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常遇春想要擒賊先擒王活捉元順帝,朱元璋爲何不同意?

常遇春想要擒賊先擒王活捉元順帝,朱元璋爲何不同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常遇春,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已平定福建、兩廣,東南沿海成了後方,有了兵力和財力,終於可以騰出空來,對已丟失400餘年的幽雲十六州下手了。

北伐事關重大,必須要選精兵良將,朱元璋命徐達掛帥,常遇春爲副帥,又派馮勝、薛顯、傅友德各領一軍,,這也差不多是他麾下的最強組合了。

除了挑選將帥,在作戰方案上朱元璋也是親力親爲,他與劉基等人數次召開軍事會議,討論作戰計劃。

在會議上,常遇春等人都認爲南方已定,還未拿下的雲南和四川對吳軍構不成威脅,現在兵力已經有了富餘,應該集中主力,浩浩蕩蕩直逼大都,也就是後來明朝的北京,是爲擒賊先擒王。

以連勝之餘的百戰精兵直搗大都,必將勢如破竹,只要攻下大都,各地元軍必定膽寒,到時只需分兵掃蕩,其他城池可以不戰而下,天下可定矣。

從紙面上看來,這似乎是個不錯的方案,擒賊先擒王是兵法要訣,只要攻下大都,活捉了元順帝,元朝羣龍無首,將會不攻自破,省去了攻堅各城的麻煩。

但這個方案,當即就被朱元璋喝止了。

朱元璋的計劃,恰好與常遇春相反。

常遇春想要擒賊先擒王活捉元順帝,朱元璋爲何不同意?

北伐先取山東,這沒有疑議,取下山東後怎麼攻,朱元璋表現出了與常遇春等不一樣的考慮。

從方向來看,從山東往北直搗大都是最方便的,也是大多數人的判斷。而朱元璋的方案是從山東回師,攻略河南,然後進踞潼關,最後再進圍大都。

地圖上看,這是捨近求遠,繞了一個大圈子,同時要攻取的城池也多了很多,要與更多的元軍交手。

還有個很重要的問題,潼關以西仍然有大量元軍,並且在名將王保保統帥之下。又有李思齊、張良弼等也都是百戰之將,既然要攻下潼關,爲何不乾脆先西進,與元朝關中軍決戰,將之打垮後再取大都,可保萬無一失。

朱元璋看出衆將疑慮,他打了個比方:這個法子好比砍樹,先去枝葉,再挖老根,枝葉既除,大都獨木難支,不砍自斷。

爲什麼要用砍樹的辦法,因爲元朝畢竟在北方經營了上百年,大都更是都城,尤其堅固。

徐達雖然有把握從山東直上大都,但攻打大都這樣的堅城,卻沒把握短時間就能攻下。就在一年前,朱元璋剛攻下張士誠的老巢平江城,在重兵壓境,四面包圍之下,還花了八個月才攻克。

張士誠孤立無援,元順帝不同。如果是大都被圍八個月,各地元軍都會聞風而動,從四面八方趕來解圍,況且北伐軍勞師遠征,糧草供應一旦被切斷,全軍覆沒的將是北伐軍,那可就壞了大事了。

與其如此冒險,不如穩紮穩打。山東是大都的屏風,先撤掉這座屏風,然後回師河南剪斷它的羽翼,再進佔潼關,佔領它的門戶。

如此一來,東南西北三個方向都在北伐軍手裏了,此時再進圍大都,元順帝就已孤立無援,明軍圍個一年半載也不用擔心糧草、援兵問題。

再退一步說,即使出師不利,北伐遇挫,也不至於腹背受敵,至少能相機撤退,他日再捲土重來,可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秦隴之地,朱元璋認爲,只要扼守住潼關,就能切斷關中元軍與大都的聯繫,而他們也無力再收復潼關,更無力東進。

