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印象 > 歷史劇 > 穿越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起底當年的真人真事

穿越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起底當年的真人真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電視劇《北平無戰事》在北京、山東等電視臺熱播,現在已接近尾聲。該劇遵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其中既有歷史的真實,又有藝術的虛構。本文透過該劇創作的歷史背景,介紹一些1948年前後北平真實存在的人和事,以饗讀者。

  令人髮指的“七五”慘案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以“七五”慘案爲導入線索,展開跌宕起伏的宏大故事。歷史上真實的“七五”事件是這樣的。1948年春天,東北解放軍解放了東三省的廣大地域,把國民黨軍隊圍困在長春、瀋陽、錦州等幾個大城市。在國民黨政府的欺騙威脅下,這些城市中的部分大中學校學生1.2萬多人,隨校遷至北平。到達北平後,國民黨政府對這些學生採取冷漠、拖延、欺騙的態度,東北學生被安排住在寺廟、火車站、城門樓、防空洞等處,每頓只能吃上兩個小窩頭、幾塊鹹菜,正常的學習生活根本無法保證。

7月3日,國民黨北平市參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通過了所謂的《北平市參議會關於救濟東北來平學生辦法案》,規定對東北學生予以嚴格的軍訓,東北國立、公立學校停辦,停發經費。7月5日,流亡北平的東北15所大、中學校5000餘名學生,在西長安街北平市參議會門前、北長街李宗仁門前、東交民巷1號院北平市參議會議長許惠東家門前請願。

穿越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起底當年的真人真事

下午5時許,北平市警備司令陳繼承從西苑調來青年軍208師的兩個連,在搜索營營長的帶領下,把東交民巷許惠東家門前的學生分割成兩段。兩輛裝甲車守在許宅門前,兩輛裝甲車堵住西邊學生的退路。士兵排成兩道封鎖線,槍口對準了學生。爲避免衝突,學生們仍忍耐着坐在地上,等候進入許宅談判的代表的消息。

下午6時55分,當協議達成、學生們準備撤離時,東交民巷東口響起了槍聲,一些學生中彈倒地。槍聲停歇後,當學生救護傷者時,槍聲又起,又有一些學生中彈倒地。在這場慘案中,被屠殺的東北學生8人、北平市民1人,受傷130餘人。7月6日,大批軍警闖入東北大學等校學生的住所,又逮捕了37人。

  城工部三部地下電臺設在哪裏?

《北平無戰事》中倪大紅飾演的中共北平地下黨的領導、中央銀行北平分行襄理謝培東,在緊急時刻就會取出電臺祕密向城工部發報,情節十分緊張。那麼,城工部在北平有幾部地下電臺、都在哪兒、怎麼使用呢?

早在1942年,城工部部長劉仁就着手籌建北平城內地下電臺。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城工部決定在北平祕密建立地下電臺,以便加強解放區與北平地下黨之間的通訊聯絡。1947年5月,北平地下電臺開始和城工部電臺互相發報。經過近5年的準備,城工部北平地下電臺終於建立起來了。城工部在北平設了3部地下電臺,隸屬地下黨“學委”,由崔月犁領導,李雪負責技術指導和日常工作。

舊鼓樓大街118號(老門牌)、帽兒衚衕12號、西交民巷兵部窪91號、洋溢衚衕36號、牛街沙欄衚衕、宣武門外西草場12條等地都曾經是地下電臺的掩護地點。除了安頓好“家”,作爲地下黨的核心機要部門,劉仁還爲地下電臺的同志制訂了嚴格的紀律。

穿越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起底當年的真人真事 第2張

1.一律停止黨的組織生活;

2.杜絕一切社會關係,不許和親友往來;

3.不允許到公共場所活動,不許上電影院;

4.不許讀進步書籍;

5.“安分守己”,深居簡出。

城工部系統的三部地下電臺,始終沒有被敵人發現,創造了一個奇蹟,實際上這個奇蹟是經過地下電臺的同志們周密策劃實現的。發報量不大時,三部電臺輪換使用,收、發報時間錯開,來往的電文也都很短。這樣,敵人很難發現電臺的活動規律,即使偵測到可疑信號,也會很快消失,再也找不到了。

爲了避免敵人破獲電報內容,城工部地下電臺一律使用密碼,劉仁親自參與編制密碼。從1946年起,他們先後蒐集了若干個版本的字典,苦心研究幾套密碼,不斷變換。進城以後,譯電員方亭在西單買了兩套言情小說《惜分飛》,自己留一套,送組織一套。把小說當作密碼底,雙方商量好怎麼譯,實際上就是自創了一套密碼。

