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麻醉劑發明者的瘋狂之死

麻醉劑發明者的瘋狂之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麻醉時代外科手術的夢魘

喬治·威爾遜,一位25歲的青年,1843年因大腿受傷後嚴重感染,不得不像有史以來的許多病人一樣,接受一次疼痛難忍的截肢手術。因爲若不這樣,他就會死。這一年恰是外科麻醉誕生的前一年,而作爲醫科大的一名學生,他比別的病人想得更多,寫下這樣一段親身感受:

我最近懷着悲傷和驚訝交織的心情讀到,有外科醫生宣稱,說麻醉是不必要的奢侈,難以忍受的劇痛正是極佳的精神振奮劑。我認爲這些外科醫生對病人真是太無情了……

對於劇痛的產生,我無話可說。我所經受到的痛苦是如此之大,無法用文字表述……那突如其來的、不尋常的劇痛如今已經淡忘,但是絕望的情緒漩流、極其神祕的恐懼和在瀕臨絕望之時覺得要被上帝和人類拋棄的感覺,穿透我全身,充溢着我的心,是我永遠不會忘卻的,雖然我樂意做這手術……

若在接受手術之前……我能憑藉乙醚或者氯仿讓自己處於無感覺狀態,我就可以免除所有這一切的劇痛了。

考古發現表明,外科手術古已有之。在古代的墓地遺址曾找到許多被施行過所謂“環鑽術”鑽孔的頭顱。這種手術的目的是要減緩患者顱骨和大腦間出血引起的壓迫,清除血凝塊和其它外科原因進入腦中的雜物。古人甚至迷信可以藉此來“驅逐”侵入人體的魔鬼。史料記載,古羅馬軍事家凱撒是從他母親的胎中剖腹出來的,以致他的名字“Caesar”與“生育”一詞相連(Caesarean birth),便成了“剖腹產”的意思。但是,數千年來,直至19世紀,接受手術的男女,所面對的都是最爲恐怖的夢魘:無論是骨折、傷口感染、結石或者腫瘤,都只有兩種可怕的選擇,不是死於這些疾病,便不得不經受外科醫師刀和鋸的酷刑,且效果未必都好。儘管如古代的蘇美爾人、埃及人、希臘人和中國人等都知道用罌粟、毒芹和曼陀羅等植物的製劑來緩解疼痛和催眠,但是此類植物泡製的藥物,其有效性在外科手術中是不可預測的,何況它們至多也只是偶爾一用。幾百年裏,人們也曾嘗試用冰鎮、擦酒精、壓迫頸動脈、緊夾神經和“梅斯梅爾催眠術”等方式,希望尋求到非藥物類的潛在鎮痛劑,使外科醫師相信,阻斷外科疼痛是可能的。由於外科技術一直沒有重大的突破,有些病人往往會在施行手術的前幾分鐘死於難以忍受的劇痛或休克,而外科醫師卻無能爲力。這使許多病人寧願選擇死亡,而不願接受手術。

幾個人、幾次重要的嘗試

直到19世紀中葉,數千年來人類渴望緩解外科疼痛的願望才得以實現。

這一願望實現的背景是:16世紀,科學家已經瞭解,1540年合成的一種叫“乙醚”(ether)的有機化合物有麻醉性能。德籍瑞士化學家帕拉切爾蘇斯在他的實驗論文中曾這樣描述乙醚的有趣性能:“……它有一種適意的氣味,因此年輕的姑娘們都樂意使用它,沉睡了很長一段時間後,醒來卻安全無恙。”因此,他認爲“可以推薦它用在疼痛性的疾病上。”英國物理學家邁克爾·法拉第在1818年的一篇專題論文中寫道:“當乙醚的蒸氣與空氣混合後被人吸入體內時,它能產生與氧化亞氮相似的效應。”5年後,英國外科醫生本傑明·布羅迪還用乙醚對豚鼠作過實驗:豚鼠在鐘形玻罩內吸入乙醚的氣體以後,被麻醉得昏迷了過去。又過了8分鐘,呼吸停止了,但心臟仍然在繼續跳動;除去罩子,施行器官切開術和人工呼吸後,動物甦醒了。布羅迪以這一實驗證明了乙醚的麻醉作用及其可逆反應。但是一直來,保守的醫學界人士都認爲,既然吸入乙醚會使人意識喪失,那麼這是一件危險的事,所以不主張採用這種方法。

