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朝有哪些楊家將的小說?爲何在明萬曆年間就突然消失了?

明朝有哪些楊家將的小說?爲何在明萬曆年間就突然消失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家將小說爲何在明萬曆年間突然消亡?明朝有哪些楊家將的小說?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楊家將小說的突然消亡,一定與社會的重大變故和人爲操縱有關。付愛民先生在《明代楊家將小說的發展與播州楊氏家族》中進行了細緻推演,他認爲,這一切很可能與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至二十九年(1601年),明政府平滅播州土司楊應龍有關。

歷史上的播州,位於現在的貴州遵義老城,那裏有楊家將的另一支血脈。明代初期,播州楊氏發展到了頂峯,這一切都得益於明政府的大力扶持。

明朝有哪些楊家將的小說?爲何在明萬曆年間就突然消失了?

當年朱元璋發兵徵南,播州楊氏審時度勢,在各土司中率先來歸,對明王朝順利實現統一堪稱有功。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裏,明太祖對播州楊氏格外寬容,給了他們很大的自主權。朝廷除了不向播州徵收稅賦之外,還允許他們擁有自己的武裝。

楊氏土司的勢力越來越大,很多朝官也畏之三分。遇有緊急邊情,政府還要從播州徵調兵將抵禦外寇。在具備了軍事和經濟實力之後,播州楊氏開始重視起家族的地位和名望。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明初大學士宋濂(1310—1381)所作的《楊氏家傳》出爐,這部書爲播州楊氏追祖溯宗,巧妙地考證出他們是宋代楊家將的後裔。

元末明初,藉助於各種藝術樣式的廣泛傳播,楊家將已名滿天下,附會名門可以使播州楊氏獲得更高的威望和榮耀,而藉助於宋濂之口認定此事,它的可信度與含金量就更高。

宋濂是明初最有影響的文臣,朝廷的禮樂制度多由他來制定。朱元璋稱其爲“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讚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爲“太史公”。當年傳誦一時的《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就是宋濂的大作。

宋濂的這篇檄文第一次提出了“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理念和口號,反覆強調討元北伐是爲了“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這些思想確立了明軍討伐元軍的正義主題,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由這樣一位重量級人物操刀播州楊氏家傳,對於確立並提升楊氏聲望有着非同凡響的重要意義。

據《楊氏家傳》披露,播州楊氏一世祖楊端原籍太原,與楊家將的代表人物楊業同族同宗。唐朝末年,乾符三年(876年),楊端應募入伍,隨大軍擊敗佔據播州的南詔政權,在當地當了酋長。他的後人楊昭始終沒有子嗣,恰逢楊延昭之子充廣到廣西爲官,雙方聯宗通譜之後,楊充廣把兒子楊貴遷過繼給楊昭,自此以後,播州楊氏就是地地道道的楊家將後人了。

歷史上,播州楊氏也是英雄輩出。兩宋時代,他們爲抗擊契丹、西夏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宋末,成爲抗擊元蒙入侵西南的主力,楊家將的故事得以繼續傳承與發揚。

1206年,南宋寧宗時,楊貴遷的第六代傳人楊粲請求大舉北伐以雪前恥,最後雖然沒能成行,但彰顯了播州楊氏的愛國精神。宋理宗時,元人已非常強盛,楊粲之子楊價自願請命,屯兵江南,聲勢浩大,威震敵膽,使得北兵多年不敢南犯。

楊價去世後,他的兒子楊文繼續堅守播州。楊文曾上書朝廷,獻上禦敵三策,指出元兵南侵之所以能如入無人之境,關鍵在於沒有拒敵於城門之外。元兵攻佔西南時,他派兵北援四川,西救雲南,爲危難的南宋苦苦支撐局面。

當然,《楊氏家傳》的真實性,一直受到專家學者的質疑。播州楊氏土司卻不管這些,他們明確宣稱自己就是宋代楊家將的後裔,其事蹟也開始融入楊家將故事之中,而且很可能,他們還憑藉自己的勢力,動用了輿論宣傳工具,把楊家將故事推向了一個新高潮。

