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朱高熙的蓄謀奪位爲什麼一直失敗?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朱高熙的蓄謀奪位爲什麼一直失敗?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朱高煦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準確地說,朱高煦是被活活烤死的,看似殘忍卻沒人爲他鳴冤,因爲他是自己將自己玩死了。一個朝代有一個朝代的特點,唐朝流行“玄武門兵變”,而明朝流行“叔叔幹侄子”,故事要從明成祖朱棣開始說起。

靖難兵變、諸子立功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建文帝朱允炆繼位,登基後實行削藩政策。次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與建文帝正面對抗,但朱棣的“造反”過程並不順利,頗有一番周折。

朱高熙的蓄謀奪位爲什麼一直失敗?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在朱棣起兵過程中,他的兩個兒子表現相當出色。先說朱棣次子朱高煦,他是朱棣與徐皇后所生。朱高煦一直跟隨朱棣與建文帝的南軍作戰,經常作爲軍隊的先鋒將軍,曾經多次在危急關頭挽救朱棣。

公元1400年,朱高煦在白河溝之戰中英勇作戰,將南軍翟能父子斬殺,名聲大振。後來,朱棣在東昌(山東聊城)遭遇兵敗,麾下大將張玉戰死沙場,在命懸一線之際,幸虧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得以安全脫身。

公元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再次被建文帝的軍隊打敗,又是朱高煦率軍趕來救下朱棣。根據《明史》記載,朱棣看到朱高煦前來高興地說“吾力疲矣,兒當鼓勇再戰”,朱高煦勇猛衝擊敵軍,轉敗爲勝。

對於這段歷史,在《明通鑑》中還記錄了朱棣勉勵朱高煦的話,“勉之!世子多疾”。也許正是朱棣的這句話,喚醒朱高煦日後的非分之想,爲將來起兵圖謀皇位埋下隱患。

明成祖朱棣登基後,由於朱高煦多次扭轉戰局,因此朱棣認爲朱高煦非常像自己,心中想立朱高煦爲太子。但是,朱高熾不僅是長子,而且功勞也不小。

朱棣起兵後將留守北京的重任交給朱高熾,並且負責爲大軍提供源源不斷的後勤糧草支援,功勞也不小。

明成祖朱棣經過一番思考之後,最終確立長子朱高熾爲皇太子,而朱高煦被封爲漢王,封地是雲南。但是朱高煦對這樣的結局並不開心,他公開大放厥詞“我何罪,斥萬里(明史)”,朱高煦一直不肯前往藩地,朱棣無奈只能同意。

朱高熙的蓄謀奪位爲什麼一直失敗?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第2張

後來,朱棣爲了穩固太子地位,將朱高煦封爲漢王,封地改爲安樂(山東),下詔命令漢王前往封地,朱高煦才無奈前往。對於太子朱高熾來說,雖然被封爲太子,但是天天精神高度緊張,中間有幾次都差點與皇位失之交臂。

成祖駕崩、暗流涌動

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爲“五徵蒙古”畫上句號,回師途中在榆木川病逝。由於朱棣去世非常突然,並且大軍在外,此時是歷代王朝最容易出現動亂的時刻。

幸好當時跟隨朱棣的大臣楊榮等人主持大局,採用古代一貫的密不發喪套路,皇帝儀仗還和平常一樣正常行進。楊榮安排妥當一切後,親自帶上兵士快馬加鞭趕回京城向太子朱高煦傳遞消息,得知父皇駕崩,朱高熾迅速登基掌管大權,穩定朝局。

表面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朱高煦雖然已經到安樂就藩,但他在京城包括朱棣身邊安插不少眼線探子,時刻掌握朝堂動向,密謀起兵奪取皇位。

在朱棣駕崩後,由於保密措施到位,所以朱高煦得到消息的時候,哥哥朱高熾已經順利登基了。既然木已成舟,朱高煦無可奈何只能暗中繼續積蓄力量,準備伺機取代朱高熾。

朱高熾登基,史稱明仁宗,仁宗長子朱瞻基被立爲皇太子。明仁宗登基時已經四十八歲高齡,沒有明成祖朱棣的進取心,在治國上與民生息、寬厚待人。

朱高熙的蓄謀奪位爲什麼一直失敗?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第3張

明仁宗明知道弟弟朱高煦的狼子野心,但仍然對朱高煦進行封賞,雖然朱高熾做得很到位,但朱高煦並不領情,仍然在暗中籌謀伺機奪位。

仁宗短命、宣宗登基

也許是因爲朱棣在位期間對朱高熾的壓抑太厲害,導致朱高熾登基後縱情聲色,再加上日常國事繁忙,很快就病倒了。

公元1425年,躺在病榻上的明仁宗要太子前往鳳陽祭拜祖先,並且要太子隨後到南京定居,爲的是坐鎮江南。其實這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舉動,明仁宗在自己病重之時竟然將太子支開,遠離明朝政治權力中心,一旦有變,很容易讓人趁虛而入。

