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秦漢時期的鞋襪:秦朝漢朝人穿什麼樣的鞋?

秦漢時期的鞋襪:秦朝漢朝人穿什麼樣的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漢時期鞋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履、屨、舄、屐、舄、靴、麤、靴、鞜等。

履是單底鞋。《急就篇》顏師古注:“單底謂之履。”以絲製作者居多,《方言》:“絲做者謂之履。”可以製作得很精緻,或飾以銀珠,或繡以花紋。馬王堆一號墓所出遣冊之第261號簡所記“青絲履一兩,扁楮(緒)掾(緣)”。可與實物相對照。此墓出土的青絲履呈菜綠色,履面用絲縷編織而成。方口,口沿前部緣寬邊,扁緒或指這一部分而言。履底則用麻線編結而成。這雙絲履的頭部翹起兩尖角,其名爲絇。《儀禮·士冠禮》鄭注:“絇之言拘也,以爲行戒,狀如刀衣鼻。”正式場合一般要求穿履,《釋名·釋衣服》:“履,禮也,飾足以爲禮也。”秦代限制一般平民穿絲履,《睡虎地秦墓竹簡》的《法律答問》中有“毋敢履錦履”的禁令。漢代逐漸放鬆,《漢書·賈誼傳》:“今人賣僮僕者,爲之繡衣絲履。”《孔雀東南飛》中也有“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的詩句。可見當時穿絲履者已較多。

屨有時與履相同,有時又相異。屨常用多股的粗線編成。《荀子·富國篇》說:“布衣紃屨之士。”楊注:“紃,絛也。謂編麻爲之,粗繩之屨也。”在新疆古樓蘭遺址的一座漢墓中出土了一雙用紅、綠、淡黃等色毛線編的屨,圓口,無絇,口前沿的屨面上編出一條醒目的花邊,其位置正與馬王堆一號墓中發現的青絲履上的扁緒緣相當,這是一雙不同於履的屨。

舄是有木底的屨,用於久立的禮儀場合或走泥溼地。《周禮·屨人》鄭注:“復下曰舄,禪下曰屨。”《方言》卷四:“中有木者謂之復舄。”《釋名·釋衣服》:“復下曰舄。舄,臘也。行禮久立,地或泥溼,故復其下使乾臘也。”樂浪彩篋冢出土的東漢革舄,外塗黑漆,底很厚,內裝木楦,楦當中有凹槽,當時應在裏面填以鬆軟之物。武氏祠畫像中一持節之使臣穿的就是舄,其隆重的服飾顯示出他正在從事莊嚴的使命。但舄的底子太厚,行走時會不太便利,沂南畫像石墓中室西壁刻出的舞劍者,竟將舄脫置一旁,可能即基於這種原因。

秦漢時期的鞋襪:秦朝漢朝人穿什麼樣的鞋?

漢朝靴子

屐是用木製作的,下有兩木齒,形制與今天日本木屐相似。但也有以帛爲面的,稱作帛屐。其所以下置兩齒,以其“可以步泥而浣之”。屐較舄更輕便易用,多用於走長路。如《漢書·爰盎傳》載,爰盎曾“屐步行七十里”。其鞋頭之形據《搜神記》載,男者方頭,婦女圓頭。但實際上往往通用,並無嚴格規定。屐之貴者作彩畫漆飾,鞋面以五色絲爲之。《續漢書·五行志》:“延熹中,京師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初嫁,作漆畫屐,五色採作絲。”

麤又作蔍,式樣很像現代的草鞋。《說文·艸部》:“蔍,草履也。”《釋名·釋衣服》:屨“荊州人曰麤,麻、韋、草皆同名也”。《急就篇》顏注:“麤者,麻枲雜履之名也。”可見它多用麻枲結成,方法是底版用兩根並排的主繩編成腳版形狀,再在底版邊緣結上鞋耳,並留出繫帶,供穿時緊固於足上。這種鞋的別名叫不惜。《孟子·盡心篇》:“舜視天下猶棄敝蹝也。”趙注:“蹝,革履也。敝,喻不惜。”崔寔《四民月令》:“十月作白履,不惜”。因爲它製作得粗糙,所以又名搏臘。《釋名·釋衣服》:“齊人謂草屨曰…搏臘。搏臘…粗貌也。”搏臘音轉爲薄借。《周禮·弁師》鄭注中將草鞋絆稱爲“薄借綦。”音再轉則爲不借。《釋衣服》把它解釋成:“或曰不借,言賤易有,宜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但“不借”這個名稱已見於《急就篇》。《齊民要術·種麻篇》引諺:“五月及澤,父子不相借。”則不借本是恆語,所以不惜、不借二名可以兩存。其實物曾在甘肅金塔金關遺址出土。