請宋濂爲本族修傳,是播州楊氏自我宣傳炒作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播州雖然偏居一方,但由於受到朝廷的重視,楊氏土司的子弟可以常年寄居京城。據《明史》記載,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播州子孫曾入朝進入太學,接受國子監官的訓導。也許正是在那個時候,他們結識了大學士宋濂並邀其爲本族作傳。

明朝有哪些楊家將的小說?爲何在明萬曆年間就突然消失了? 第2張

既然最受明太祖寵信的宋濂都甘願爲楊家撰寫家譜傳記,那麼請一些文人、藝人編寫、說唱新的楊家將節目應該並不是太難的事。而對於明太祖來講,通過楊家將故事宣揚忠孝仁義也是他想要的,這是一件能夠雙贏的好事。

有關播州楊氏與楊家將關聯的新發現,爲楊家將故事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方向,盤活了已經基本定型的楊家將故事,這些嶄新的節目因其鮮活的當代色彩在播州以及京城都廣爲流傳。至今遵義附近仍有濃重的戲曲表演風氣,六郎城、六郎屯等方位的存在,是楊家將說唱節目在遵義地區興盛的遺證。明初的都城設在南京,後來編訂《楊家府演義》的紀振綸正是南京人。

明代楊家將小說新增加的內容,很多都帶有播州楊氏的痕跡,有的甚至還可以在楊氏土司中找到原型。播州楊氏土司中也有叫楊文廣的,他是楊光震之子,即楊貴遷的孫子。

播州楊文廣經常統軍討伐周邊叛亂的南蠻酋長,他的征服策略不是一味地打壓,而是恩威並用,這與小說中最後釋放五國蠻王相似。楊文廣還有一個兄弟叫文宣,他很有可能是宣孃的原型。小說中,楊宗保之死與狄青派人行刺有關,而播州楊文廣的爺爺楊貴遷恰恰是被川南的酋長所刺殺。

這也許可以解釋,爲什麼明代楊家將小說較之以前的楊家將故事增加了那麼多新的內容。新增加的故事,諸如借木、盜馬、女將等精彩情節,都很有播州風情。《楊家府演義》中多次出現與馬有關的故事,特別是孟良三次盜馬的情節,很可能也是當地風俗的曲筆反映。

播州雖然也產馬,但都是比較短小的“羈縻馬”,不適合行軍作戰。不過當地產茶,他們經常以本地的茶換取西面諸番的良馬。這種茶馬互換的方式,在宋代就已經建立,南宋史學家李心傳在《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中記載,“大觀初,詔播州夷界巡撫楊光榮,歲市馬十匹於南平軍”。

《續資治通鑑》有記,曾與播州楊家作戰的羅羅部落酋長乞弟、阿永等均曾帶着馬匹入市交易。播州土司交換而來的良馬多次向朝廷進獻,南宋時,爲支持抗金戰爭,楊粲向朝廷獻戰馬300匹;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楊鏗入朝進見,獻貢馬10匹。

小說中楊文廣在奉命取寶的過程中收了三個妻子,她們都是賊寇出身,性格潑辣豪爽,爲爭奪夫婿相互攻打,這樣的事情在播州附近並不鮮見。播州楊氏在收服周邊部落的時候,常常採用聯姻的手段,以期通過“姻媾”使盟友關係更爲牢固。播州土司與劇賊聯姻以及妻妾間的爭鬥,這些事情在小說裏的楊文廣身上都有隱約的體現。

播州楊氏因爲妻妾衆多,雖然在繼承權問題上一直強調“立嗣以嫡”,但家族內部經常因爲庶出奪嫡引發妻子與妾室及其子女間的爭鬥。最典型的當屬發生在明代嘉靖年間的一件事:土司楊相寵愛庶子,嫡子楊烈及其母親張氏不服,史稱“悍甚”的張氏用計巧取兵權,驅逐楊相。大權旁落的楊相,無奈離家出走,最後客死他鄉。

