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末鼠疫的起源是哪裏?對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危害?

明末鼠疫的起源是哪裏?對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危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明末鼠疫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明朝末年是中國自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生存環境最惡劣的時期。1580-1644年間,這一時期的氣候不僅極爲異常,而且還伴隨着極寒、大旱、蝗災等自然災害,這些災害輪番肆虐,造成糧食大規模減產,導致大多數老百姓因爲沒有吃的而餓死。

與天災隨之而行的是各種疾病和疫情的爆發,其中最爲嚴重的是令人們聞之色變的熟悉。據歷史記載,明朝滅亡的前幾年是鼠疫的集中爆發期,包括當時的首都北京城內外,遭遇了嚴重鼠疫,造成了大量百姓以及士兵死亡,以至於當時農民起義遍地的時候,朝廷無士兵可調、無民衆可動員。

在天災和疫情面前,明朝政府缺乏有效的應對經驗,再加上當時醫療條件很差,百姓大量死亡,導致明末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加劇了社會的動亂,最終完全失控。

在人禍和天災的共同作用下,這個龐大的帝國最終崩潰了,滅亡已成必然。

明末鼠疫的起源是哪裏?對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危害?

明朝鼠疫的起源

明朝萬曆、崇禎年間,鼠疫就已經在北方地區大規模流行了,而根據史料記載,萬曆和崇禎年間的幾次大瘟疫都是從山西傳來的。

萬曆八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役,十有一二甚至闔門不起者。”瘟疫先是在大同爆發,然後迅速傳播,從山西到河北再到北京,疫情大規模爆發,造成了北京地區大量人口死亡,在疫情爆發地區,死亡人口約佔總人口的40%左右。

“萬曆十年春夏大頭瘟疫,民死者十分之四。”

崇禎六年起,鼠疫再次來襲,席捲了整個華北地區。這一次的爆發地點是山西興縣,據記載:“興縣盜賊殺傷人民,歲饉曰甚。天行瘟疫,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城爲之空。”

明末鼠疫的起源是哪裏?對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危害? 第2張

早晨發病,晚上直接死亡,一夜之內,城都成了空的了,足以可見當時瘟疫的可怕。

當時的北京城情況更爲可怕,疫情席捲了北京城區以及郊外,崇禎十六年夏秋之季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約爲40%甚至更多。除此之外,北京城外的疫情也很嚴重,當時因鼠疫而死的人太多,導致很多人死了之後竟無人收屍。

在鼠疫的肆虐下,北京城已經變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鬼城”,“死亡枕籍,十室九空,甚至戶丁人絕,無人收斂者。”

北京城破前一年的二月到九月,是北京地區疫情爆發的高峯期。四月份,北京每天因瘟疫而死者達上萬之多,以至於城門都被運出的棺材堵塞。街上的居民,十之五六死去,死在門口的人最多,街上人人自危,連平時玩耍的孩童都見不到了。

明末鼠疫的起源是哪裏?對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危害? 第3張

當時在北京的軍隊有十來萬之多,因爲這場瘟疫,少了一半。當李自成的大軍攻來時,北京城牆上防守的士兵,連一萬人都湊不齊。據事後統計,這場鼠疫至少奪走了20萬北京人的性命。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李自成鐵蹄出現在了北京城門下,與他想象中的不同,曾經繁華富庶的北京城已經變成了人間煉獄,因爲疫情導致無人守城,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他的軍隊便輕而易舉地便進入了北京城,明朝宣告滅亡。

疫情對社會秩序的破壞

疫情的大規模爆發,使得人心惶惶,不僅百姓大量逃亡,明朝的政府機構也缺人辦公,處於半癱瘓或者癱瘓狀態,不少有錢有勢的官員、貴族,都不能逃脫因身染瘟疫而死亡的厄運,。這一系列因素,使得本來就不安穩的社會更加動盪,明朝的滅亡已經成了必然。

更爲嚴重的是,疫情使得明朝士兵的身體健康受損,無充足體力和精神狀態迎敵,疫情嚴重的地區,士兵大量死亡,戰鬥力量減員嚴重,在農民起義遍地的明末,士兵的大量死亡就意味着國家防禦力量的減弱。

鼠疫的侵擾,使得人無固志,不僅影響了當地社會的穩定,還對當地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破壞作用,百姓因爲沒錢吃飯,飢寒交迫,就會產生大量流民,導致社會治安不穩。而這些流民,正是明朝農民起義的主幹力量,明朝的掘墓者。

與此同時,疫情常使得當地政府難以實施有力的政府救濟,容易引發民衆對當地政治的衝擊。如果政府在此過程應對不力的話,就很容易釀成大規模的民變。而明朝的滅亡正是一點一滴的民變積累起來的。

明末鼠疫的起源是哪裏?對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危害? 第4張

結語

明朝是一個很不幸的王朝,不僅遇上了百年難遇的“小冰河時期”,更是遭遇到了各種自然災害。尤其是鼠疫的爆發,可以說是成爲了壓垮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鼠疫導致社會動盪,士兵大量減員,而且還在無意間成就了李自成,使得李自成大軍能夠輕而易舉攻入北京城,最終覆滅了明朝。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