雖說朱元璋做出瞭解釋,常遇春等還是有點不服氣,親臨戰陣的武將往往喜歡一鼓作氣,乘勝長驅直入,哪管他什麼援兵不援兵,打到哪算哪。

常遇春想要擒賊先擒王活捉元順帝,朱元璋爲何不同意? 第2張

常遇春是勇將,但戰爭,畢竟還是需要戰略的,這就是帥與將的區別。

不管如何,朱元璋是最高統帥,一切得聽老朱的。

結果如何呢,讓當初不服的衆將啞口無言。

徐達在1367年10月領兵出征,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徐達僅用了三個月平定山東;隨後兵分兩路直逼汴梁,汴梁守軍不戰而降,然後在洛水擊敗河南境內的元軍主力,河南平定;同時,馮勝統帥的另一路兵馬順利攻克元朝悍將李思齊、張良弼鎮守的潼關,這一切也只花了三個月不到。

在此過程中,真正的惡戰沒有幾場,元將大多或走或降,可用勢如破竹來形容。

河南、潼關已下,元朝在關中尚存的軍隊失去了通往大都的通路,山東又早已拿下,三面包圍事實已形成,朱元璋親臨汴梁,坐鎮指揮大軍。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徐達在臨清大會諸將,這纔開始正式進軍大都。

元軍此時連吃敗仗,軍無鬥志。元順帝也知道三個方向已難有援兵來救大都,此時只有北方是活路。

如果堅守大都,即使能阻擋明軍一時,也無力反攻,只有放棄大都,跑回上都再組織兵力,圖謀反攻纔是理智的選擇,否則怕是要重蹈宋朝徽、欽二宗的覆轍。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元順帝在7月28日三更以後,就帶着后妃太子跑路回上都去了。八月初二,徐達率軍進入大都,蒙古在中原的統治宣告結束,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丟失四百年的幽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常遇春想要擒賊先擒王活捉元順帝,朱元璋爲何不同意? 第3張

從1367年10月出兵,到1368年8月收復大都,僅僅花了10個月,元朝在中原的力量就土崩瓦解。

收復大都,徐達的任務還沒完成,他這才移兵向西,攻打西北。

北伐最艱苦的戰鬥在這時纔出現,即使皇帝跑路了,西北元軍仍然堅決抵抗,且還有力量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的反攻,明軍還吃了幾次敗仗,徐達花費了一年,才平定了西北。

即使王保保在山西被擊敗,他仍然在寧夏駐有大軍,不斷出兵犯境,朱元璋此後幾次派兵征討,也是互有勝負,並曾在1372年吃了一個大敗仗,始終無法一舉將他擊敗。

王保保成爲朱元璋心頭一個大患,老朱也不由誇讚王保保“真乃天下奇男子也”。

直到洪武八年,王保保死於哈剌那海,朱元璋心中這塊大石纔算落下,此時離徐達北伐已過去了將近9年。

事後,朱元璋對北伐進行了總結,他說:先取山東,次攻河洛,是爲了阻止關中元軍救援大都。不急着與關中軍決戰,是因爲王保保、李思齊、張良弼都是名將,但他們彼此矛盾又很深,如果不西進,他們很難聯合起來進軍,如果是單獨前來,就難以突破明軍的防線,即使孤軍深入,也難有大作爲。

如果不打大都,主動西征,生死存亡之下,反而會促使他們聯合起來全力抵抗,明軍這時要兩線作戰,這仗就難打了。

出其不意先取下大都,關中諸將就沒了盼頭,勢窮望絕,打起來就容易許多。

結果證明了朱元璋的判斷,明軍閃電般拿下大都,張良弼、李思齊等果然都不戰而克,省去了大量功夫。

唯一例外的是王保保,他抵抗到底,費了明軍不少功夫,最後還是等他自己死後,威脅才大大減輕。

假使當時直逼大都,北方元軍必定蜂擁而至;或是先與關中軍決戰,王保保聯合李思齊、張良弼,收其部衆的話,實力又將強大不少,明軍並沒有把握能將他擊敗,北伐也就很可能失敗。

9年後再回看北伐方案,朱元璋的策略無疑高明許多,既能看到局部,又能看到整體。可惜當時常遇春已卒,倘若他活着,也必定對老朱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