滅亡。

西夏是由党項人所建,但它與北方的匈奴又是什麼關係? 第2張

突厥居住在“匈奴之北”,大致在中亞的葉尼塞河上游的劍水(今可穆齊克河)一帶遊牧,因被其它部落襲擊,逃至高昌北山(吐魯番北博格多山,古稱貪汗山),在洞穴中居住。大概到5世紀,“經數世,相與出穴,臣於茹茹。居金山之陽,爲茹茹煅工。”突厥稱爲柔然的鍛奴,從事鍛造,被遷徙到金山(阿爾泰山)南路,因山形像兜鍪,突厥語俗稱“突厥”,因此自號突厥。

6世紀後,柔然逐漸衰落,突厥逐漸強大,希望與柔然和親,遭到柔然的拒絕,突厥發動了對柔然的戰爭,552年,在首領阿史那土門的率領下打敗柔然,稱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國,最終於滅了柔然。突厥汗國向東繼續擴張,東自遼河以西,西到裏海,北到貝加爾湖,向南入侵中原。後來分裂成東西突厥,成爲隋唐兩朝北方最大的軍事壓力,突厥被唐朝打敗後,回鶻佔據了草原,在840年回鶻汗國崩潰後,室韋開始進入草原。

室韋是東胡的一個分支,北魏時期,室韋活躍在大興安嶺、呼倫貝爾和黑龍江一帶,在唐代被稱作韃靼。韃靼的一支叫做蒙兀室韋,也就是後來的蒙古族。蒙兀室韋隨着主體民族室韋進入草原後,趕上契丹人打跑了同屬突厥分支的乞兒吉思人,各個部落繼續西進,逐漸發展壯大,統治了草原,打敗了同是東北起家的金朝,以及之前並不接壤的西夏。

西夏是由党項人所建,党項是衆多羌族部落支系中的一支,又稱“党項羌”。唐初,党項首領拓跋赤辭歸附,唐太宗賜姓李。唐末,党項人蔘加過鎮壓黃巢起義,首領拓跋思恭被任爲定難軍節度使,佔據夏銀綏宥靜(今陝西寧夏一帶),成爲後來起家的資本,在1038年,元昊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1227年被蒙古滅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