麻醉劑發明者的瘋狂之死

另外還有一種性能類似的氧化物——一氧化二氮。1772年,這種無色氣體由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里斯特利發現。科學家們瞭解到,它有一種微甜的令人愉快的奇特氣味,被人吸入後,能使人的敏感度降低,迅速陷於沉醉狀態,跳出美妙的舞姿,說些荒謬的夢話,讓目睹者捧腹大笑,所以又叫“笑氣”。流浪魔術師、雜耍場演員、遊吟佈道者們常用它來招徠觀衆、進入集市和會場。英國的威爾金森醫生還做過自體試驗。他後來在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上談他當時的感受說:

深深吸了一些笑氣之後,我覺得手上足上都彷彿有螞蟻在爬。同時腦子裏和喉嚨裏也出現沉重感,臉孔好像胖起來了,或者像是蒙上一塊麪紗。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直到腦子裏的沉重感變得那麼的討厭,像是有一條領帶緊緊扣在我的脖子上,使我很想鬆開它。這種情形剛一開始,我便突然失去知覺,不過仍然覺得我似乎還能支配手腳。我自由地動了動手腳,甚至還跺了一下,爲的是表明這腳是屬於我的。這些動作我都意識得到,雖然感到身子其它部位的功能已經喪失。我沒有覺得有人拉過我的耳朵。我的手和足什麼也做不了了,因此我難以判斷知覺喪失的程度。當麻醉的作用終了時,我漸漸恢復感覺的能力,先是四肢,最後是骨盆。

第一個捕捉到乙醚可能用於外科手術的是美國佐治亞州的鄉村醫生克勞福德·朗。

朗1839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後,先是進過紐約市的幾家醫院,後來回家鄉開業。在這段時間裏,他的幾位年輕朋友常向他要氧化亞氮來玩,因爲氧化亞氮配製麻煩,他就把配置方便的乙醚給他們。在多次看他們玩“乙醚遊戲”取樂時,他注意到,吸過乙醚的朋友撞在硬物件上,都沒有疼痛的感覺,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受傷、皮膚破損,直至乙醚失效。後來,一位同鄉朋友要朗給他摘除脖子上的兩個小腫瘤,但又對手術疼痛感到非常害怕。朗覺得,乙醚或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於是,1842年3月30日,朗將液體乙醚潑在一塊毛巾上,並讓朋友吸取乙醚強烈的氣味,直到他失去知覺,然後朗切除了他的腫瘤。接受手術的朋友在幾分鐘後醒來,“沒有因手術的進行而感到有最輕微的疼痛”。朗爲這一成功所激勵,又藉助於乙醚做了幾次小手術。匪夷所思的是,朗不知怎麼的竟將這一重大發現擱了下來,直到1849年纔在《南部醫學和外科雜誌》上發表了一段有關此事的摘記。後來他解釋這7年的疏忽,說他沒有及時報導是因爲想等機會作進一步的實驗。

另一個使用麻醉劑的案例是美國康涅狄格州一名叫韋爾斯的牙醫。作爲一個牙科醫生,拔牙時病人疼痛難忍的情景不免讓他想要減緩和避免他們的痛苦。一次看到有人用氧化亞氮所做的公開實驗,引起了他的思索和嘗試。

做實驗的人叫科爾頓,具有醫科大學的學歷,對某些化學物的性能頗爲熟悉。在一次做氧化亞氮的公開實驗和表演獲得535美元的收入之後,他就專門出遊各地做這項招人喜愛的表演,甚至刊登廣告招徠觀衆。

1844年12月10日,韋爾斯看到這則廣告後,隨即前去觀看。表演中,一人吸進很多“笑氣”之後,神態興奮,身體搖晃,而且變得好鬥。他從表演臺上跳下來,在追逐一名壯漢格鬥時,撞在椅子上,摔倒在地,腿部受傷流血不止,卻似乎一點也不覺得。韋爾斯詳細追問他,那人堅持說自己根本不痛。

表演結束後,韋爾斯去找科爾頓,邀請他參與實驗,看是否可能在同樣的情況下施行無痛拔牙。第二天,韋爾斯就在克爾頓幫助下進行了自體實驗。實驗時,科爾頓讓韋爾斯從他的皮袋裏吸入“笑氣”,直到瞌睡過去,再由韋爾斯以前的同學、牙醫師裏格斯爲他拔下一顆牙齒。幾分鐘後,韋爾斯甦醒過來後,興奮地說:“這是曾經有過的最偉大的發明。我不覺得有什麼痛。”

