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爲何唐朝女人多陰謀?給唐朝“添堵”的五個女人

爲何唐朝女人多陰謀?給唐朝“添堵”的五個女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頗有建樹的一代明君,由他開創的“貞觀之治”,奠定了有唐一代的鼎盛與繁榮,使中國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就連歐洲的強國法蘭克王國和拜占庭帝國,也被遠遠地拋在了後面。李世民與衆不同的最大貢獻,是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正是這種別的帝王難以企及的豐功偉績,成就了他“千古一帝”的顯赫美譽。爲了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傳給繼位的後世子孫,李世民在臨終的前一年(公元648),抱病寫下了《帝範》12篇,告誡嗣君要以天下蒼生爲念,以江山社稷爲重,明政修德,恤民守成。然而,由於後世皇家內部強權人物的“添堵”,終使《帝範》束之高閣,成爲一紙空談。自高宗李治天徽至玄宗李隆基天寶近百年間,先後就有六名不讓鬚眉的後宮“巾幗英雄”,輪番上陣,不斷“添堵”,使唐王朝出現了一次又一次危機,差點斷送了錦繡前程。若要尋覓唐代這一時期的運行軌跡,可借用《左傳》一言以蔽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首先發難的是武則天。武則天,本名武照,太原府文水縣人。稱帝后,她覺得自己天馬行空,應該同日月齊輝,便自造了個“曌”字爲名。在重門閥、講出身的封建社會,武家人當初並不被人看重。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靠販賣木材一夜暴富,助李淵從太原起兵反隋,躋身唐十四名開國功臣之列,官至工部尚書、利州都督。就這也未能徹底改變武家的社會地位,在後來太宗欽定的《氏族志》裏,武氏家族仍然榜上無名。對此,武則天刻骨銘心,發誓一定要改寫富商寒門的歷史。十四歲上,武則天迎來人生的一大機遇,她因才貌雙全被召入宮,太宗封她爲才人,賜號“武媚”。但她與名號並不相符,因缺乏柔靜之美,一直未受寵幸。一次,太子李治入宮侍奉父皇與武媚娘邂逅,一見鍾情。

太宗駕崩後,武媚娘同其他嬪妃一起被趕到感業寺削髮爲尼,孤守青燈黃卷。後幸遇成爲高宗的李治前來進香,想起昔日的眷戀之情,將她接回宮中。子納父妾,有悖倫理,可高宗卻不顧一切,爲了情慾依然我行我素。二進宮後,武則天使出渾身解數,先是設毒計陷害王皇后與蕭淑妃,將她們貶爲庶人,後又砍掉二人的雙足,泡在酒甕中折磨而死。她成功上位,當了皇后仍未滿足,爲了掃清日後當皇帝路上的障礙,又編織罪名,將諍臣褚遂良貶出京城,逼勳臣長孫無忌自殺。

爲何唐朝女人多陰謀?給唐朝“添堵”的五個女人

看見武則天一天天坐大,難以駕馭,高宗失去了耐性,遂與宰相上官儀密議廢后。不料密謀泄露,昏庸的高宗竟出賣了“盟友”,致使上官儀和他的兒子上官庭芝被下獄處死,家眷籍沒。上官庭芝尚在襁褓中的女兒上官婉兒,隨母一起入宮淪爲奴婢。經過不斷地給王朝“添堵”,武則天終於圓了自己的女皇夢。公元690年重陽節這天,她廢黜了睿宗李旦,改國號爲“周”,以67歲的高齡登基稱帝。武皇在位15年,實際當國執政近半個世紀,其功過是非,代有爭論,褒貶不一。她是一位成功後更爲成熟的政治家,她對自己的蓋棺論定,是一通屹立千年不倒的“無字碑”。

第二位登臺表演的,是武皇的兒媳、中宗李顯的韋皇后。韋后祖籍長安,家史不詳。她在李顯當太子時,即爲太子妃。李顯繼位,她被冊立爲皇后。公元684年,武皇把中宗貶爲廬陵王,先後流放到均州、房州,韋氏不離不棄,與丈夫同經風雨,共度艱難。困厄中的李顯如驚弓之鳥,時刻擔心母皇會要他的命,幾次尋死覓活,每次都被韋后好言勸止。非常時期的患難真情,使李顯對韋后產生了無限的信任與依賴,曾許諾“有朝一日我能重返朝堂,一定讓你隨心所願,無拘無束。”其實,對日後是否能重登大寶,李顯心裏根本沒底,他之所以這樣說,只不過一時心血來潮而已。沒想到還真的等到了這一天。隨着時來運轉,韋皇后的權力慾望開始惡性膨脹,也想效法婆婆武則天,當一代女皇。而她的女兒安樂公主亦緊步其後塵,自命爲“皇太女”。