“十二寡婦徵西”的對象“西番新羅國”,在播州附近也可以找到原型,它影射的是播州楊氏的夙敵羅羅族人。播州以西廣袤的川南地區,宋時稱“羅氏”,即現在彝族的先民,他們與播州楊氏世代爲敵,雙方征戰不止。

“西番新羅國”的大將張奉國號稱“鬼王”,這也可以從當地找到印跡。《明史》316卷“貴州土司列傳”中載:“貴州,古羅施鬼國”。羅羅族人風俗尚鬼,他們所有的宗教活動均稱爲“做鬼”,首領被稱爲“鬼主”,他們居住的地方被稱爲“羅鬼國”。

播州楊氏與西面聚居的羅羅人發生過多次激戰,楊貴遷之子楊光震曾協助瀘州守將平叛,征服羅羅酋長乞弟。楊光震之子楊文廣更是與羅羅人頻繁激戰,結下世仇。至南宋末,播州土司楊價、楊文、楊邦憲祖孫三代堅奉宋統,楊價屢次被徵調抵禦侵川的蒙古軍,楊文則輔助主將平服了吐蕃諸部。

明朝有哪些楊家將的小說?爲何在明萬曆年間就突然消失了? 第3張

後來歸降了蒙古的大理國與烏江羅羅族人曾犯播州,楊邦憲義勇拒戰,待敵軍半渡之時,在中流殺賊數千,生擒羅羅族的大酋長阿蘇。爲了感化他們,楊邦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歷數羅羅族罪狀,在阿蘇表態知過悔改後將其釋放,羅羅人從此降服播州 。“六郎三擒孟良”、“諸葛亮七擒孟獲”等宣揚以德服人的故事,很可能也是受了這些史實的啓發。

“十二寡婦徵西”所徵的“西番新羅國”,既不是朝鮮半島的新羅國,也不是西部邊陲的西夏,主要原型就是播州西南面的“古羅氏鬼國”,當然也混合着征討吐蕃、蒙古軍的痕跡。

在《楊家府演義》中,最後擒殺鬼王的大戰發生在江水裏,鬼王雖多有變化,但仍然不能逃脫,最後被楊宣娘撒下的天羅地網罩住生擒,這條江應當就是楊家將與羅羅人交戰的主戰場烏江之寫照。

楊家將小說現實主義色彩淡化,魔幻色彩凸顯。楊宗保居然也擅使法術,楊文廣和部將魏化都能幻化人形。這種風格的變化,很可能受了播州風俗文化的影響。當時的播州,基本上還處於部落氏族時代,部落首領既是統帥又是宗教首領,在族人眼裏,他們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威和無所不能的威力,在疆場上呼風喚雨、唸咒畫符也就不是太過奇怪的事了。

另外,楊家將小說增加了衆多的女將故事,也與播州的風俗有關。故事傳奇雖然多系虛構,但總要有一定的靈感源泉和生活基礎,不可能完全憑空臆造。在宋朝,女將參與作戰的故事不能說沒有,但與楊家將的關係太遠,更形成不了楊門女將那麼大的規模。楊門女將的傳奇故事,歷史上沒有,宋元以前的戲曲中也沒有,在明代以後才大量出現,越演越盛。

楊氏土司的親家永寧土司,自洪武末年起(1398年),大權時常爲母族奢氏所控。奢氏與楊氏媾姻,是一個女豪頻出的少數民族部落。在播州一帶由土司統治的少數民族地區,因受封建禮教的束縛較少,丈夫去世由妻子接任土官,女人站到前臺主持政務、軍事的情況屢有發生,當時播州附近各地女土官也經常被朝廷徵調出征,有功也一樣接受封賞。最爲有名的當屬與楊氏土司爲鄰的女土司秦良玉,以及前文提到的女土司奢香、劉淑貞等人,她們的事蹟在明代即名滿天下,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此外,楊家將小說中皇帝遇險、十大朝臣被圍、六郎被困雙龍谷等情節佔了很大的比重,這些新增的故事與明朝的某些歷史事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大郎幽州保駕替主赴難的故事,與明代正統年間英宗被俘,申佑捨生取義之事極爲相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