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李淵爲什麼封李世民爲“天策上將”?李世民爲奪得皇位做了多少準備?

李淵爲什麼封李世民爲“天策上將”?李世民爲奪得皇位做了多少準備?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在成爲皇帝之前,李世民其實並不是李淵認定好的太子,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哥哥奪取皇位,開創了歷史銘記的唐朝。然而,李世民敢這樣做,也是因爲他有底氣,在此之前,他被李淵封爲“天策上將”,這又是一個怎樣的官職?李世民究竟積攢了多少力量,才能一舉奪得皇位建立唐朝?李世民,算不算得上是英雄?

毛主席讀史有云: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他能夠對李世民給出如此高的評價,可見李世民不是浪得虛名。在軍事作戰層面上,天才之間是有着千古共鳴的。歷史上對唐太宗的評價衆說紛紜,有褒有貶,但絕對沒有任何學者敢於質疑他的軍事能力。玄武門之變前,27歲的李世民的官職是這個:”天策上將太尉領司徒尚書令陝東道大行臺益州道行臺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左右武候大將軍上柱國秦王世民。”這一長串頭銜,堪比《權力的遊戲》中的龍媽。

這個“天策上將”是個什麼意思呢?是個虛銜,李世民的爸爸李淵生造出來的,並沒有這個官職,因爲沒辦法,李世民虎牢關大戰,以3500玄甲軍,圍點打援,以少勝多,擊潰王世充、竇建德聯軍數十萬,生擒竇建德和王世充。這樣的功績,你說封他個什麼好?這虎牢關之戰,一舉統一中國北方,收復河南河北,差不多是幫唐朝打下了半壁江山,功勞之大,大到“封無可封”,只能封了他一個“天策上將”,位在三公、諸王、大將之上,僅次於皇帝和太子。他獲得這個頭銜的時候,多大呢?年僅22歲。

然而在此之前,李世民還有“淺水原之戰”,他堅壁誘敵,以少勝多,擊潰西秦薛仁杲數萬優勢騎兵,平定隴西。他還有“美良川”、“雀鼠谷“之戰,強攻於美良川,追擊於雀鼠谷,一日八戰,大敗宋金剛,俘斬數萬人,最終收復幷州。他是一個真正的軍事天才,所做的選擇和判斷,幾乎沒有一次失誤,臨兵決戰的時候,他甚至可以親自率領玄甲軍衝鋒陷陣,親冒矢石,不避艱險,多次因坐騎被射倒而落馬,生死一線之間。所以說,他爲了唐王朝的建立,是拼上了小命的。

李淵爲什麼封李世民爲“天策上將”?李世民爲奪得皇位做了多少準備?

所以,父親李淵纔給他那麼多的頭銜,那些亂七八糟一大串的頭銜加起來是什麼意思呢?大概是——國防部長+教育部長+河北河東戰區司令官+陝西、四川、寧夏、甘肅四省省委書記+首都警備司令+特級戰鬥英雄。最誇張的是,他可以建衙開府,招攬人才,號“天策府”,天策府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衛府之上,天策上將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爲天策府中官員,即所謂的"許自置官屬"。後來唐朝凌煙閣的那些名臣大將,大多來自於天策府。

所以,他如此光彩奪目,威名赫赫,大權在握,後面和哥哥弟弟翻臉,弄出玄武門之變,也就不難理解了。李淵把他的二兒子擡到如此高的地位,又不讓他做太子,那豈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同時,太子李建成也是無法忍受的。

那麼大家可能要問,李淵腦子壞了?爲什麼要給李世民這麼大的權利,這麼多的頭銜和官職?不好意思,這一切,都是李家二爺自己拼命打出來的。我們且看他22歲之前做了什麼?他在隋末統一戰爭中,經常披堅執銳,帶着玄甲軍衝陣殺敵,在對薛氏父子的戰爭中,統兵三萬滅了號稱擁兵二十萬的西秦,以八千追擊殲滅宋金剛數萬之衆,虎牢關之戰以三千精銳大破竇建德十萬大軍,順手滅了王世充,直接爲唐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五隴阪之戰百騎衝虜陣,驚破突厥數萬大軍,看李世民的軍事生涯,簡直就是神兵天降,所向披靡。