這一實驗讓韋爾斯成爲接受麻醉手術的第一人。但韋爾斯當時沒有給自己的病人使用這一麻醉法,也沒有申請發明專利,因爲他聲稱,設法緩減疼痛應“像(呼吸)空氣一樣免費”。


豪雷斯·韋爾斯,美國的牙科醫生,是第一位使用笑氣麻醉進行牙科手術的醫生。圖/FOTOE

但另有材料說,韋爾斯隨後就在自己的牙科診所用這“笑氣”進行無痛拔牙。幾個月裏,全區病人像朝聖似地涌到診所來請他無痛拔牙。韋爾斯還想到,“笑氣”這種能夠使人沉入催眠狀態的氣體或許還可以用來爲比拔牙更大的外科手術止痛。因此,他認爲,須得讓一位著名的外科醫生注意到自己的這一發現。他首先想到的是19世紀最著名的外科醫師之一、波士頓馬薩諸塞州全科醫院外科主任約翰·沃倫。他通過朋友莫頓見到了沃倫。

麻醉劑發明者的瘋狂之死 第2張

莫頓與韋爾斯曾合夥創辦過牙科診所。1844年,莫頓進入哈佛醫學院。隨後,他沒畢業就離開哈佛,去向內科醫師和化學家傑克遜學習。後來,莫頓在巴黎科學院回憶他有關乙醚的研究時說到:

1844年夏,我在波士頓查爾斯·T·傑克遜博士的牙醫診所,學習牙科技術業務。一天,在不經意地談我的牙科行業時,我說起破壞牙神經的手術……傑克遜博士帶有幾分幽默地說,我一定得試試他的幾種牙齒止痛藥水……傑克遜博士接着補充說,像這種乙醚,用在敏感的牙齒上,或許會有效的,他可以給我一些。

受了傑克遜的啓發,他開始考慮擴大乙醚的功效,並暗中對乙醚的麻醉性能進行研究,希望自己在這方面成爲第一個摘取桂冠的人。他一度住在傑克遜家,讓他有機會自由進入其豐富的藏書室,讀到一些有關乙醚的論文。與此同時,莫頓還向傑克遜這位知識淵博的化學博士請教了許多有關乙醚的知識。

在此基礎上,莫頓對乙醚開始進行實質性的實驗研究。莫頓在1847年11月發表的《回憶在巴黎科學院談硫酸乙醚的新用法》中詳細描述了自己的這項實驗研究情況:

1846年春……我用一隻毛色很好的長耳犬做實驗,把它的頭塞進一隻盛有硫酸乙醚的罈子裏。吸了一會氣體乙醚之後,這狗就全然萎靡不振地倒在我的手中了。隨後我把罈子移開。大約3分鐘的樣子,它醒過來了……8月初,正是酷熱難當的季節,我健康有些不佳,放棄了實驗,直到9月中。隨着秋天和健康的恢復,我的野心驅使我重新開始實驗。

他在狗的身上又做了一次實驗。他用一隻不透水的袋子做成一個麻醉的簡易裝置,在袋子裏盛上乙醚,將狗的腦袋塞了進去。狗很快就睡着了,而且睡得很沉。此後,他開始做自體實驗。

第一次,他將很少量的一點乙醚倒在手帕上,然後輕輕地吸它的氣。結果他覺得微微有點頭痛,沒有其它任何可怕的感覺。

第二次自體實驗似乎起於偶然。那是他在繼續對動物作實驗的時候。一次,他讓幾隻狗吸入乙醚之後,狗卻沒有被麻醉,反而變得不安靜起來,他們互相嘶咬,摔翻了一瓶乙醚。莫頓在揩乾地板上的乙醚時,決定再實驗一次。於是他就把一塊浸透了乙醚的抹布送到鼻子前,用勁地聞了一聞。不多時,當母親找到他時,發現他在瓶子碎片間睡着了。這次實驗獲得了成功。於是就有了最關鍵的第三次自體實驗。他在這次實驗中被麻醉了七八分鐘。實驗結束後,莫頓高興地衝進了工作室,高呼說:“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莫頓的這些實驗都是避開他人,甚至瞞着傑克遜悄悄地做的。他的動機是複雜的,既是爲病人在手術中少受些痛苦,也爲了追求個人的名利。