果不其然,太子朱瞻基還在江南時,明仁宗駕崩了,只做了十個月的皇帝,不過他還不是歷史上做皇帝最短的皇帝。明仁宗留下遺詔,命令太子朱瞻基立即回京繼承皇位,

明仁宗駕崩的消息很快被漢王朱高煦的耳目探聽到,朱高煦認爲時機已到,他立即派出死士在太子回京的必經之路上截擊。太子朱瞻基也非等閒之輩,他也在京城安置不少眼線,時刻關注着朝堂動向,因此朱瞻基在第一時間就得知明仁宗駕崩的消息。

朱瞻基馬不停蹄地趕回京城,遲則生變,正是由於朱瞻基的行動迅速,所以叔叔朱高煦的刺殺來晚一步,朱瞻基已經將刺客甩在身後。朱瞻基在京城登基稱帝,史稱明宣宗。

朱高煦再次失敗,爲了掩飾自己的勃勃野心,朱高煦爲侄子朱瞻基獻上利國安民的四項建議,明宣宗很高興地接受了朱高煦的建議,並且還對朱高煦表示感謝。

朱高熙的蓄謀奪位爲什麼一直失敗?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第4張

實際上,朱瞻基知道朱高煦的奪位計劃,但是朱瞻基延續了父親明仁宗的態度,想要通過厚恩多賞來感化叔叔朱高煦。朱瞻基的示好卻被朱高煦認爲是軟弱的表現,兵變之事箭在弦上。

漢王謀反、宣宗親征

公元1426年8月,朱高煦經過多年準備,終於正式起兵謀反,由於朱高煦想要將英國公張輔拉到自己謀反陣營中,結果張輔立即將此事告訴明宣宗朱瞻基。

得到消息的明宣宗不想對叔叔用兵,所以派出一名宦官給叔叔朱高煦送信,朱高煦看後不以爲然,訓斥來送信的人後就將他趕回去。

明宣宗看到叔叔朱高煦真的要謀反,無奈之下派兵鎮壓,當時張輔對宣宗說自己需要兩萬兵馬就可以將朱高煦抓來交給陛下,但是明宣宗卻說自己要御駕親征。他的理由是:我也相信愛卿可以平定叛亂,但我剛剛登基爲帝,還有不懷好意的小人在看着,如果我不親征平叛,不足以安定小人。

朱高煦起初不知道明宣宗御駕親征,還暗自竊喜了一段時間,後來知道朱瞻基親征後,開始變得心神不寧、搖擺不定。由於朱高煦行事不決斷,導致造反軍隊人心散亂,面對明宣宗的御駕親征,朱高煦的謀反團伙很快被瓦解,朱高煦也被活捉。

朱高煦絲毫沒有明成祖朱棣的智謀勇氣,幸虧朱棣沒有立他爲太子。

漢王驕橫、銅缸烤死

朱高熙的蓄謀奪位爲什麼一直失敗?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第5張

當朱高煦被活捉後,大臣們紛紛表示將朱高煦治罪,但明宣宗處於善心仍然決定小懲叔叔即可。在平定叛亂之後,明宣宗御駕親征勝利班師回京。回到京城後,明宣宗降下詔書,將朱高煦父子全部貶爲庶人,軟禁在皇城中。但是跟隨朱高煦的反賊們沒有一個好下場,要麼處死、要麼流放。

明宣宗看似溫柔,實則極具帝王之氣,他將此次御駕親征漢王的事蹟編成《東征記》,以此來警示那些別有用心的小人。

朱高煦雖然被軟禁,但是在生活上的待遇並不差,可惜朱高煦心中的怨恨始終沒有化解,反而對明宣宗越積越深。有一天,明宣宗來看望叔叔朱高煦,沒想到朱高煦卻像小孩子一般故意用腿絆倒明宣宗,此舉一下子徹底激怒明宣宗。

明宣宗命令士兵用宮門外用來儲水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本意是懲戒他,沒想到朱高煦力量爆發將銅缸頂起來,明宣宗命令太監宮女在銅缸周圍生火,最後將朱高煦活活烤死在銅缸內。

在朱高煦被烤死後,明宣宗又下令將朱高煦的兒子全部殺死,妻妾一概處死。

漢王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表現突出亮眼,安安穩穩地做個王爺不好嗎,非要學朱棣兵變奪權,失敗後不思悔改,最終自作自受全家陪葬。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