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朱高熾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弟弟朱高熙的?他爲何能一再容忍朱高熙?

朱高熾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弟弟朱高熙的?他爲何能一再容忍朱高熙?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朱高熾,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一、朱高熾性格沉穩,在以太子身份監國時,朝無廢事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與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嫡長子,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頗得爺爺朱元璋的喜歡。

但是,對於朱棣來說,一生戎馬生涯,他是愛動不愛靜的主,他喜歡的是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這兩個兒子一直跟隨朱棣南征北戰,立下了不世之功。尤其是老二朱高煦更是多次化險爲夷,力挽狂瀾,還曾經救了父親朱棣的命。

朱棣也多次對朱高煦說“勉之,世子多疾。”受到父親朱棣的鼓舞,朱高煦一顆蠢蠢欲動的心是一刻也停不下來,他的最大的夢想就是當皇上。所以,朱高煦的一生都在想如何造反,並積極付諸於行動。當然,都失敗了。

朱高熾體態肥胖,總要兩個內侍攙扶才能行動,朱棣見了就添堵。朱高煦嘲笑他說:“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當時的皇太孫朱瞻基朗聲接道:“更有後人知警也。”確實如朱高煦和朱瞻基所言,他們的較勁還在後邊,最後還是朱瞻基果斷除了朱高煦這個大患。

但是,在大學士解縉、黃淮的極力要求下,朱棣還是立朱高熾爲皇太子。解縉說“好聖孫”,說到了朱棣的心坎上,皇位的傳承是大事。

朱棣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馬背上度過,太子朱高熾監國期間,朝無廢事,不但自己得到了歷練,而且還得到了大臣們的認可。

朱高熾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弟弟朱高熙的?他爲何能一再容忍朱高熙?

而且,朱棣也明白,在起兵靖難之時,朱高熾留守北京。以萬人之力擋住了李景隆的50萬大軍,可謂是立下了大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朱高煦製造流言蜚語,胡濙密疏保太子之位

皇太子朱高熾在南京監國,朱高煦製造流言誹毀太子。弄得朱棣是半信半疑。於是,朱棣就讓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胡濙到南京任職,命他順便調查此事。

胡濙到後,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開始對此事徹查。一查才知道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於是,胡濙祕密上疏送京,報告太子監國七事,並說太子誠敬孝謹,並沒有過失,都是他人惡意中傷。朱棣聽了,很高興。胡濙是誰呢?

胡濙(yíng)(1375年-1463年9月20日 ),字源潔,號潔庵 。武進(今江蘇武進)人 。明朝初年重臣、文學家、醫學家。

胡濙爲建文二年(1400年)進士,歷授兵科、戶科都給事中。歷經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的六朝元老,前後約60年。

胡濙曾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往各地追尋建文帝朱允炆下落,前後一十四年,即使老母去世,朱棣都不許他回家奔喪,繼續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突然深夜回到北京城,已經休息的朱棣急忙召見,二人一直談到了很晚。後人揣測,胡濙已經找到了建文帝。

胡濙爲人節儉寬厚,喜怒不形於色,堪與北宋名臣文彥博相比。曾任禮部尚書、太子太師。明英宗天順七年(1463年),以八十九歲高齡逝世,獲贈太保,諡號"忠安"。《明史》:“海內無虞,卿等四人力也”,是明宣宗朱瞻基對胡濙的高度評價。

朱高熾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弟弟朱高熙的?他爲何能一再容忍朱高熙? 第2張

那麼,太子之位隸屬於朱高熾,我覺得原因如下:

1、朱高熾是嫡長子,名正言順。自古都有嫡長子繼位的說法,這個身份別人爭不了去,搶不走,是最有說服力的。

2、朱高熾仁厚,身邊聚攏了一些助力自己的大臣,關鍵時候,朱高熾身邊有一幫能幫自己的能臣與賢臣。

3、朱高熾兼國時,得到了歷練。朱高熾在監國期間,處理事情非常到位,彰顯了自己的能力。

4、朱高煦、朱高燧有勇無謀,扶不上臺面。朱高熾的這兩個兄弟是空有雄心壯志,卻志大才疏,屬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那種,實在是扶不上牆。

