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印象 > 歷史劇 > 《風起隴西》口碑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劇中存在哪些疑點?

《風起隴西》口碑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劇中存在哪些疑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風起隴西》從開播到結局,一直都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許多人覺得這劇就是故弄玄虛,這劇情難懂,看着燒腦又沒邏輯,直接給了一星。

另外的人,則認爲此劇邏輯縝密,步步爲營,每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每一個鏡頭都值得倒回去二刷,是難得的佳劇。但是就憑藉它7.9的高分,我認爲此劇還是不錯的。我想從幾個劇中的疑點入手,來爲大家分析結局的所以然。

《風起隴西》口碑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劇中存在哪些疑點?

楊儀注定沒有好下場

本劇的一開始,我就確認楊儀(俞灝明飾)是沒有好下場的。在街亭戰之前,諸葛亮在帳篷中和衆多將領共同商議北伐大計,在得到急報“張郃部擬取瓦亭道越過蕭關向我軍推進相機決戰“的時候,諸葛亮其實有點驚訝,他特地問了一句”確定嗎?”,場下無人作答,只有楊儀應聲“萬無一失”。其實從這裏就可以看出,這個假情報很有可能是楊儀造的。

看到結局的人,都知道楊儀此人急功近利,喜歡擺弄權謀之術,對付朝堂上政見不同的人。而楊儀在最早的時候,佈局要把陳恭(陳坤飾)打入曹魏的心臟,對曹魏實行“反間計”。

我們來看看街亭案出現之前,陳恭的處境如何?此時陳恭是蜀諜“白帝”,但是在郭淮的精心策反之下,陳恭在明面上成爲了曹魏的走狗。此時陳恭想要博取郭淮的信任的話,按照楊儀的安排,用一次“賣國”博取信任是最好的辦法。所以街亭的假情報很有可能出自楊儀的手筆。

《風起隴西》口碑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劇中存在哪些疑點? 第2張

楊儀一生看似忠於諸葛亮,其實兩個人是屬於同路不同道,楊儀更加執着於內鬥,屬於“攘外必先安內”的人,而諸葛亮更加包容,他知道內部鬥爭是蜀國內耗的主要原因,他不願意花心思在這方面,他想要一致對外。

前者的路,是越走越小。後者的路,是越走越寬廣。楊儀的卑劣和狹隘,終究給自己等來了悲劇。

爲什麼荀詡可以活到最後?

在劇中荀詡(白宇飾)可以說是全劇最實誠的一個人,雖然有着聰明才智,觀察事情細緻入微,但是他卻一直是秉持着一顆“赤子之心”,凡事是對是錯,都分的明明白白,不願意活得稀裏糊塗,也不願意參與朝堂爭鬥。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他這種人纔是諸葛亮的同路人。他的心思,都是對外算計,而不是對內。

《風起隴西》口碑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劇中存在哪些疑點? 第3張

他在爬出地洞之前,其實憑藉他的直覺和聰明,一定猜到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只是不敢確認,因爲他心向光明,不相信蜀漢竟然有如此黑暗的爭鬥。所以他帶隊聲稱要“生擒疑犯”,這四個字其實已經代表了他當下的一個態度。

首先,他想要陳恭活,他不要抓死的,他要抓活的。其次他並不確信陳恭會叛變,所以用的是“疑犯”,而不是“罪犯”、“魏諜”等等詞彙。

在彈幕上看到很多人,在這裏認爲荀詡沒腦子,這時候出來害死了陳恭,其實從荀詡的角度來想,他是想救陳恭的,只有把陳恭帶回去,他纔有機會查,纔有機會替陳恭平反,也能得到真相。如果這是一場局,他想做的,其實是帶陳恭出局。

但是他沒想到,陳恭早已從入局人,變成了佈局人,他甘願領罪,換得蜀漢安寧,那麼又有誰能救得了他的必死之心呢?

《風起隴西》口碑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劇中存在哪些疑點? 第4張

陳恭爲什麼非要死?

