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唐朝玄武門之變有哪三大疑點?玄武門之變的真相是什麼?

唐朝玄武門之變有哪三大疑點?玄武門之變的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玄武門之變三大疑點,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按照《新唐書》和《舊唐書》以其他史書的記載,唐高祖李淵早就想把皇位傳給李世民,而且就在即將召集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齊王元吉一起開會宣佈的時候,建成元吉準備先下手爲強在玄武門截殺李世民,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有預謀”的建成元吉被“被動倉促應變”的李世民給幹掉了,而李淵也就順水推舟立李世民爲太子,然後又舉行了“禪讓”儀式,自己去當太上皇去了。可是細看史料,卻發現了諸多疑點,就連禪讓這事兒,也透着那麼一股子詭異。最詭異的事情,就是尉遲敬德這段話很讓人費解:玄武門之變前,已經有八百控弦被甲勇士進了皇宮,這些人到底是誰派進去的?

唐朝玄武門之變有哪三大疑點?玄武門之變的真相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說禪讓。在隋唐鼎革之際,禪讓的把戲已經玩兒得太多了:王世充能當上“大鄭開明皇帝”,是來自皇泰帝(也稱皇泰主)楊侗的“禪讓”,李淵肇基大唐,也是因爲隋恭帝楊侑的“禪讓”,作爲曾經的禪讓接受者,李淵太知道禪讓是怎麼回事了,而在後漢三國期間,曹丕在逼着漢獻帝劉協禪讓之後,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終於知道堯舜是怎麼回事兒了!”曹丕直到是怎麼回事兒,李淵也知道,李世民更知道——李淵禪讓那年六十二歲,死的那年七十一歲,要是不退位,還能幹九年。而“向天再借五百年”幾乎是每個皇帝的夢想,主動放權,那得是實在被國事煩透了。

接下來咱們再看玄武門之變的三個疑點:第一,到底是誰有預謀。就連替李世民說話的《新唐書》《舊唐書》也用了大量筆墨記錄尉遲恭、程咬金是怎麼攛掇李世民先下手爲強幹掉建成元吉的,其中尉遲敬德的話說得最狠:“在外勇士八百餘人,今悉入宮,控弦被甲,事勢已就,王何得辭!”而房玄齡杜如晦不想摻和,李世民還氣得拔出腰刀交給尉遲恭:“他們再不來,你就把他們的腦袋拎回來!”

第二、李元吉在太子建成被殺後,爲啥要往武德殿跑。《舊唐書》記載:(元吉)於是步走,欲歸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殺之。這就是說,李元吉是想找老爹李淵做主的,但是李淵此時在幹什麼呢?這老先生在人工湖(海池)划船釣魚呢!這就是同一本史書記載的自相矛盾之處了:李淵不是要召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做出那個“艱難的決定”嗎?怎麼還有心情去釣魚?而且皇宮大門口已經殺得屍山血海,難道那些人都是“銜枚而戰”?

唐朝玄武門之變有哪三大疑點?玄武門之變的真相是什麼? 第2張

第三個疑點就是尉遲恭又怎麼能“擐甲持矛”找到李淵的?按照當時的規矩,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劍履上殿那得是蕭何曹操那樣享受特殊待遇的宰相(丞相),而且還得皇帝鄭重其事地下旨宣佈,而連個國公都不是的尉遲恭肯定是沒這個資格的,那麼他要進皇宮,就只有一個辦法——殺進去!所以所有的史料都記載了當時李淵的表情:“高祖大驚。”而當浴池敬德表示自己不是來弒君的之後,“高祖意乃安”。而當時李世民正領着自己的嫡系部隊跟已經失去建成元吉的皇宮衛隊、東宮人馬血戰,是尉遲敬德“請”李淵降下“手敕”才叫停了戰鬥。每當筆者看到這段記錄,就覺得李淵像極了貓爪下的黃鸝。

以上的三個疑點或許還不能說明什麼,但卻能從側面證明秦瓊確實是沒有參與其中:按照李淵與秦瓊的關係,秦瓊絕對不允許(至少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會不會出手阻止都很難說。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基,一下子冒出來一大堆國公,尉遲恭、程咬金都火箭上升,而早就是國公的秦瓊並沒有加官進爵(再升就成郡王親王了),居然只跟程咬金一樣實封七百戶,就說明秦瓊根本就沒參與宮廷內亂這種破事兒。如果他真的介入了,作爲當時偶像級人物,李世民一定會大書特書“秦瓊支持我”的,而所有的正史(包括李世民讓寫的)記載,都不見秦瓊參與密謀的片言隻字,如果秦瓊參與了,這個李世民陣營中唯一的國公(別的國公都是後來李世民封的),怎麼能不大書特書?

唐朝玄武門之變有哪三大疑點?玄武門之變的真相是什麼? 第3張

也許這三個疑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尉遲敬德所說的那句話:已經潛入皇宮的控弦被甲八百勇士,又是歸屬於哪一方?筆者看《舊唐書卷六十八列傳第十八》的時候,總是以爲這八百人是李世民安插進去的,或者是尉遲敬德等人先斬後奏,逼着李世民不得不動手,否則“謀反”的罪名也會要了他的命。但也有人認爲這八百勇士是建成元吉派進去要暗算李世民乃至李淵的。

爲了穩妥起見,筆者原文抄錄,請讀者諸君參詳。尉遲恭在李世民猶豫不決的時候是這樣說的:“王今處事有疑,非智;臨難不決,非勇。王縱不從敬德言,請自決計,其如家國何?其如身命何?且在外勇士八百餘人,今悉入宮,控弦被甲,事勢已就,王何得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