每一部地下電臺工作人員由報務員、譯電員、交通員組成。電碼只是一組組的阿拉伯數字,報務員根據電碼收、發電報,但根本不知道電報的內容,只是將一組組的電碼抄在小而薄的紙上,在預定的時間和地點與交通員交接。交通員只是負責傳遞,根本不懂得電碼,即使遇到情況,也不會發生問題。譯電員負責將情報譯成電碼或將電碼譯成情報,也是在預定的時間和地點與交通員交接。因此,不會出現一個人看着情報直接發報的情況。城工部地下電臺只是在北平解放前夕,由於電報業務量太大,形勢變化太快,報務員艾山、王超向和譯電員方亭曾經短時間住在一起,這屬於特例。

穿越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起底當年的真人真事 第3張

  北平市民食調配委員會是個啥機構?

《北平無戰事》中提到的“北平市民食調配委員會”主管北平市民的糧食配給,貪腐成風,被劉燁飾演的方孟敖整得夠嗆。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個機構?又是個啥機構呢?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國民黨政府接管北平,從此時起,直到北平解放,糧食供應一直是一大難題。1946年2月20日,北平市成立糧價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成立後,共評定糧價12次,查處違反限價糧商58家,將各家存糧都按8折廉售處理。但北平鄰近地區並無限價,限制了糧源,此辦法形同虛設,很快廢止。

1947年10月,國民黨政府與美國簽訂協議,利用聯合國救濟總署提供的18.6萬噸糧食,在南京、天津、北平、上海、廣州實行糧食配售,北平市於1948年3月相應成立民食調配委員會。該會是北平市民食配售的決策機構,成立之初爲6組1室,至1948年4月27日增加爲6組4室,員工由108名增加到138名。主任由市長何思源擔任,溫崇信、凌志斌爲副主任委員,另有行政院處理聯合國救濟物資委員會、糧食部、市參議會成員等爲委員。

配購證管理組負責全市20個區發證所的管理工作。全市20個區,每區設發證所一個,各區區長任發證所所長,另設專職副所長1人及幹事2人,20個區分388保,由北平市政府工作隊隊員協助各保辦事人員發放票證。城區各保均設配售店1—3個,郊區配售以各區合作社爲主。從1948年4月份起,採取“一戶一證,一口一票”及“繳款登記”辦法開始配售,每口每月15斤。

1948年8月19日,國民政府發行金圓券,限制物價。不久,市場上即出現結隊搶購商品的風暴,糧食業因損失過重,無力繼續營業,社會更顯混亂。10月31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令:糧食依照市場價格自由購銷,六大城市之配售糧食,仍由政府辦理。事實上,早在10月初,北平市場的麪粉價格已由8月份的七八元一袋猛漲到100元(金圓券)一袋,上漲10多倍。由於配售價格與市場價格相差懸殊,配售麪粉所收回的款項不能買回所需原料的十分之一,使得購麥磨面均感困難,“配售辦法”形同虛設。民食調配委員會雖然預收了市民的配售糧款,卻付不出糧食。許多承辦配售的糧店每天售糧僅以30人爲限,而且每人只許買1斤。每天清晨4時,糧店門前擠滿購糧羣衆,有些市民跑三四天竟買不到1斤糧食,怨聲載道,釀成搶米騷亂。貧民與工人曾於11月中旬先後砸毀了廣安門大和恆、東珠市口德聚永及安定門天德等糧店,並與趕去鎮壓的憲警發生搏鬥。

穿越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起底當年的真人真事 第4張

  金圓券的出籠與收場

金圓券是南京國民黨政府爲支撐其崩潰局面而發行的一種本位貨幣。國民黨政府由於發動內戰,引起財政赤字直線上升和物價瘋狂上漲,國統區社會經濟一片混亂,惡性通貨膨脹,法幣急劇貶值。1948年8月19日,國民政府發佈《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規定自即日起以金圓券爲本位幣,發行總限額爲20億元,限11月20日前以法幣300萬元摺合金圓券1元、東北流通券30萬元摺合金圓券1元的比率,收兌已發行的法幣及東北流通券;限期收兌人民所有黃金、白銀、銀幣及外國幣券;限期登記管理本國人民存放國外之外匯資產。