這心懷二志的母女倆開始加快篡權步伐,不斷“添堵”。韋后利用幕後參政的機會,重用被稱爲“五狗”的奸佞小人,殘害敢於諫言的正直大臣,並大封韋氏子侄,破格追賜自己的父親爲王。尤其令朝臣不能容忍的是,在被封爲昭容的上官婉兒的暗中操作下,她還和舊日的情人武三思沆瀣一氣,淫亂宮帷,殘害忠良。由韋皇后、武三思、上官婉兒組成的“鐵三角”,禍亂朝綱,作惡多端,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連太子李重俊也帶領東宮衛隊,到皇宮門前兵諫,要求誅殺上官婉兒。野心勃勃的安樂公主,亦開始躁動起來。她靠賣官鬻爵瘋狂斂財,建造豪華園林。爲了能賣更大的官,賺更多的錢,她還自擬詔書,虛構事實,強求中宗加蓋玉璽。尤爲惡毒的是,她爲了讓母親早日稱帝,自己早日成爲“皇太女”,竟喪失人性,夥同母親毒殺了父皇。韋皇后、安樂公主及上官婉兒,權壑難填,利令智昏,在歷史上留下了一片罵名。

公元705年農曆十一月初二,武則天在洛陽上陽宮仙居殿行將就木時,特別叮嚀她的女兒太平公主說:“你是我最喜愛的女兒,像我一樣聰明,但千萬別太過自信,爲聰明所誤。”知女莫若母。但心高氣傲、權欲極盛的太平公主,卻根本沒把母親的臨終遺言當回事。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毒死中宗後,又把矛頭指向了太平公主和李旦、李隆基父子,可還沒等她們母女動手,李隆基就聯合姑姑太平公主搶先發動政變,一舉推毀了韋后及其黨羽。在太平公主的主持下,恢復了李旦的睿宗帝位,立李隆基爲太子。睿宗本來就胸無大志,歷經幾番宮廷風雨後,更只想息事寧人,得過且過。他把朝政悉委於太平公主,每遇事動輒先問:“公主知道了嗎?”在他的縱容下,太平公主自恃擁戴有功,開始籠絡朝臣,培植個人勢力。據載,當時朝中七位宰相,就有五位是她的親信,形成了勢力強大的“公主黨”。

爲何唐朝女人多陰謀?給唐朝“添堵”的五個女人 第2張

其時,李隆基雖然也擁有自己的“太子黨”,但因父皇總是偏袒姑母,“太子黨”勢單力薄,常處下風。公元713年七月三日,李隆基得到密報,獲悉太平公主與宰相竇懷貞等人將於次日發動政變,便當機立斷,親率東宮衛隊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公主黨”。縱橫兩朝的太平公主,就此灰飛煙滅,退出了歷史舞臺。最後一位給唐朝“添堵”的女人,是被稱爲“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楊貴妃本名楊玉環,蒲州永樂(今永濟市)人,自幼失去雙親,跟隨叔叔楊玄璬在河南長大。她能歌善舞,通曉音律,初爲壽王李瑁的嬪妃。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個兒子,其生母是武惠妃。

公元736年,最受玄宗寵愛的武惠妃去世,玄宗悲痛不已,整日鬱鬱寡歡。宦官高力士窺測帝心,經過一番地毯式搜索,強奪壽王所愛,將楊玉環誘出,獻給玄宗。身爲人父,玄宗竟不顧人倫,父納子媳。爲了免招非議,他掩耳盜鈴,自設迷局,讓楊玉環自請爲道士入居南宮,賜號太真。害怕兒子心生怨恨,玄宗特意將大臣韋昭訓的女兒賜婚給李瑁爲妃,以示慰藉。時年五十六歲的玄宗與二十七歲的楊玉環如魚得水,相見恨晚。玄宗把自己寫的《霓裳羽衣》曲譜拿給玉環看,沒想到她當場便能照譜歌唱舞蹈,惹得玄宗心花怒放,嘖嘖稱奇。天寶四年(公元745),楊玉環被冊封爲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而當時皇后一直虛位,她成了事實上的後宮主宰。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專寵後宮,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生活窮奢極欲。她愛吃南方所產的鮮荔枝,玄宗便命沿途驛站千里飛騎傳送;她喜穿華麗的衣裙,玄宗就讓七百名工匠,專門爲她製作。楊貴妃一人得道,她的父兄姐姐全都雞犬升天。其父雖已死去多年,仍被封爲太尉、齊國公,玄宗還下詔爲其雙親修建祠廟,並親自書寫碑文;其堂兄楊國忠從監察御史直做到右相;其三個姐姐分別被封爲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

爲何唐朝女人多陰謀?給唐朝“添堵”的五個女人 第3張

在楊國忠一班奸臣的禍亂下,朝政腐敗,軍備不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開元盛世的美好景象蕩然無存,終於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叛軍席捲千里,很快逼近長安。失魂落魄的唐玄宗束手無策,只好帶着楊貴妃倉皇逃往蜀郡。行至馬嵬坡,滿懷怨恨的軍士拒不前行,發生譁變。玄宗被逼無奈,只得下詔誅殺了楊國忠,又掩面讓高力士把楊貴妃帶走縊殺。可憐一代紅顏,就這樣香消玉殞 ,死於非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也許是出於憐香惜玉的愛美情愫,後世文人往往忘卻了楊貴妃給王朝“添堵”的罪過,而對她的悲慘結局一灑同情之淚,爲她編織了不少美麗的花環。亦使素無來歷的馬嵬坡,一夜之間成了悽美愛情的勝地。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