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文成公主嫁過去守寡31年,她爲什麼不回唐朝?

文成公主嫁過去守寡31年,她爲什麼不回唐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並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而只是宗室之女,文成公主的名字在史書中也沒有記載,他的父親是誰也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爲文成公主,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爲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后。

松贊干布能夠迎娶文成公主,那也是費了很大的勁,松贊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贊普,實際上是吐蕃王朝立國之君,建立以奴隸制爲主的王朝,作爲一代明主,松贊干布大力引進先進的文化,從天竺引進了佛教,還統一度量衡,吐蕃國力強盛,但是松贊干布還是仰慕中原唐朝的文化。

或許是松贊干布統一了吐蕃,所以非常的自信,而且他聽說吐谷渾和突殿都迎娶了大唐的公主,他也產生了類似的想法,於是在貞觀八年的時候,派遣使者前往長安,希望與大唐和親,這樣吐蕃就可以加強與唐朝的往來,怎麼說也是有姻親關係的,這樣可以獲得更多政治、貿易方面的利益,但是松贊干布的運氣不好,他面對的是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一聽是在西部高寒的地方來的國家,因此嚴詞拒絕了。

使者覺得沒把事情辦好,於是就回去報告松贊干布,說當時求親的時候吐谷渾也在,可能是吐谷渾搗鬼,讓大唐拒絕了我們,松贊干布也是年輕氣盛,勃然大怒,於是就出兵攻打吐谷渾,先給大唐的小弟一點顏色看看,由於吐谷渾離大唐較遠,而且松贊干布也是突然出兵,因此,吐谷渾被攻破並且被佔領,順帶還攻打了党項等部。

首次出戰的勝利,讓松贊干布信心大增,認爲自己還是可以跟大唐掰掰手腕,再加上唐太宗沒有同意把公主嫁過來,於是在一番準備以後,出兵大唐的鬆洲,唐太宗一看,不給松贊干布一點顏色看看,他都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

於是唐太宗派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爲當彌道行營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爲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爲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爲洮河道行軍總管,率領步兵和騎兵五萬來應對松贊干布的攻打。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爲先鋒部隊,主力由侯君集率領。

牛進達率領少量先鋒部隊,首先到達與吐蕃軍營對陣的前線,並襲擊吐蕃軍營,雖然先鋒部隊人數不多,但個個是精英,斬獲了一千多吐蕃士兵首級,實際上殺敵數更多,因爲牛進達的先鋒部隊人數不多,以攻擊殺敵爲主,所以很多首級來不及帶走,這表現出來唐軍強大的戰鬥力。

雖然後侯君集率領大軍主力到達,松贊干布一看唐軍的氣勢,再加上被牛進達攻擊所表現出戰鬥力的震懾,松贊干布非常害怕,於是萌生了退意,並且付諸行動,松贊干布率領吐蕃部隊退出党項、白蘭羌、吐谷渾等地,並派遣使者向大唐請罪,並再次表達了求親的想法,這次唐太宗同意了。

松贊干布聽說以後,非常的高興,於是派遣其宰相祿東贊致禮,進獻黃金五千兩、以及其他珍寶數百作爲聘禮來到大唐迎娶公主,唐太宗便把宗室之女封爲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率羣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瑪多縣境內)迎接文成公主,謁見李道宗,行子婿之禮。之後與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爲公主築城、修建宮室,現在著名的布達拉宮就是松贊干布爲文成公主修建的,而且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很高,松贊干布封文成公主爲吐蕃王后。

文成公主嫁過去守寡31年,她爲什麼不回唐朝?

此後,松贊干布還派遣貴族到大唐學習先進的文化,唐蕃自此結爲姻親之好,兩百年間,凡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

文成公主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時候25歲,但是兩人共同生活了9年,松贊干布就去世了,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是沒有孩子的,松贊干布的兒子死的也早,遂由孫芒鬆芒贊嗣位,大論祿東贊攝政。

文成公主嫁過去守寡31年,她爲什麼不回唐朝? 第2張

此後,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31年,最後因爲天花去世,那麼文成公主爲什麼不回大唐呢?史書中並沒有對文成公主不回大唐做推測,但是從當時的環境可以做出三點原因推測:

1、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是帶有政治任務的,唐太宗雖然派遣部隊打敗了吐蕃,但是吐蕃在高原上,如果要征服非常的困難,只能通過震懾,然後在通過和親教化,讓吐蕃心悅誠服地臣服大唐,所以文成公主要把這個政治任務做完,如果松贊干布一死,文成公主就回大唐,那就顯得對於這次和親太敷衍了。

2、文成公主畢竟是嫁到吐蕃的,而且成了吐蕃的王后,一般和親的公主很少能夠回到中原,極個別的特殊案例除外,按照中原王朝的習俗,嫁出去的姑娘除非被休掉,是不能隨便回來的。

3、文成公主嫁到吐蕃,9年以後已經物是人非了,而她在吐蕃,即使沒有實權,但是地位卻是一直很高的,而回到大唐,她只是一個宗室之女,可能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還不如待在吐蕃。

不管什麼原因,文成公主爲大唐和吐蕃的友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的功績也會被世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