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太宗爲何煩惱自己的兒子 兒子的實力特別能幹苦惱

唐太宗爲何煩惱自己的兒子 兒子的實力特別能幹苦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太宗爲何煩惱自己的兒子,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中國歷史上,傳位不當導致二世而亡的秦始皇並不孤獨,許多優秀的帝王也如他一般,身後事也不完美。不同的是,秦始皇是手一滑出現了意外,而對於唐太宗李世民來說,兒子們一個個雄心勃勃也很是令人煩惱。

唐太宗李世民素以英明神武爲後人所知,可以說,沒有哪位皇帝在史書中的形象如此完美了(雖然這其中有貓膩,具體的下回再說)。天可汗、貞觀之治將太宗的文治武功說的淋漓盡致,然而在兒子們面前,我們看到的是另外一個李世民。

唐太宗爲何煩惱自己的兒子 兒子的實力特別能幹苦惱

1、頗爲成器的兒子們

貞觀年間,先後出鏡並與皇位有關的皇子有五位,他們分別是長孫皇后之子李承乾、李泰、李治,隋煬帝女楊妃之子李恪,還有陰氏之子李祐。比起康熙的八子奪嫡雖然差點,但也可見太宗的皇子們雄心勃勃的不在少數。

其中,早在公元620年,武德三年6月,尚爲皇孫的李世民諸子李承乾、李恪、李泰分別被封爲郡王;武德八年,李祐封爲郡王。

武德八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成功上位。貞觀二年,李世民將兒子們封王,李承乾爲太子,入主東宮;李泰封越王,揚州大都督,轄22州;李恪封蜀王,封益州大都督;李祐封燕王,幽州大都督。兒子們看起來也是頗爲爭氣。

此時的唐帝國還是內憂外患,唐太宗李世民忙着整理內政,準備反擊突厥,洗刷渭北便橋的恥辱。而太子李承乾繼立,太宗皇帝着意培養其政治能力。貞觀四年,李承乾便開始了政務的鍛鍊,讓李承乾聽訟,此時的李承乾不過12歲。

唐太宗爲何煩惱自己的兒子 兒子的實力特別能幹苦惱 第2張

不過太宗眼裏這也並不算早。中國歷史上有個規律,亂世英主往往早熟;而太平之世往往仁君晚成。太宗亦然,他本人14歲成婚,17歲便從軍,雁門關救隋煬帝一直傳爲佳話。因此早早的開始培養自己的太子,等到自己老的時候不是正好有了一個年富力強、又經驗豐富的太子嗎?

很多皇帝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然而很多結局都不盡如人意,但李承乾看起來還是頗爲令父親滿意的。歷史記載,李承乾“仁孝純深”。隨着日漸成長,李承乾在處理政事方面也開始嶄露頭角。貞觀九年,唐高祖李淵病逝。爲了給父親守孝,太宗皇帝命令李承乾監國權知軍國大事,而李承乾做的也頗讓太宗皇帝滿意。在這數年間,多次有太宗皇帝賞賜東宮屬官和太子本人的記錄,也有多次太宗皇帝誇讚李承乾、爲了他舉行宴會的記錄。可見太宗皇帝不僅很滿意,在兒子面前還是個慈父,而且還是個比較奢侈的慈父。

此時,李承乾還不到17歲,恰到太宗從軍的時候。太宗皇帝正是從軍事生涯開始,橫掃半個中國,用軍功累起自己的第一桶金,日後纔有機會利用玄武門之變成功拉下李建成,成爲唐帝國的下一代皇帝。可以說,17歲是太宗皇帝成熟的一個轉折。

而17歲,也將成爲李承乾的一個轉折。貞觀十年,李承乾的母后長孫皇后病了,而且逐漸病得很重。按說這事也不管李承乾什麼事,然而,李承乾爲人仁孝異常,憂心母親,李承乾希望父皇能夠大赦天下爲母親祈福,然而又不好說出口。

唐太宗爲何煩惱自己的兒子 兒子的實力特別能幹苦惱 第3張

2、叛逆的承乾

李承乾雖然沒有向李世民說,然而大臣們紛紛向李世民求情。然而,這件事卻被皇后本人勸止了。即便如此,太宗皇帝還是廣修佛寺,希望挽回愛妻的性命。然而,大家的努力還是沒能挽回長孫皇后年輕的生命。六月,長孫皇后死。

母后死後,李承乾生性純孝順,因此,母親死後,李承乾悲傷過度。然而,從此以後,太子李承乾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走向了越來越叛逆的道路。

這也怪,皇帝父親和太子的老師們對李承乾的期望實在太高了,而教育方式又極其的簡單粗暴。17歲的少年,正是什麼都好奇的時候:蓋了一所房子,被批評;喜歡一個孌童“稱心”,太宗殺死稱心;又喜歡一個樂人,又被太宗殺死;李承乾傷痛至極,幾個月都不上朝。

唐太宗爲何煩惱自己的兒子 兒子的實力特別能幹苦惱 第4張

從此,太宗眼裏,李承乾不再那麼令人滿意。但是也還沒到廢太子的地步,他令張玄素爲太子老師,還令重臣魏徵爲太子太師。

然而,在承乾看來,母親死後,沒有人再關心他的內心,他的心裏感到很孤獨。而他的老師們,都是些犯言直諫出了名的,連太宗皇帝都往往難以忍受,更何況少年郎李承乾呢?

李承乾終於越走越遠了。

3、最終歸屬

偏偏此時,他的另一個兄弟,李泰,進入了太宗的視野。

唐太宗爲何煩惱自己的兒子 兒子的實力特別能幹苦惱 第5張

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李泰和他網羅的一幫文人,變成《括地誌》一書,太宗皇帝十分讚賞,多次有賞賜李泰的記錄,規格與太子相當。回頭想想又覺得不妥,於是太宗只好取消太子的限制來挽回。

在許多影視劇中,吳王李恪都是爭儲的主角之一。然而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關於李恪爭儲的記錄。只是在一次談話中,太宗與長孫無忌表示,李恪英果類我,要不立他得了?但最終,李恪與太子無緣,卻導致了永徽年間,李恪被長孫無忌陷害致死。

唐太宗爲何煩惱自己的兒子 兒子的實力特別能幹苦惱 第6張

而此時,李泰確實讓李承乾感受到了威脅,他甚至想要謀殺李泰。

屋漏偏逢連夜雨,貞觀十七年,太宗皇帝的另一個兒子,李祐造反。叛亂很快被平定,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時牽出了太子李承乾與侯君集等人造反的密謀。

這讓太宗十分震怒,雖然他盡全力保下了李承乾的命,但太子之位是不能再給他了。李泰也因爲此案,被指控謀奪皇儲,被太宗皇帝軟禁。

面對雄心勃勃的兒子們,太宗皇帝內心是崩潰的。思來想去,愛子心切的太宗皇帝想到只有相對仁弱的李治能讓兒子們都活下來。但他對李治能否治理這個龐大的帝國有些懷疑。這時,長孫無忌起了很大作用。當然,長孫無忌是有私心的,因爲長孫家的外甥只剩下了李治。

唐太宗爲何煩惱自己的兒子 兒子的實力特別能幹苦惱 第7張

那就這樣吧,有長孫無忌輔佐,應該也不會太差。於是,李治被立爲太子。如果長孫無忌知道,太宗死後,自己會因爲李治的軟弱而送命,不知道他會不會做其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