發行金圓券的宗旨在於限制物價上漲,但這一政策造成商品流通癱瘓,一切交易轉入黑市,整個社會陷入混亂。1948年10月1日,國民黨政府被迫宣佈放棄限價政策,准許人民持有金銀外幣,並提高與金圓券的兌換率。限價政策一取消,物價再度猛漲,金圓券急劇貶值。10月11日,國民黨政府又公佈《修改金圓券發行辦法》,取消發行總額的限制。至1949年6月,金圓券發行總額竟達130餘萬億元,超過原定發行總限額的65000倍。票面額也越來越大,從初期發行的最高面額100元,到最後竟出現50萬元、100萬元一張的鉅額大票。金圓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廢紙,國民黨政府財政金融陷於全面崩潰,老百姓拒用金圓券。1949年4、5月,南京、上海相繼解放,人民政府在6月起宣佈停止金圓券流通,以金圓券10萬元兌換人民幣1元的比率,收回後銷燬。

  劇中的“馬漢山”與歷史上的馬漢三有哪些不同?

《北平無戰事》程煜飾演名爲“馬漢山”的大貪腐,劇中的身份是軍統北平站前站長、北平市民政局局長、北平市民食調配委員會副主任。他的原型之一應該是馬漢三。馬漢三是北平市大興縣龐各莊人(今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早年參加馮玉祥的西北軍,是一名下級軍官。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後,中共地下黨員宣俠父在西北軍中從事統戰工作。在宣俠父的影響和教誨下,馬漢三接受了一些革命思想,參加過一些抗日救亡運動。1933年長城抗戰失敗後,經宣俠父安排,馬漢三在僞蒙疆政府中從事地下工作,以僞蒙疆政府駐北平辦事處的名義,往來於北平、張家口、歸綏、包頭等地,蒐集日僞及僞蒙疆政府的情報。也是在這一時期,馬漢三通過宣俠父的關係,與軍統在西安的負責人馬志超相識(宣俠父與馬志超同爲黃埔一期的同學)。1938年夏天宣俠父遇害後,馬漢三與共產黨失去了聯繫。

通過馬志超的關係,馬漢三加入了軍統,歷任軍統陝壩工作組組長、軍統蘭州站站長、第八戰區調查室主任、寧夏緝私處處長、軍統局本部佈置處處長、軍統華北實驗區區長。1940年11月29日9點50分左右,在東皇城衚衕14號(老門牌)美國教會遠東宣教會門前,軍統北平區行動組的麻景賢(即麻克敵)、邱國豐(又名邱裕豐)刺殺了日本天皇的特使高月保、乘兼悅郎。之後,日僞特務搜查了馬漢三在北平的住所(西城缸瓦市附近),恰好馬漢三去了張家口,躲過了這一劫。而馬漢三的叔叔馬德明恰好由大興縣龐各莊鄉下背了一袋子白薯進城看望馬漢三,被“蹲坑”的日本憲兵逮捕,後來被拷打致死。馬漢三被通緝後,在平綏一帶無法安身,隻身南下,輾轉逃亡香港。

穿越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起底當年的真人真事 第5張

抗戰勝利後,馬漢三先後任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轅肅奸委員會主任委員、北平行轅軍警督察處處長、軍統華北辦事處主任、北平特別市民政局局長(1947年2月—1948年6月)等職。由於軍統高層特務大多是浙江江山人,北方人很少,當初戴笠重用馬漢三,也是無奈之舉,戴笠形象地比喻說:馬漢三就是我的一本字典,在北方要找誰,一查字典就行了。

1948年3月29日,國民黨在南京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即所謂的“行憲國大”,選舉總統、副總統。當時李宗仁任國民政府北平行轅主任,馬漢三暗地裏支持李宗仁。選舉結果,李宗仁當選。馬漢三投靠李宗仁,但得罪了蔣介石。1948年7月1日晚,保密局局長毛人鳳在燈市口大街祕密抓捕了馬漢三與軍統北平站站長喬家才,關進了炮局監獄。7月9日上午,馬漢三和他的祕書劉玉珠(男)被押解南京特設監牢。9月27日,馬漢三在南京被國防部保密局行動員李希成執行槍決。

