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對清朝不懷二心的藩王尚可喜,最後是怎麼起兵造反的?

對清朝不懷二心的藩王尚可喜,最後是怎麼起兵造反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耿精忠反叛後,三藩中只有平南王尚可喜未叛。尚可喜“性篤忠貞”,對清朝不懷二心。吳三桂曾派人送信勸反,“可喜執其使,以逆書呈奏”但其子尚之信態度迥異。他十九歲奉父命,入侍順治,至康熙十年,父親尚可喜以年老多病,奏請康熙批准尚之信回廣東管理王事。他嗜酒成性,多有惡行,常凌虐藩下人員,尚可喜很厭惡他。在考慮由誰繼承王位上,可喜的心腹謀士金光坦誠進言:“安達公(指之信,“安達”是皇帝賜的號)剛而多虛,勇而寡仁,若以嗣位,必不利於國家,請廢他,立次子之孝。”尚可喜也擔心他擁兵自重,惹出禍來。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對清朝不懷二心的藩王尚可喜,最後是怎麼起兵造反的?

他聽從了金光的建議,決定把王傳給次子尚之孝。康熙十二年,尚可喜向朝廷奏言“臣察衆子中惟次子都統尚之孝,律己端慎,馭下寬厚,可繼臣職”,請求立次子尚之老承襲王位他可從旁“指揮調度,斷不至有誤封疆”。尚可喜在之前請求撤藩時,曾提出讓長子尚之信襲王爵,留鎮廣東,他回遼東養老。朝中親王大臣會議,認爲藩王在世而讓。此次可喜又提出把王爵讓給次子尚之孝襲子承襲無此先例而未予允准,他從旁輔導,保證不誤封疆大事,康熙細想此方案可行,就立即同意了。這完全是出自政治需要,值此變亂之際,康熙相信尚可喜堅貞不二,非常希望可喜保固廣東,以利他集中精力平叛。

對清朝不懷二心的藩王尚可喜,最後是怎麼起兵造反的? 第2張

在三藩諸長子中,尚之信是唯一得賜“公爵”者,他自認爲承襲平南王天經地義,毋庸置疑。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尚可喜疏留其嗣封,正合尚之信心願。不料,清廷未準,其後尚可請歸遼養老喜再次申請撤藩,朝廷下令撤藩,並正準備搬遷。尚之信異常懊惱,不僅失掉了經營已久的廣東,而且又因父意不能襲封王爵,心中憤怒難平。其實,尚可喜多次請求撤藩,除了告老還鄉、急流勇退之外,其主要憂慮就是對驕橫不馴的長子尚之信顧慮之深。尚可喜有子女一百三十餘人,諸子中,尚之信居長。

“尚之信生而神勇,嗜酒、不拘細行,臨陣遇危,瞋目一呼,千人俱廢,故終身無勁敵”。康熙十年(1671年),尚可喜以年老多病疏請年已三十五歲的尚之信回廣東代理軍務。清廷準尚可喜所請後,命尚之孝赴潮州征討叛將劉進忠,旋又晉封爲平南大將軍。而尚之信則以討寇將軍協助征討。明擺着藩主之位轉移於其弟之孝了,地位遭貶、權力喪失、威望降低、遭人輕視,尚之信遭到接二連三沉重打擊,他心裏很是不服、鬱恨。他怨父、妒弟,尤其仇恨金光,於是產生了背叛清廷的念頭。康熙十五年(1676年)正月,廣東境內叛亂蜂起,同時又處於吳三桂、耿精忠、孫延齡及臺灣鄭經所派兵員四面包圍之中,鄭經攻陷東莞,馬雄兵困新會,孫延齡攻下梧州,形勢十分危急。尚可喜已憂痛交加,臥牀不起。

尚之孝屢戰失利,退守惠州王事仍由尚之信代理。吳三桂能否奪取廣東,對他至關重要。因爲廣東鄰接廣西、湖南、福建三省,而吳兵已進至湖南,廣東如不拿下,足以構成三桂北進西擴的後顧之憂。在他的主導、煽動下,劉進忠祖澤清等重要將領先後叛變,引來臺灣鄭經軍隊與廣西叛軍,很短時間“粵東十郡,竟失其四”。廣州“省會一區,亡在目前,人情洶洶,俱無故志。”吳緊對尚之信的引誘、答應事成後封之信爲王,世守廣東”吳三桂加這期間,吳三桂派軍直接進攻廣東,同時派人至廣州勸降。總兵孫楷忠、苗之秀、副將吳啓鎮、水師副將趙天元等紛紛反叛。據記載:“尚可喜子掩答公尚之信被廢怨望,矯父命叛降賊”。“之信積不平,殺金光…劫父叛降三桂”。揭示出尚之信起兵反清的原因,同吳三桂、耿精忠如出一轍,都是因維護自身權益所致。史載,“尚之信欲其父尚可喜從賊,迫之不已”。並“約衆謀逆,送印僞周,自稱暫管輔德將軍”。

對清朝不懷二心的藩王尚可喜,最後是怎麼起兵造反的? 第3張

“易服改旗幟,遣人守其父尚可喜第,以炮擊我營,倡衆作亂。鎮南將軍舒恕等引兵歸,副都統莽依圖自肇慶突圍出,尚之信乃“移檄郡縣,使皆納款。”廣東全面降附吳三桂,清廷對廣東的統治不復存在。二月二十一日,尚之信發動兵變,封鎖府第內外,接管了平南王權力,並接受了吳三桂招討大將軍的封號。尚之信起兵後,兩廣總督金光祖、巡撫佟養鉅、陳洪明都聽他號令,一齊降吳。尚可喜病重,苟延時日,一切聽任之信擺佈。延至十月二十九日,昏迷不醒,溘然而逝,年七十三歲。實際上,尚之信迫於形勢,投降三桂,乃是假降。尚之信“叛變的消息,是江西總督董衛第一個向朝廷報告的,奏疏稱:“尚之信陰與賊通,…倡兵作亂。

鎮南將軍舒想等引兵歸”,這“引兵歸”三字頗耐人尋味,即之信並未發兵攻擊舒恕,讓其自行退走。尚之信的假降三桂,是有其內在原因的。他父親被封爲義順王,地位顯赫。他是皇朝豐厚俸祿下長大的。在京十多年,享盡朝廷賜予很多厚惠。尚氏家族受清三朝重恩,五代受封,恩情深重,即以死報國,也是應該的。但吳三桂等兵勢強大,難以抗衡只得虛與委蛇,以保廣東地方安寧,不致造成重大兵亂災難。所以,他在與朝廷達成默契情況下接受了吳三桂的招安。這一事實說明,吳三桂起兵反清,其兵鋒所指已達到無堅不摧的地步,連廣東的平南王尚藩都向他妥協讓步。此時廣東,已暫時爲吳三桂強大兵力所控制,成爲吳軍肆行無阻的天下。而昊三桂也可藉此向天下炫耀其“三藩並反”的巨大威勢和鼓舞人心於將士鬥志的號召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