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太監竟然也能名垂青史:中國歷史上四位著名太監

太監竟然也能名垂青史:中國歷史上四位著名太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監”,一個永遠都無法從歷史中抹掉的名稱。閒暇之餘,喜歡歷史的朋友都會拿太監來說笑。也有很多人喜歡用“太監”來辱罵他人。歷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太監,大家熟悉的趙高、魏忠賢等等,他們都是禍國殃民的奸臣。俗話說:林子大了神鳥都有。這句話是形容大千世界總有那麼幾個敗類的存在。在幾乎都是壞人的“太監”隊伍裏,這句話可以來形容“太監”中也有那麼幾個好人。他們是太監隊伍裏的另類,他們沒有禍國殃民,他們因爲自己的貢獻而名垂青史。本文只列舉四位貢獻最大的“太監”,由於朝代的不同,他們也被稱爲宦官。

第一:司馬遷。

司馬遷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家族自虞至周,都是世代相傳的歷史家和天文家。司馬錯是秦惠王時伐蜀的名將,司馬昌是秦始皇的鐵官,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又做漢武帝的太史令,恢復了祖傳的史官恆業。

武帝與匈奴作戰,李陵投降,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聽聽他的意見。司馬遷說:“李陵帶去的步兵不滿五千,他深入到敵人的腹地,打擊了幾萬敵人。雖然打了敗仗,可是殺了這麼多敵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馬上去死,準有他的主意。他一定還想將功贖罪來報答陛下。” 武帝聽了,認爲司馬遷這樣爲李陵辯護,有意貶低李廣利,便勃然大怒,說:“你這樣替投降敵人的叛徒強辯,是不是存心反對朝廷?”便把司馬遷下了監獄,交給廷尉處理。之後司馬遷被判死刑。漢朝的死刑可以免死,但有兩個條件:一是要交50萬錢,二是接受宮刑,宮刑是個奇恥大辱,污及先人,見笑親友。司馬遷本來想死,但想着自己的多年蒐集的資料和自己的遠大理想,因此選擇了宮刑。就這樣,一個史官成爲了“太監”,雖然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監,但身體特徵與太監無異。之後,司馬遷忍辱負重寫成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也因此名垂青史。

第二:蔡倫。

永平十八年蔡倫被選入洛陽宮內爲做了太監,年僅一十五歲。他讀書識字,成績優異,於建初元年被提拔做了小黃門,此後做事倍加努力認真,因而又被提作黃門侍郎,掌管宮內外公事傳達及引導諸王朝見、安排就座等事。章帝於公元88年卒,10歲的劉肇登基,即和帝,由竇太后聽政。蔡倫因替竇太后效力立功又被提拔爲中常侍。

永元十四年和帝立鄧綏爲皇后,蔡倫投靠鄧皇后。鄧綏喜歡舞文弄墨,蔡倫爲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宮內御用器物和宮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間,他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驗,改進造紙工藝,利用樹皮、碎布、麻頭、魚網等蔡倫塑像原料精製出優質紙張,於元興元年奏報朝廷,受到和帝稱讚,造紙術也因此而得到推廣。由他監製的紙被稱爲“蔡侯紙”。“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蔡倫也因此名垂青史。

太監竟然也能名垂青史:中國歷史上四位著名太監

三:高力士。

高力士上榜,很多朋友會覺得是在扯淡,其實不然,高力士在正史記載裏是一位威武將軍。他幼年入宮,由高延福收爲養子,受到武則天的賞識。之後由於協助唐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在玄宗創造“開元盛世”的過程中出過不少力,獻過不少良策,深得唐玄宗寵信,官至驃騎大將軍、進封渤海郡公,他對玄宗也是盡忠盡職,死後亦陪葬唐玄宗於泰陵。

高力士需要對唐朝由盛轉衰付一點責任,但他對於玄宗而言,是一位十足的忠臣,因此名垂青史也可以。

四:鄭和。

原名馬三保,回族人,少年時就在朱棣身邊長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戰,是“靖難之役”的有功之臣,並被朱棣皇帝視爲心腹。鄭和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具有軍事指揮才能。爲此,朱棣授予鄭和“欽差總兵太監”軍銜,將二萬餘名官兵交給鄭和指揮。鄭和成名於“七下西洋”,也因此成爲名垂青史的太監。每每提起太監,我們總是會聯想到那些禍國殃民的奸臣,其實歷史上有很多太監都是有過卓越貢獻的。出去以上幾位,還有很多有卓越貢獻的太監,比如:明朝痛毆劉瑾的張永、懷恩等等,在此不一一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