馬漢三1948年7月1日就被抓捕了,他不可能參與“七五”事件之後的那些事了。可見,“馬漢山”是一個藝術創作的人物,只不過他的身上有一些馬漢三的歷史影子罷了。

  劇中的“方孟韋”,歷史上的白世維

《北平無戰事》中王凱扮演的“方孟韋”是方步亭的兒子、方孟敖的弟弟,北平市警察局副局長兼北平警備司令部偵緝處副處長。歷史上,北平市警察局有一位副局長叫白世維,“七五”慘案時他就在東交民巷現場。白世維,字子廉,山東蓬萊人,在北平已落戶多年,黃埔軍校七期畢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被派到河北撫寧縣任黨務宣傳員,兼臨榆、撫寧民團教官,組織了1000多人的民團,襲擊長城沿線的日軍,後來受聘爲東北義勇軍第27路軍司令,當了8個月無糧、無餉、無補給的義勇軍司令。1932年成爲“復興社”特務處北平站的特務,化名“劉詩白”。

1933年初,日本關東軍參謀長板垣徵四郎打算組織一個傀儡政權,任命原北洋皖系軍閥首領之一的張敬堯爲“平津第二集團軍總司令”。5月,張敬堯化名“常石谷”,由天津來到北平,住進東交民巷六國飯店,開始了一系列漢奸活動。“軍統”天津站、北平站決定刺殺張敬堯。5月7日12點左右,白世維和“軍統”天津站站長王天木來到六國飯店訂房時,王天木無意間發現二層甬道左首一排房間中,有間房敞着半扇窗子,一個人側身坐在牀沿上,仰頭對着窗子,手裏還擺弄着一個小物件。仔細一瞧,這個人就是張敬堯。白世維隨着王天木的視線也瞧見了張敬堯,轉頭與王天木眼神交匯的一剎那,王天木用手往房裏指,嘴裏小聲說:“就是他。”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王天木快步向樓梯口走去,白世維站穩腳步,撩起夾袍,抽出手槍,對準剛剛站起半個身子的張敬堯胸部連開3槍,擊斃了張敬堯。

刺殺張敬堯成功後,時年24歲的白世維受到嘉獎,晉升爲北平站行動組組長、中校軍銜,並被保送到中央陸軍大學深造。1945年10月,白世維隨平津區鐵路局警務處處長吳安之來到平津,擔任該處副處長,並與原北洋政府賄選總統曹錕的長孫女曹繼英結婚。1947年4月,陳仙洲調瀋陽,保密局派白世維任稽查處長。1947年9月,白世維調任北平市警察局副局長。天津解放前,白世維逃到臺灣,後來曾擔任過高雄市警察局局長。

穿越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起底當年的真人真事 第6張

  保密局北平站站長“王蒲忱”與王蒲臣

《北平無戰事》中有一位身體羸弱、愛抽菸的保密局北平站站長“王蒲忱”,而歷史上的保密局北平站站長的名字與之只有一字之別——王蒲臣。王蒲臣,號壬初,浙江江山縣人,與軍統頭子戴笠是江山縣文溪高小的同學,與保密局局長毛人鳳是浙江省立一中的同學。王蒲臣加入軍統後,先爲戴笠辦理機要,後任南昌和貴陽辦事處主任;1940年入成都軍分校高教班受訓,畢業後任局本部外事祕書、軍統川康區副區長、第8戰區調查室少將主任、軍統機要室主任。

1946年,戴笠爲了對付馬漢三,調王蒲臣任軍統華北總督察,祕密調查、監視馬漢三及其同黨在平津的所作所爲。初到北平時,他受到馬漢三的猜忌懷疑。後來他改變手法,表面上與馬漢三等人同流合污,花天酒地,吃喝玩樂,無所不爲。慢慢地,馬漢三將他列爲可以爭取的“自己人”,警惕就放鬆了。結果卻被王蒲臣將馬派小集團的內幕活動打聽得一清二楚,報告毛人鳳記錄在案。戴笠死後,王蒲臣幫助毛人鳳剪除了保密局華北辦事處主任馬漢三、保密局北平站站長喬家才,之後接任保密局北平站站長。

1949年1月22日,傅作義在“華北剿匪總部”召集華北特務頭子講話,宣佈決定起義。會後,王蒲臣電請國防部保密局,要求保密局北平站長職務由徐宗堯接替。毛人鳳當然不能讓同學加親信的王蒲臣白白送死,馬上批准。1月24日,王蒲臣等人乘最後一架飛機,離開北平南逃重慶。1949年底飛往臺灣。2008年7月,在臺灣去世,享年104歲。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