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蘇麻喇姑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她是如何得到滿清的敬重呢

蘇麻喇姑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她是如何得到滿清的敬重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蘇麻喇姑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蘇麻喇姑是蒙古人,於1612年前後出生在科爾沁大草原一個貧苦牧民家庭。最初的名字叫做蘇茉兒,意爲“毛製作的長口袋”。幼時的蘇茉兒活潑機靈,陽光爽朗,整個草原上都充斥着她天真無邪的笑聲。

10歲時,蘇茉兒已出落得猶如一朵隨風搖曳的花兒,美麗聰慧,小有名氣。科爾沁貝勒府看中了她手腳麻利,知書達理,將她選爲布和二女兒布木布泰的侍女。這位二女兒就是在清朝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孝莊文皇后。

蘇麻喇姑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她是如何得到滿清的敬重呢

(蘇麻喇姑劇照)

1625年,13歲的布木布泰嫁給了皇太極做側福晉,蘇茉兒也作爲陪嫁侍女一同來到盛京,開始了她一生的宮廷生涯。

布木布泰不但是蘇茉兒的主人,還是她的第一任老師,她手把手地教蘇茉兒學習滿語和各種宮廷禮節。天賦極高的蘇茉兒,很快就掌握了滿語,同時能寫得一手漂亮的滿文。

1644年,清軍入關,這時的布木布泰已經是皇太后。蘇茉兒也隨着她來到了北京,並改名爲蘇麻喇。此時的蘇麻喇不但精通滿文,而且對漢語也有很深的功底,其學識和才幹,深得皇宮中所有人的敬佩。

孝莊雖貴爲皇太后,但這時的朝政大權卻被攝政王多爾袞一手掌控,她心中十分苦悶。加上皇太極駕崩時,孝莊才31歲,年紀輕輕就開始了寡居生活。爲了確保順治的皇帝寶座能長久,也爲了保護自己,孝莊不得不在多爾袞面前低眉順眼,處處示弱,委曲求全。此時的蘇麻喇,便成了孝莊的唯一慰藉。表面上兩人是主僕關係,實際上情同姐妹。孝莊的所有委屈,都會向蘇麻喇傾訴。蘇麻喇甚至會參與一些重大事項的決策。久而久之,宮內上下都尊稱她爲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甚至還曾經擔任了康熙帝的老師,幫助孝莊教導康熙。《嘯亭雜錄》中記載:“仁皇帝幼時,賴其訓迪,手教國書。”所謂“國書”就是指滿文,康熙帝后來的書法造詣很高,這和當初蘇麻喇姑的啓蒙教育是分不開的。同時,蘇麻喇姑還對康熙帝的各種習慣進行悉心培養和教導,爲其後60餘年的君臨天下,開創“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蘇麻喇姑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她是如何得到滿清的敬重呢 第2張

(孝莊劇照)

蘇麻喇姑還擅長女紅,《嘯亭雜錄》中同樣記載了“國初衣冠飾樣,皆蘇麻手製”,可見她有着怎樣高超的裁剪縫紉技術。同樣《清史稿》也有相關記載:“清自崇德初元,已釐定上下冠服諸制”。作爲一個婢女,能參與這樣重大服裝設計活動,實屬少見。

蘇麻喇姑和孝莊太后榮辱與共60多年,歷經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共同見證了大清由弱到強,漸至鼎盛的全過程,這其中也傾注了蘇麻喇姑一生的心血。尤其是在協助孝莊培養順治帝和康熙帝兩位幼主上,可以說是居功至偉,爲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然,大清給予蘇麻喇姑的回饋,也是極爲豐厚的。

孝莊稱她爲格格,完全沒有將她當做婢女看待。康熙稱她爲“額娘”,這個尊稱,也只有她和康熙的奶孃乳母瓜爾佳氏纔有的殊榮。康熙帝的皇子格格們,則尊稱她爲祖母。

還有一件事,足可以看出蘇麻喇姑在皇室中的地位。1687年,孝莊去世,這對於蘇麻喇姑來說,無異於痛失親人,巨大的悲傷整日籠罩着她。康熙帝看在眼裏,急在心頭。爲了緩解蘇麻喇姑的孤獨和痛苦,康熙決定把皇十二子胤祹交由她撫養。

這對於年近70的蘇麻喇姑來說,確實是極大的安慰和信任。要知道,對於撫養皇子這樣的重任,只有妃以上的級別纔夠資格。蘇麻喇姑不負重託,將自己的一腔愛心全部傾注在了胤祹身上,對他悉心照顧,百般呵護。

蘇麻喇姑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她是如何得到滿清的敬重呢 第3張

(康熙劇照)

功夫不負有心人,胤祹在蘇麻喇姑的培養下健康成長,其才幹不亞於康熙。在其後的“九子奪嫡”中,胤祹始終保持中立,並多次協助康熙處理政務。直至乾隆年間,胤祹還被授予議政大臣,封爲和碩親王,最後壽終正寢。

康熙44年,一輩子不吃藥的蘇麻喇姑,終於還是病倒了。此時的康熙,正巧不在宮內。心急如焚的皇子們只好延請御醫診治,但被蘇麻喇姑拒絕了,在託胤祹奏告康熙後,蘇麻喇姑於九月初七去世。

得到消息的康熙潸然淚下,派人傳回聖旨:“祖母事出,留7日再淨身入殮。”他想盡快回宮向蘇麻喇姑告別,但由於行程耽擱,康熙無法在7日內趕回,於是又下旨再留7日,直到康熙匆忙回宮。

蘇麻喇姑出殯當日,康熙下旨,按照嬪妃之禮厚葬。皇室成員,除了少數皇子留守宮中外,其餘人全部爲蘇麻喇姑送行。蘇麻喇姑的靈柩被停放在孝莊旁邊,安置於暫安奉殿內,讓這對情誼深厚的主僕,得以在死後重聚。

雍正三年,孝莊葬入昭西陵,蘇麻喇姑同時被安葬在昭西陵東牆外,和孝莊的地宮相隔只有區區1.5公里。

(參考資料:《清史稿》《嘯亭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