當代許多人都爲太子李建成喊冤,認爲太子李建成也是很有才能的,李世民不該殺兄逼父,發動玄武門之變。但如果玄武門之變中,是太子先動手,死的是李世民,難道他不冤嗎?天下都是他打下來的,難道還沒有資格爭一爭嗎?虎牢關之後的李世民早已是天下第一人,功高蓋世,李建成可以和當時的“天下第一人”相提並論嗎?在這個基礎上,玄武門之變就是必然,不是因爲他和李建成誰對誰錯,誰好誰壞,而是太子和天策上將根本不能共存,李世民不殺兄弟,兄弟就要殺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前,兄弟之間就發生了許多事情,比如李淵勸李世民離開長安,把陝西東面全部交給他;後來建成、元吉又上疏,不讓李世民去洛陽;李元吉密請殺秦王李世民、李淵不同意;建成元吉收買尉遲恭失敗;元吉使壯士刺殺尉遲敬德失敗;建成元吉誣告房玄齡、杜如晦,導致房杜二人被驅逐;李世民問計於李靖、李勣,這兩位不說話。你想想,這段時間長安城是何等波詭雲譎,暗流洶涌,有人在下手,有人在觀望,鬥爭是刀光劍影,緊鑼密鼓,這時候李世民在長安城兵力上並不佔優勢,如果不是玄武門先發制人,那麼人頭落地的,可能是他自己。

玄武門之變前,李淵曾經想把李世民外封,他想要避免兩個兒子之間的爭鬥,勸李世民說:“首建大謀,削平海內,皆汝之功。吾欲立汝爲嗣,汝固辭;且建成年長,爲嗣日久,吾不忍奪也。觀汝兄弟似不相容,同處京邑,必有紛競,當遣汝還行臺,居洛陽,自陝以東皆王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漢樑孝王故事。”其實讓他回洛陽,建天子旌旗,自帶天策府謀臣猛將,那他就變成了明朝的朱棣,獨霸一方,日後豈不是更加難制?李世民自己是願意去洛陽的。

李淵爲什麼封李世民爲“天策上將”?李世民爲奪得皇位做了多少準備? 第2張

但如此一來李建成更加不能挾制他,所以太子極力反對李淵把李世民外放,建成、元吉相與謀曰:“秦王若至洛陽,有土地甲兵,不可複製;不如留之長安,則一匹夫耳,取之易矣。”然而就是這留在長安的“一匹夫”,依然神兵天降一般發動了玄武門之變,禁軍統領被他收買,內外聯手,一擊即中。在這場政變中,就連不是他陣營的李靖都保持中立,那麼多文武百官在事變過程中都沒有說話,默許了他的行爲,投了李世民的票,可見他是何等的得人心!

許多地攤文學愛好者總是癡迷於“李世民改歷史”這樣的段子,說什麼“歷史總是勝利者書寫的”屁話,但是,李世民並沒有在史書中隱瞞他弒兄殺弟的政變。甚至還鼓勵史官如實記載。如果他真有修改史書,一手遮天的本事,難道不能把這件事掩蓋過去嗎?

他確實看過史書,但真相卻不是你們說的那樣:我給大家簡單翻譯一下,李世民確實想要看《起居注》,這個起居注是記錄帝王一言一行的東西,說髒話罵人隨地大小便都可能被記下來,按照道理帝王是不讓看的——其實狗屁,唐太宗之前不知道多少人看過了。他非要看,大臣們不讓看,房玄齡和許敬宗就重新刪減了一下,給他看了個《實錄》,幫他隱瞞了玄武門之變等情節,李世民看了很生氣,說——周公也殺過管叔、蔡叔,這不算個什麼事兒,我殺個蔫兒壞的兄弟,也不用忌諱,請你們“削去浮詞,直書其事”。

