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近400年來,首爾這塊石碑爲何多次被埋到地下,又爲何一次次掘出豎起?

近400年來,首爾這塊石碑爲何多次被埋到地下,又爲何一次次掘出豎起?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這塊石碑,就要牽扯到皇太極曾兩次征討朝鮮的事情了。當時,韓國與朝鮮還沒有分道揚鑣,屬於明朝的藩屬國。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近400年來,首爾這塊石碑爲何多次被埋到地下,又爲何一次次掘出豎起?

1627年,皇太極在衆人的推舉下成爲後金君主。不久,皇太極便以“助南朝兵馬侵伐我國”“先汗歸天,無人弔唁”“招我逃民,偷我地方”“窩藏毛文龍”四大罪名,向朝鮮宣戰。

3萬八旗將士在阿敏、濟爾哈朗等貝勒的帶領下,一路燒殺搶掠奪。可憐朝鮮國貧兵弱,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很快,整個朝鮮幾乎都成了淪陷區。

看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仁祖皇帝李倧只得投書求和,答應向後金稱臣納貢,結爲兄弟之國,並在江華島焚書盟誓。

但阿敏在退兵時,卻以“對朝鮮盟文不滿意”爲由,又放任八旗兵在京畿道一帶搶掠了3日,以至於朝鮮境內十室九空,百姓被屠殺者不計其數。

待八旗兵撤走後,李倧立刻向宗主國明朝修書一封,詳盡地彙報了後金逼迫稱臣的事情。並在言辭間,嚮明朝再次表明忠誠之意。

由於八旗兵在朝鮮作惡頗多,儘管與後金宣誓爲兄弟之國,但朝鮮朝野對後金卻極爲憎惡。說好該向後金進獻的貢品,總是以各種理由搪塞;後金與朝鮮邊境開市通商,朝鮮也百般不情願……

1936年,皇太極改國號爲清,正式登基稱帝。

在登基之前,皇太極特意派出使臣出使朝鮮,知會李倧,希望他能參與朝賀。

消息傳出後,朝鮮國民激憤不已,朝臣百般不贊同李倧前往朝賀。李倧亦覺得後金是不開化的野蠻之國,所以他拖延了好幾天,才接見後金使臣,態度極爲怠慢不說,也只勉強同意前往朝賀。

皇太極登基時,李倧派去的使臣,又拒不向皇太極下拜稱臣。皇太極好生惱怒,於是率十萬八旗兵,親征朝鮮。這次他發誓要讓朝鮮臣民臣服於他的淫威之下。果然,皇太極一路東征,僅用12天,便抵達朝鮮都城漢城。皇太極到了漢城(首爾)後並不攻城,只是將漢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將漢城困成了一座孤城。

李倧又聽說皇太極佔領了江華島,並將避難於島上的王妃王子們全部俘虜。無奈之下,李倧只得率朝臣出城,匍匐在地,被迫向皇太極請罪稱臣。

爲了不給李倧出爾反爾的機會,皇太極扣押了李倧的世子爲人質,並提出“每年不得少於四次歲貢”等苛刻條件。

爲了不亡國,李倧不得不同意皇太極的所有要求,之後雙方在三田渡設壇,完成了受降稱臣的儀式。

清朝大臣馬伕塔善於阿諛奉承,當即提議,應在三田渡立碑歌頌皇太極的豐功偉績。對於這一建議,皇太極非常高興,李倧見此也只得應允。

然而,立碑一事卻遲遲落實不了。

原來,皇太極臨走將朝鮮50萬百姓押回清朝做奴隸,還將朝鮮財物擄掠一空。一方面是妻離子散的慘狀,一方面是家破人亡的悲狀,懾於皇太極淫威之下的朝鮮百姓,打心眼裏憎恨清朝對他們的所作所爲,因此背地裏將他們稱爲“胡虜”。

同時,朝鮮多年來一直是中原國家的藩屬國,受儒家思想影響,對中原國家有着很深的感情。在他們的觀念中,清朝是遊牧民族建立,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野蠻異邦。因此,皇太極的武力並不能使他們心甘情願臣服,反而一直致力於反清事業。

國仇家恨之際,誰也不願意去爲皇太極樹碑,那可是揹負罵名的事。但吃了大虧的朝鮮王朝,卻極害怕惹皇太極不悅,所以,最終還是將立碑一事,提到了日程上來。

建設過程中,服役的百姓視此爲恥辱,不肯幹,中途常常溜走。因此,工程進度極慢。

同時,朝臣本就認爲稱臣是國恥,還爲其草擬碑文,實在是丟不起這人,所以推脫迴避。

最終在清朝官員的催促和對碑文的種種要求下,李倧只得指定才華出衆的朝臣撰寫碑文。結果朝臣呈上來的碑文不是引喻失當,就是文辭生澀不堪用。萬般無奈之下,李倧只得挑了一篇稍好一點的碑文呈給清廷,清廷又幾經修改,反覆幾次後,好歹是定了下碑文。

歷時兩年之久,在清廷的催促和李倧的逼迫下,石碑終於立在三田渡曾經設壇受降的地點上。

李倧長舒一口氣,並照例對負責監督石碑工程的人進行賞賜。對於這份賞賜,不少人認爲羞恥,因此拒不接受。

甲午戰爭後,樸泳孝在日本扶持下,成爲朝鮮國的領導人。他上臺後,立刻將國民視爲恥辱的大清皇帝功德碑和迎接清朝使臣的迎恩門都推倒拆除,並埋於地下。

清朝滅亡後,有人又將石碑掘出重新豎立,以示國恥不可忘。

1956年,在文教部長的倡議下,石碑再次推翻並掩埋在地下。

1963年,石碑再次被洪水衝出。

對於石碑的去留,韓國政府和國民看法不一。對於國民而言,歷史的恥辱不願意再提起。但政府卻認爲,不忘國恥才能讓國家強大富強。所以,最終政府決定,把石碑重新豎立起來,並作爲文化遺產保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