確信實驗成功後,莫頓便熱切地期待有人讓他可以做更充分的試驗,以便能將乙醚正式應用到手術中去。1846年9月的一天傍晚,一名叫弗羅斯特的男子忍受着極大的痛苦來到他的診所,希望拔除他的一顆牙齒。他很害怕手術,要求給他施行德國醫生梅斯梅爾發明、當時風行一時的催眠術。這時,莫頓告訴他:

我已經有更好的辦法,並把我的手帕浸透(乙醚),交給他吸。他幾乎立刻便失去知覺。天黑了,海登博士擎着燈。就在這個時候,我拔下了一顆長得很牢的二頭齒。(弗羅斯特)脈搏變化不大,肌肉也不鬆弛。一會兒,他醒過來了,竟不知道對他幹過些什麼……

隨後,莫頓陸續對100多名需要拔牙的病人做了乙醚麻醉的臨牀試驗。1846年10月16日,在波士頓馬薩諸塞州全科醫院的階梯教室裏,莫頓對乙醚的麻醉效能作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公開實驗。

接受實驗的病人名叫艾博特,他的頸部左側生了一個腫瘤,恰恰在下顎的左下方。實驗時,病人吸了一口液體乙醚,四五分鐘以後,病人昏睡過去。莫頓認爲可以做手術了。於是,全科醫院的外科醫師沃倫給病人劃了一個兩三英寸長的切口。使這位醫師和在場的人大爲吃驚的是,病人竟然一動也不動,既沒有喊叫,也沒有其它疼痛的表示,表明麻醉取得極大的成功。這次大約25分鐘的手術結束後,沃倫醫師擡頭看看原來充滿懷疑的觀衆,如今是一片敬畏的沉默;他自己也深受感動。在場的另一位著名外科醫師比奇洛說出了他的心聲:“我今日看到的事將會傳遍全世界。”

這次手術被作爲局部麻醉的第一次成功案例載入醫學的歷史;莫頓等人也被認爲是麻醉發明的先驅人物。沃倫醫師退休之後在回憶這次革命性的手術時說:

麻醉劑發明者的瘋狂之死 第3張

(麻醉)爲手術外科醫師開闢了新的紀元。外科醫師們現在可以在人體最敏感的部位動手,而不再會像以往那樣聽到病人慘絕人寰的哀叫。有時甚至在完全失去知覺的情景下,病人還會表現出幾分愉悅之感。誰能想象,一把刀劃在臉孔嬌嫩的皮膚上會產生純粹是愉快的感覺呢?想象人體最敏感的膀胱受到器械的攪動,還會出現歡悅的美夢?想象關節硬化扭曲時,竟然可以產生美如天國的幻覺?

但是莫頓一直將自己的研究對傑克遜保密,甚至實驗成功之後仍不肯將這一藥物的化學性能對外公開。直到各醫院出面聲明,莫頓如不公開進行藥物鑑定,醫院將拒絕使用他的麻醉術,莫頓才公佈了乙醚麻醉的祕密。

幾天之後,1844年10月28日,他就爲這麻醉劑取了個商品名“忘川”(Letheon),並正式申請專利。在希臘神話中,“忘川”是冥界的一條河或一處平原的名字。古希臘的神祕宗教“俄爾甫斯教”把水泉區分爲記憶之泉和忘卻之泉,兩處泉水都在勒巴迪亞附近的特洛豐尼歐斯神廟,這裏被認爲是冥界的入口處,冥府裏的亡靈喝了忘川中的水之後,就可以忘掉自己過去生活中的全部記憶。莫頓以“忘川”作他的商品專利名,意在表明,他這麻醉劑有如“忘川”之水,在作用期內會讓人喪失意識,具有廣告效應。

“麻醉發明者”頭銜之爭引發的悲劇

11月12日,莫頓在獲得政府的專利許可後,一面派經紀人去各地索取“忘川”試用費,同時又向國會申請發明成果獎。最後,國會撥出一張10萬元的支票,卻意味深長地宣稱獎給“無痛外科的發明者”。

在莫頓看來,他自然是理所當然的獲獎者了。然而,到底誰纔是“無痛外科的發明者”,卻出現不同的看法。於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開始了。