大家看完就知道了,如太宗真是個改史書的傢伙,他何必要讓這段記載流傳下來呢?我不是給李世民洗地,而是說——大家讀歷史,要有合情合理的判斷,不要人云亦云,看了點譁衆取寵與衆不同的東西,就以爲是真理。再說了,中國歷史上,帝王家骨肉相殘的事情又不是他一家,從春秋時侯就開始了。說個政治不正確的話,封建帝王又不是道德完人,殺兄逼父算多大點事兒?治國有方,養民愛民,富國強兵不就得了?老百姓只記得貞觀之治、萬國來朝的文皇帝天可汗,不記得殺兄逼父的不孝子。別拿儒家那套邏輯套所有人。

張大齡如此評價李世民:“三代以下英雄之主獨稱漢高祖、光武、唐太宗,然而高祖起義之年六八,光武興復之歲三九,皆生長民間周曆世故,未有出於縱垮裙展之中,發於孩提韶之始,而具凌駕四海之氣,抱震撼八荒之才,如太宗者也。 太宗自秦王以上比跡湯武,自登極以後庶幾成康,腐儒輩猶以尺寸瑕瑜之何異蝦度神龍乎?”

我簡單翻譯一下——像漢高祖、漢光武那樣的英雄,好歹是出自民間,創業的時候年紀大了,見識廣博,姿勢水平搞,經驗豐富,各種實踐艱苦磨礪出來的。而李世民這樣的闊少富二代,黃口小兒執掌大權,居然沒有一點點紈絝子弟的樣子,一出道就天縱神武,戰無不勝,做秦王時武功蓋世;當皇帝又文治輝煌,這樣的奇人,我們除了膜拜還能說什麼呢?只有鼠目寸光沒文化沒見識的酸書生臭文人才會貶低唐太宗。

李淵爲什麼封李世民爲“天策上將”?李世民爲奪得皇位做了多少準備? 第3張

有句話叫做:“時勢造英雄”,但大家常常忘了另外一句:“英雄造時勢”。有一種唯物主義,叫做機械唯物主義,他們往往忽略英雄人物的主觀能動,把一切,都看作歷史的必然,卻不知道,歷史的必然,是由各種偶然性推動的。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這句話正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講,如今叛逆的歷史虛無主義者很喜歡搞翻案,比如非要把楊廣說成是功虧一簣的聖君,非要把李世民說成是站在隋朝功勞簿上的摘桃子者。不去講李世民偉大的軍事能力,不去說他彪炳千古的貞觀之治,卻揪着他殺兄逼父娶嫂的私德不放,這就相當的不公道了。

許多人都說唐朝的基業是站在隋朝的功勞簿上,說李世民“貪天之功”,我們可要來好好分析一下了,隋朝究竟給李世民留下了什麼樣的基業?首先,楊廣統治之下,直接讓突厥坐大:“隋末亂離,中國人歸之者無數,(突厥)遂大強盛,勢陵中夏。迎蕭皇后,置於定襄。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樑師都、李軌、高開道之徒,雖僭尊號,皆北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使者往來,相望於道也。”——《隋書》

隋朝堂堂大一統王朝,繼承北周的豐厚基業,卻玩成了這個樣子,還好意思說什麼“功績和遺產”?當年楊廣開運河,徵遼東,徵發了近七百萬民夫,這些人死亡大半,這直接導致了中原人口劇減、隋末大亂,叛亂四起,突厥寇邊,烽煙四起,民不聊生,楊廣堪稱歷史上最坑爹的敗家子,幾年時間就把一個強大的隋帝國搞得四分五裂。到了李氏父子收拾爛攤子的時候,中原人口早已十不存一,大量漢人在戰亂中顛沛流離,甚至被賣到突厥做努力,後來爲了恢復人口和生產力,李世民甚至許多年都一直在花錢贖回成爲奴隸的漢人。

