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小兵婁敬獻上三條妙計,竟保漢朝400多年穩固

小兵婁敬獻上三條妙計,竟保漢朝400多年穩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婁敬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劉邦的人才們,來自於不同的社會階層。張良出身於“五世韓相”的高門貴族指甲,叔孫通是秦博士,蕭何是小官,陳平是小地主商人,婁敬是戍卒,韓信窮困潦倒,人才們出身各異,不枚勝舉。

小兵婁敬獻上三條妙計,竟保漢朝400多年穩固

這些人才有的本來就是統治階級中一員,有的來自社會底層。這種人才構成,有兩方面的優點。一方面可以使劉邦集團直接適應推翻秦王朝的需要,另一方面因社會實踐不同而造就出各具特色的智囊人物,對劉邦集團的大政方針之制定,極有幫助。

還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劉邦的許多重要人才,如韓信、陳平、叔孫通,都是來自與劉邦爭奪天下的主要對手——項羽一方。

我們都知道,來自敵人的人,是最瞭解敵人的人。韓信等人與項羽的政治主張不同,對項羽剛愎自用、驕傲輕敵、優柔寡斷的弱點了如指掌。因此,在他們投奔劉邦之後,常常能提出針對性很強的建議,來攻擊項羽一方的要害。

無論在正史還是演義作品中,我們很少看到劉邦提出什麼策略,幾乎都是他的人才們提出謀略而劉邦批准執行。這些謀略大多環環相扣,關聯不斷,引導着劉邦集團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劉邦登基之後,面臨一系列重大課題

漢五年二月初三,劉邦“即皇帝位汜水之陽”,定都洛陽,西漢王朝正式建立。此時,劉邦政權面臨一系列重大課題。

小兵婁敬獻上三條妙計,竟保漢朝400多年穩固 第2張

在政治方面,異姓諸侯擁兵割地,六國貴族伺機而動,時局極不穩定;在經濟方面,戰爭使“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劉邦的新政府面對着財源嚴重不足的問題;在外部局勢方面,趙佗在南越稱王,匈奴在北方不斷南侵,形勢也很嚴峻。

面對“內憂外患”,劉邦聽從了人才們的建議,採取了“文武並用”的立國方針。所謂“武”就是要用武功來打天下,定天下;所謂“文”,就是要推行儒家的“禮治”,並輔之以清靜無爲的黃老之術。如此一來,便能穩定漢初統治。

我們都知道,國都地點的選定,同樣關係到政權的穩固和最高統治集團的安全。西漢開始建都洛陽,漢五年五月,婁敬曾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議劉邦遷都關中。劉邦聽從建議,遷都關中佔據了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初創王朝得以延續、發展。

婁敬以小兵的身份向劉邦建言成功,爲自己打開了仕途的大門。除此之外,後來他還建議劉邦與匈奴結親,獲取邊境安寧,爲恢復大漢王朝的實力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遷六國豪族於關中,以此削弱關東諸侯勢力,同時集中了權力,加強了中央的力量。

婁敬的三條妙計,爲漢朝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不僅保了漢朝四百年江山穩固,其中兩條——“處理匈奴關係”和“削弱諸侯勢力”——也被後續多個王朝沿用,流傳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