秦漢時期的鞋襪:秦朝漢朝人穿什麼樣的鞋? 第2張

靴最適宜於騎馬,《釋名·釋衣服》說:“靴,跨也,兩足各以一跨騎也。本胡服,越武靈王服之。”靴最先在歐亞大草原地區的遊牧族中出現,它是同胡服一道傳入中原的。靴有長筒與短筒的區別,長筒靴多爲軍官所穿,裝飾華麗,繪鋸齒紋、草葉紋、捲雲紋等;短筒靴多爲騎兵所穿,淺幫圓口,後繞較淺,並向後伸出如舌形。在漢代遺物中,長筒靴僅見於咸陽楊家灣所出軍官俑腳上。

鞜爲革制的扁頭方口鞋,《急就篇》顏注:“鞜,生革之履也。”其實物曾在長沙楚墓出土。山西陽高漢墓所出者,式樣稍有變化。河北望都1號漢墓壁畫中伍佰所着者,看起來更加輕便緊湊,則應爲鞮。《急就篇》顏注:“鞮,薄革小履也。”以柔皮做成的“頭深而兌”的平底鞋則被稱作靸①。

①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255~256頁;林劍鳴等:《秦漢社會文明》,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192—193頁。

襪在秦漢時期又稱足衣,或以革、或以絲、或以布帛製作。《說文解字》“韈”字下雲:足衣也,從韋。可見當時以皮革作襪者更爲普遍。襪高一般有一尺多,上端有帶,也稱“妺”,穿時要用帶將襪束緊,謂之“結襪”。《漢書·張釋之傳》載:西漢時有一處士王生,善講黃老之道,曾被召至朝廷。一日,士大夫雲集朝廷,王生說:“我的襪帶開了。”於是看着廷尉張釋之說:“你給我結襪!”張釋之立即跪下給王生老人將襪帶結上。後來,有人責怪王生說:“你爲何要在大廳廣衆之中單單侮辱張廷尉呢?”王生說:“我老且賤,自己揣想終究不能給張廷尉什麼好處。張廷尉是當今名臣,我故意讓他給我當衆結襪,想以此加重他禮賢下士的名望。”由此可見,當時給人結襪多爲僕役卑賤者所爲。

當時人所穿襪多爲白色。但《後漢書·禮儀志》載,人們在祭祀時,所穿襪則爲紅色。即穿絳色袴、絳色襪,以示對神靈、祖宗的尊敬。皇室、貴族所穿的襪多用絹紗製成,且繡有花紋。長沙馬王堆漢墓曾出土絹襪,新疆民豐漢墓曾出土綿襪。

秦漢時期的鞋襪:秦朝漢朝人穿什麼樣的鞋? 第3張

新疆出土的東漢絲襪

秦漢人因有席地而坐的習慣,所以入室內形成脫履的習俗。《漢書·雋不疑傳》:“暴勝之不直接使者,勝之素聞不疑賢,至渤海,遣吏請與相見。勝之開閣延請,望見不疑容貌尊嚴,衣冠甚偉,勝之屣履起迎。”之句,是說暴勝之在室內,見到客人雋不疑走來,連鞋也來不及穿,立即起身趿拉着鞋迎接客人。當時人進屋脫鞋後,多穿襪行於席上,而要出屋則須穿上鞋。暴勝之因爲猝不及防客人已經到來,急於出戶迎客,纔有此狼狽狀。秦漢時人不僅平日入室脫履習以爲常,而且上殿朝會也要去掉身上帶的劍和足上穿的履。官吏能被皇帝賜給“劍履上殿”的寥寥無幾,在漢代僅有蕭何、曹操等人能享此殊榮①。

①韓養民等:《秦漢風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