楊家交給李家的不是什麼偉大基業,而是一窮二白、遍地烽火、白骨遺荒野的超級爛攤子,李世民沒有佔楊傢什麼便宜,所有的功業和土地,都是他自己一刀一槍打出來。

稱帝之後的李世民繼續開創着他的偉大功業,貞觀四年,李世民令李靖出師塞北,挑戰東突厥在東亞的霸主地位。唐軍在李靖的調遣下,滅亡東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諸國尊爲“天可汗”。貞觀八年,吐谷渾寇邊,李世民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擊,次年吐谷渾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後爲國人所殺,太宗另立吐谷渾國王。貞觀十三年,李世民命侯君集、薛萬徹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高昌投降唐朝。太宗於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護府,西域各國皆到長安朝貢。貞觀十九年,薛延陀首領多彌可汗拔灼開始和唐朝大軍作戰。貞觀二十年,唐軍反擊並打敗拔灼後,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軍投降,薛延陀滅亡。

貞觀二十年,唐朝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于都護府,建立了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後改名餘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區)、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

在他的決策和治理下,中華文明從四分五裂的險境中浴火重生,再度成爲東亞最輝煌燦爛的世界中心,他本人也成爲了中原王朝和諸多草原部族的天下共主,也就是“天可汗”,各族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了一條“參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驛,各有馬及酒肉,以供過使”。從此以後,“以璽書賜西域、北荒之君長,皆稱‘皇帝天可汗’。諸蕃渠帥死亡者,必詔冊立其後嗣焉”,形成了少數民族政權首領例由唐廷冊封的制度。貞觀後期,“四夷大小君長,爭遣使入獻見,道路不絕,每元正朝賀,常數百千人”。

李淵爲什麼封李世民爲“天策上將”?李世民爲奪得皇位做了多少準備? 第4張

大唐武功之盛,直追強漢,李世民自稱:“今中華強盛,徒兵一千可敵夷狄數萬,夷雖衆,有何懼哉!”歷史上的中原王朝,除了漢唐,還有誰有如此的底氣?柳克述曾經如此評價李世民:“假如中國歷史上沒有李世民這樣一位卓越的天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華夏民族究竟會演變到怎樣的境地?綜數百年華夷亂離黑暗之局,成大一統的民族復興與新局面的開創,其版圖西至蔥嶺以東,南至中南半島,東臨大海,北被大漠。而國計民生之康裕,學術藝事之發達,典章制度之昭明,思想文化之融匯與創導,至使倭人販其餘緒以立國,歐西各國嚮往而慕化。其氣魄之大、業績之偉,無可媲美。推崇功業,數典不忘,我們豈能忘掉李世民!”

對於自己打仗的本事,李世民自己都是很滿意的。他自稱:“然則行軍用兵,皆億兆所見,豈虛言哉!及端拱巖廊,定策帷扆,身處九重之內,謀決萬里之外。北殄匈奴種落,有若摧枯;西滅吐谷渾、高昌,易於拾芥。包絕漠而爲苑,跨流沙而爲池。黃帝不服之人,唐堯不臣之域,並皆委質奉貢,歸風順軌,崇威啓化之道,此亦天下所共聞也。”

意思是:老子用兵打仗的本事,全天下眼睛不瞎的都看得見,什麼突厥、匈奴,什麼土谷渾、高昌,什麼高句麗,都是狗屁,老子想打誰打誰,大漠是我的後花園,流沙是我家的小池塘,當年不服黃帝的人,當年不聽唐堯的人,在我李世民的時代,都得乖乖向我服輸投降,稱臣納貢,我李世民以德服人,天下人都是曉得的!

李世民還有點軍事理論建設,他曾說過:“自少經略四方,頗知用兵之要,每觀敵陣,則知其強弱,常以吾弱當其強,強當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過數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陣後反而擊之,無不潰敗。”自稱他善於”以弱勝強“,也善於”以強擊弱“。毛澤東對此有個解釋:“所謂以弱當強,就是以少數兵力佯攻敵諸路大軍。所謂以強當弱,就是集中絕對優勢兵力,以五六倍於敵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圍,聚而殲之。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毛澤東自己是這樣演繹的——以弱勢兵力佯攻騷擾對手,然後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這也是游擊戰和運動戰的精髓!毛澤東一向推崇底層出身的英雄,更喜歡劉邦、朱元璋這樣的人物,但對於李世民,他居然能夠如此讚賞有加,可見真英雄是不分階層,不問出身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