三、朱高熾堅守仁義,對朱高煦一直是包容有加,同時把不堪的局面留給了兒子朱瞻基

朱高煦的爲人處世的樣子從下面的一件小事可見一斑:建文帝繼位,朱高煦、朱高熾和他們的舅舅徐輝祖一起去拜見。徐輝祖看看朱高煦一副遊手好閒,吊兒郎當的樣子,偷偷提醒他,讓他收斂一下。朱高煦一聽非常生氣,覺得舅舅徐輝祖是對自己有偏見。臨走,還做了荒唐事,盜走了徐輝祖心愛的寶馬。

朱高煦最初被封爲高陽郡王,後隨父親起兵靖難,累立戰功。朱棣繼位後,就把朱高煦封爲漢王,藩國雲南。可是,朱高煦有自己的主意,覺得太遠,就是不去。他開始謀取太子位,中傷太子,並縱使私兵劫掠。他中傷解縉遭,使之被貶黜,被殺害。他還養了很多武氏。

1416年(永樂十四年)十月,成祖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爲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

最後,徐皇后都看不過去了,讓朱棣減少了朱高煦的一部分人馬,並於1417年,被強令就藩樂安州。

朱高煦總算了不大折騰了,可是他的好弟弟皇三子朱高燧又想鬧事,在朱棣病重期間,密謀殺死朱棣,然後矯詔即位,因泄密爲成行。朱高熾又求情,朱棣才饒恕了他。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朱高熾繼位,是爲明仁宗。朱高煦認爲此時是奪取皇位的最佳時機,就讓自己在北京的兒子朱瞻圻,還有心腹們去北京勘察,想趁機起兵。明仁宗自然對這一切都心知肚明,防着他呢!朱高熾反而給他賞賜大量的金銀珠寶,加封他的兒子們。朱高熾是想以德報怨,用真心去感化一塊堅冰。

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病逝,朱高煦又覺得是好時機來了,於是想半路截擊朱瞻基,又沒有成功,根本沒有看到朱瞻基的人影。朱高煦是納了悶了,怎麼回事呢?

朱高熾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弟弟朱高熙的?他爲何能一再容忍朱高熙? 第3張

朱瞻基在位期間,也是重重地賞賜朱高煦,他提出的事情,朱瞻基基本都答應,可這更助長了朱高煦的飛揚跋扈。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公然起兵造反,宣宗御駕親征,朱高煦嚇得立即投降。

是可忍孰不可忍,朱瞻基這次下了狠心,將朱高煦廢爲庶人,囚禁在西安門內。後來,朱高煦在朱瞻基的一次看望他的過程中,伸腿又絆倒了朱瞻基,朱瞻基於是斬草除根,把朱高煦與其諸子殺害。

那麼,朱高熾爲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對朱高煦忍讓與包容呢?

1、朱高熾本性使然,他是仁厚之人,對親人更甚。朱高熾不想手足相殘,他見過父輩的血雨腥風,他不想讓這樣的事情再在自己和兄弟之間上演。

2、朱高熾不想留下弒殺兄弟的惡名,皇上的一行一動都是會被史官給記錄下來的,特別重名聲的他,是不想留下惡名的。即使是弟弟朱高煦作亂,他也能包容,就是因爲他把名聲看得太重。

3、朱高熾覺得朱高煦的威力沒有那麼大,他覺得弟弟朱高煦的能力有限,是成不了氣候的,小河溝裏翻不了大船,所以就沒必要下狠手。就像是一個小孩和一個大人摔跤,大人對小孩是不屑一顧的。

總之,不論是朱棣,還是朱高熾,還是朱瞻基,他們對待朱高煦都是一忍再忍。這樣,家人對朱高煦的容忍更縱容了他,讓他在挑戰皇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到朱瞻基忍無可忍時,就把他送上了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