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仁贍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劉仁贍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唐,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地區建立的王朝,是十國中版圖最大的政權。接下來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歷史上,大凡投降敵國的人,如果故國還在,都不會在故國有什麼好的評價,叛臣是所有人都看不起的。

劉仁贍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例外的情況也有,比如三國時期蜀漢的名將黃權。

他在“夷陵之戰”時,因回師蜀漢無望,被迫向戰爭的第三方曹魏投降,曹魏皇帝曹丕看重他,蜀漢皇帝劉備也沒有責怪他。

當然,這是因爲黃權的投降事出有因,而且,他沒有直接向擊敗蜀漢一方的東吳投降,算是交代得過去。

黃權的名聲也比當初直接向敵對方關羽投降的曹魏大將於禁好得多,一向是趨於正面的。

如黃權這種例子在歷史上很稀少,在他之後,比較著名的要屬五代時期的南唐大將劉仁贍了。

劉仁贍出身淮南豪強家族,他的父親從唐末戰亂時崛起,到劉仁贍出來爲官時,淮南已屬於南唐轄下。

劉仁贍本人文武全才,史載其:“略通儒術,好兵書。”

他爲南唐多立功勳,在後周世宗皇帝柴榮登基前,劉仁贍已經被南唐任命爲壽州節度使。

自古有“守江必守淮”的說法,壽州就是南唐淮河防線上最重要的一環。

失去壽州,淮河防線就會徹底崩潰,北邊來的敵人就會兵臨長江(南唐國都在長江邊上的江寧,即南京)。

由此,可知劉仁贍及壽州對南唐的重要性,敵國後周要滅南唐,劉仁贍防守的壽州首當其衝,是後周必須要拔掉的釘子。

但劉仁贍鎮守的壽州,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拿下來的。

後周顯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末,後周宰相李谷受柴榮之命,攜大將王彥超等,率後周軍隊猛攻壽州。

其時,“唐人聞周兵將至而懼”,獨劉仁贍鎮定自若,按照熟悉的部署指揮城中守軍抵禦後周的攻擊,李谷攻打兩月,壽州安若泰山。

隨後,後周皇帝柴榮親率精銳大軍來到壽州城下,四面合圍壽州,柴榮並親自指揮攻城,“數道齊攻,填塹陷壁,晝夜不息……”

劉仁贍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即便如此,後周軍隊猛攻月餘,依舊拿劉仁贍指揮下的壽州城沒辦法,逼得柴榮只能親臨城下試圖勸說劉仁贍投降,被其拒絕。

無奈之下,柴榮留下大將李重進帶兵繼續圍困壽州,自己撤回去了,準備伺機再來。

自此,壽州陷入了被長期圍困的局面,時間長達一年多。

後周顯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公元957年)一月,南唐派遣宗室李景達(皇帝李璟之弟)親率大軍五萬救援壽州。

李景達大軍在增援壽州的路上,被後周李重進攔截,雙方交戰,南唐軍隊先敗一場。

收到消息後,劉仁贍派人跟李景達聯絡,請求換人守城,他本人率部攻打李重進(柴榮撤走後,劉仁贍曾出兵城外,戰勝過李重進),但被李景達拒絕。

結果,劉仁贍大概是不看好李景達及其身邊將領的指揮能力,覺得只有自己指揮才行,李景達讓他繼續守城,他一氣之下“憤邑成疾”。

劉仁贍暫時被氣病還不是最主要的,當年三月,後周皇帝柴榮聞南唐出兵救援壽州,馬上再次親征,並在壽州城下大敗李景達率領的南唐軍隊,“唐兵戰溺死及降者殆四萬人,獲船艦糧仗以十萬數……”

至此,壽州徹底成爲孤城,更重要的是,壽州城中的頂樑柱劉仁贍得知援軍大敗後,病情加重,嚴重到無法視事。

在這種局面下,壽州城內的南唐官員們害怕了,劉仁贍病到不能行動,或許連說話都困難,“而仁贍已困篤,不知人”,眼看着壽州保不住了。

隨即,壽州城內的監軍周廷構、營田副使孫羽等假借劉仁贍的名義,開城向後周投降(《南唐書》中是這麼記載,《舊五代史》中是直接記載“壽州劉仁贍上表乞降”,但從其病情及後續看,《南唐書》較可信)。

後周大軍在壽州城下被攔截一年多,死傷無數,但後周皇帝柴榮還是很看重劉仁贍的,受降後不久,馬上就封病重的劉仁贍爲天平軍節度使兼中書令。

但柴榮的詔書下達當日,劉仁贍就病死了,距離城中將領向後周投降不過五天(3月19日壽州投降,24日病死,也有記載說是26日病死)。

根據我個人的判斷,劉仁贍應該是在得知了部下以他的名義向後周投降後,被氣死的。

從劉仁贍的秉性來看,他大概寧死不會投降的。

在後周軍隊圍攻壽州期間,劉仁贍爲守住城池,嚴格執行戰時軍規,他的兒子劉崇諫違反了軍規,竟然被他下令腰斬,《資治通鑑·卷293》中記載:

其幼子崇諫夜泛舟渡淮北,爲小校所執,仁贍命腰斬之,左右莫敢救,監軍使周廷構哭於中門以救之;仁贍不許。廷構復使永救於夫人,夫人曰:“妾於崇諫非不愛也,然軍法不可私,名節不可虧;若貸之,則劉氏爲不忠之門,妾與公何面目見將士乎!”趣命斬之,然後成喪。將士皆感泣。

爲了守住壽州,他連親兒子都殺,可見守城之心有多堅決,部下突然以他的名義寫降書投降,他不氣死纔怪。

根據《南唐書》中的記載,南唐皇帝李璟也表示過:“仁贍有知,其肯舍我而受周耶?”

劉仁贍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3張

可見,李璟也不相信劉仁贍會在清醒的情況下向後周投降。

後來,歐陽修等編纂《新五代史》時,也在其中表示:“乃知仁贍非降者也。自古忠臣義士之難得也!”

劉仁贍死後,“州人皆哭,偏裨及士卒,自盡以殉者數十人”,後周皇帝柴榮馬上追封他爲彭城郡王。

柴榮的追封或許是出於政治目的,或許也是真的欽佩劉仁贍。

而劉仁贍的故國南唐對其同樣有追封,“元宗(李璟)聞仁贍死,哭之痛,贈太師、中書令,諡忠肅……加封衛王。後主立,進封越王。”

南唐顯然沒把劉仁贍當叛臣來對待,反而是視其爲殉國。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名義上的降臣,同時被敵國後周和故國南唐追封爲王的情況出現。

劉仁贍死後的當年十一月,後周軍隊經過休整,柴榮第三次率部親征,經過半年時間的鏖戰,拿下全部淮河以北、長江以南的南唐地盤,兵臨長江。

隨後,南唐皇帝李璟向後周稱臣,去帝號,稱國主,割讓南唐在長江以南殘餘的四個州郡給後周,南唐對後周再無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