先是傑克遜聲稱,早在五六年前,他就“首次通過一次試驗,發現吸入純硫酸乙醚氣體,使神經系統陷於無感受性的特有狀態”。傑克遜認爲,是他首先揭示了乙醚的麻醉性能和應用價值,而且也是在他的啓發和建議下,莫頓纔去應用這一藥劑的。所以,傑克遜認爲,“無痛外科的發明者”應該屬於他。私底下,在莫頓做過公開實驗之後,傑克遜一面誘勸莫頓推遲發表實驗結果,一面卻搶在莫頓之先,親自將一份報告送往巴黎的醫學科學院,終於如願以償,使他在巴黎這一當時的世界醫學聖地,被視爲“麻醉的發明者”而受到熱烈的歡呼。不久,傑克遜的工作也獲得莫頓的認可,讓他的名字列入莫頓專利權的共同享有者,抽取莫頓專利收入的百分之十。但傑克遜並不以此爲滿足,他堅持要求享有麻醉發明的優先權。

莫頓的朋友、牙醫韋爾斯也參加了這場名利的爭奪。他提出的理由是他早於莫頓應用了氧化亞氮即笑氣麻醉,因此他纔是“無痛外科的發明者”,並應優先享有無痛麻醉發明者的榮譽。此外,克勞福德·朗的朋友肯定說,事實上,最先發明無痛麻醉的人應該是朗。於是。他們把朗的名字也提了出來,加入到這一爭奪“外科麻醉發明者”的行列。

隨着爭奪的持續,聲稱享有麻醉發明權的人也越來越多。如明尼蘇達州的威廉·克拉克,他說自己在1842年1月裏,曾對一位小姐用毛巾給予乙醚施行麻醉,讓另一位牙醫師無痛地拔下了一顆牙齒;還有E·馬西也自稱亦在1844年將乙醚用於切除皮脂性囊腫。雖然他們都沒有發表過報道,但現在都要求享受麻醉的發明權。

在這惱人的爭奪頻頻發生的時期,一羣來自朗的誕生地佐治亞州醫學協會的醫師們訪問了朗,審查了他的有關實驗資料,最後斷定,郎確實早在1842年就將乙醚用於外科麻醉手術。但是傑克遜不滿意這次調查及所得出的結論。由於各方面的爭執相持不下,又由於調查的困難,議會審議持續了許多年,最後仍然得不出一個結論,引人矚目的10萬元獎金還是靜悄悄地擱置在它本來所待的地方。

這些麻醉的先驅人物,本來都可以在這領域爲醫學作出更大的貢獻。但是由於陷入了名利的紛爭,他們無視自己學者的聲譽,並撕去師生、朋友的面紗,而把這種情誼變成爲純粹的金錢關係;他們不斷地互相起訴,甚至連續地上訴和反訴,使這一場爭奪進入了全國性的法律程序,一直持續了二十年,還是沒有休止;最後,幾個主要人物都因被名利的枷鎖所束縛而不能自拔,被引向了徹底的毀滅,演出了一場著名的醜聞。醫學史家馬裏恩·西姆斯在1877年5月號《弗吉尼亞醫學月刊》上發表的《麻醉發明史》中這樣記述他們三人的悲慘命運:

韋爾斯、莫頓和傑克遜的死是最不足取的。

麻醉劑發明者的瘋狂之死 第4張

韋爾斯在奪取麻醉的偉大發明的榮譽中受挫折,得了精神病,1848年在紐約自殺。

莫頓因爲他的工作沒有得到國會的酬獎,因而大失所望,煩惱焦躁,患了腦溢血。1868年7月,他狂怒地驅車到百老匯,穿過中央公園。在公園位置較高的那頭,他從馬車上跳下來,跑向附近的一個池塘,去涼一涼他發燒的頭腦。被勸住後又進了馬車,他驅趕了一個短距離,然後跳了出來;在跳躍一個柵欄時,他跌倒在地,頓時不省人事。後來,他在奄奄一息中被送進聖·路加醫院,一兩小時後即死去。

傑克遜住在精神病院,絕無好轉的希望。

這些人都死得多麼的可悲啊!讓我們僅僅記住由他們的勞作所產生的恩惠吧。

傑克遜後來在1880年8月28日死於馬薩諸塞州薩默維爾的麥克萊恩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