陳恭(陳坤飾)的死其實分爲內因和外因。內因就是他自己的原因,其一,妻子悅兒爲了掩護自己死去,他陷入自責,無法原諒自己。其二,他在曹魏的時候,和郭淮的侄兒郭剛是好兄弟,無論面對多少流言蜚語,郭剛一直都信任着陳恭,兩人的關係不是兄弟,勝似兄弟。

但是陳恭最初接近郭剛是爲了拿情報,救郭剛於危難之中也是爲了博取他的信任,兩人的相識開始於一場算計,但是卻獲得了郭剛的真心相待,對於背叛郭剛這件事,陳恭一直是自責的。

其三,陳恭在黃預的逼迫之下,爲了避免暴露自己的身份,只能向好兄弟荀詡射箭,爲了謀取敵人的信任,重傷了自己的好兄弟,陳恭也自責不已。所以,陷入無盡自責的他,其實本身已經失去了“生”的希望,面對如此黑暗的蜀漢,他的眼裏不會再有光了。

其四,幫助楊儀對付自己的恩師,促使恩師外逃被扣上叛國的罵名,對陳恭而言,他認爲坐實自己的魏諜身份,這也能讓恩師心裏舒服一些。

外因就是當時的國家局勢、大環境之下,他必須死。其一,在楊儀的棋盤中,陳恭儼然到最後已經成爲最爲核心的棋子,楊儀讚歎他”一人抵得過千軍萬馬,已然價值連城“。但是陳恭其實內心裏是不贊同楊儀的做法的,這種視”人命“爲”豬狗“的做法。

從哪裏得知?因爲郭淮曾經告訴陳恭,他的上司馮膺(聶遠飾)就是這種人,用外面遊梟的慘死,來換取自己的升官發達。郭剛評價:”陳恭必然不能接受“。

所以這就可以從側面推敲出陳恭其實不認同楊儀的價值觀。但是事情已經推動到那一步了,如果不做,反而會讓蜀漢陷入更大的危機,所以他迫不得已只能做。但是他又想阻止楊儀繼續這個終極計劃,那麼他用自己的死,換取這個計劃的終止、失敗是最好的,可以說他用一人之命,阻止了楊儀。

《風起隴西》口碑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劇中存在哪些疑點? 第5張

其二,對於曹魏來說,他們一直認爲陳恭是自己人,如果陳恭身份暴露了,讓曹魏知道蜀漢的佈局如此精妙,竟然能夠讓白帝做雙面間諜,打入曹魏內部。那麼以後曹魏將會百倍、千倍地提防着間諜,之後的蜀漢也很難再有機會佈局了。

但是陳恭一死,曹魏肯定還是認爲陳恭是因爲魏諜身份暴露而死的,對蜀漢間諜的戒心沒有變重,對之後蜀漢再次佈局有好處。

此劇不討好觀衆

這部劇爲什麼兩極分化這麼嚴重?其實我也有點數。因爲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太快了,大家看個劇都是“二倍速”,所以很難沉得下心去,把這部劇捋清楚。其次,大家的思維都已經有點定性,看個劇都要分出正邪兩派,但是其實此劇中的人性是詮釋得非常完美的,人這種生物,本來就不是正派、反派能說清楚的,大家都有各自的立場,大部分的人都是亦正亦邪的。

比如燭龍一號高堂秉,他對好友荀詡是真心相交,以至於就算他被抓了之後,還是一直說不想把荀詡牽扯進來。

其實人是很複雜的,他是爲曹魏辦事的,所以對於蜀國來說,他算不上背叛。只是利用了蜀國人對他的信任而已,因爲在蜀人看來有罪的燭龍,在曹魏卻變成了大功臣。雙方只是立場不同。

《風起隴西》口碑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劇中存在哪些疑點? 第6張

如今的時代,大家看多了短視頻,就看不下書,也看不下劇,這種細水長流、步步都是伏筆的劇,其實更值得人去深思和回味,而不是用浮躁的心來打分。

我想問:看不懂的劇,或者是難懂的劇,就是不好的嗎?很顯然,《肖申克的救贖》整個場景也非常單一,不斷在獄中努力挖隧道而已,但是他的評分卻是極高的,所以其實我們不是在評價劇的好壞,而是在評價內心的沉浮。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