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頻繁親征,到底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頻繁親征,到底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漢末梟雄,權相,曹魏的奠基者。接下來本站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從起兵之始,就基本上親自走在征戰的道路上,基本上很少把重大戰役的指揮權交出去。

曹操爲什麼總是喜歡親征?

也不只是曹操,劉備、孫權同樣也喜歡親征,幾位君主喜歡親征的原因也都是差不多的。

在我看來,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註定了曹操的頻繁親征。

第一:軍權不可旁落,三國時期軍隊的成分構成也需要曹操親征

任何時候,任何朝代,軍權都是君主最重要的依仗,沒有之一。

特別是亂世時,脫穎而出的君主都需要戰績來給自己擴充聲望。

曹操,包括他的對手劉備和孫權,以及後來奪了曹魏大權的司馬懿,都是依靠親自率軍征討不服的方式來掌握軍權,來積攢聲望。

還有一點就是,三國時期,軍隊並不是全部屬於國家和君主的,各個家族,各個將領都有私兵,少則數千,多則上萬。

需要打仗時,才把他們集中起來,安排一個有身份的人統一指揮。

所以,三國時期的軍事主官習慣叫“都督”,“都”是領頭的意思,“督”就是監督。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頻繁親征,到底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都督是指揮和監督將領按照自己的軍令去打仗,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統帥所有軍隊。

因爲,除了都督直轄的軍隊外,其餘將領的士兵是不會聽命於都督的。

特別是某些大家族出身的將領,或資歷夠高的元老將領,他們都有足夠的底氣違抗都督的軍令,都督威望不夠的話,很難對軍隊如臂使指。

比如,讓曹仁去都督張郃、張遼打仗還行,雙方地位相差太多,張郃、張遼還是降將,社會影響力也不夠,他們沒有底氣跟曹仁對着幹。

但讓曹仁去都督夏侯淵、司馬懿打仗,沒準就會出亂子。

因此,要打比較大的仗,需要的軍隊比較多時,要指揮的將領比較多時,曹操還是親征得好。

這樣有助於戰爭的順利進行,誰敢跟曹操呲牙咧嘴啊。

第二:士氣的需要,後勤的重視

三國君主們,在比較重要的戰役、以及爭奪重要的地區時,大多都是自己統軍作戰,曹操當然也不能慫。

比如,讓夏侯淵、曹仁等中的一個,率軍和劉備在漢中決戰?

一邊是主君親征,一邊只是將領迎戰,軍隊的士氣都會不一樣,主君親征時,士氣一定會高得多。

另外,打仗最關鍵的莫過於後勤,主君親征,在後方的官員,絕對不敢在後勤上做文章,或拖延辦理。

非主君征戰時,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在任何政權中,都有派系之分,將領也都會有官場上的敵對勢力,萬一在後勤上動點手腳什麼的,就會出亂子。

就比如曹洪,他都敢不鳥曹丕,如果曹洪在外征戰,曹丕有機會在後方管理後勤的話,沒準就會隱晦的給曹洪下絆子。

所以,一般的戰役還好,要是比較重要的戰役,涉及到戰略層面的戰役,曹操是一定要親征的。

既能提高己方的士氣,還能杜絕後勤不暢的麻煩。

第三:麾下能授予兵權的軍事將領的能力不夠強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各路諸侯麾下都不缺少軍事強人。

曹操麾下能拿出去獨自統帥一個方面的將領,在軍事指揮上,未必就能穩勝敵方的將領。

這個獨擋一個方面的將領並非單指才幹,就曹操陣營而言,必須得是夏侯氏,曹氏家族的將領。

大名鼎鼎的曹魏五子良將,對外的戰績上都不差,都有足夠的軍事指揮能力,但曹操不會輕易的給他們太多的兵權。

張遼在合肥殺得孫權大敗,讓江東小兒聞其名不敢哭泣,這麼能打,曹操因此拜張遼爲徵東將軍,可也沒給他“都督”江淮諸軍,獨擋孫權的權力。

五子良將這樣的人才,也只能被夏侯氏、曹氏將領“都督”着出去打仗。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頻繁親征,到底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第2張

但夏侯氏、曹氏雖然也都是比較大的家族,軍事人才出過不少,可比起全天下來,還是不夠看的。

如水淹七軍時的于禁,他統帥七路大軍,共計三萬餘,夠牛了吧,但他到了戰場後,必須要聽從被包圍在樊城中動彈不得的曹仁的指揮。

結果,曹仁選了個地方讓他紮營,然後,他就被關羽放水給淹了,全軍覆沒,卻非戰之罪,主要責任是曹仁的還是于禁的?

曹仁是曹操能授予方面兵權的將領,他在於禁兵敗之前,就搞不定劉備一方的關羽。

再如夏侯淵,他跟着曹操一起,在渭南一戰中,輕鬆擊敗了馬超。

等曹操走了後,把整個雍、涼的軍事防禦和進攻都交給他,他卻差不多兩年都沒搞定馬超。

後來他能擊敗馬超,還是一幫雍、涼土豪反了馬超,馬超因內亂而敗。

此後的定軍山一戰,夏侯淵還被老掉牙的黃忠給幹掉了,他死後,是他“都督”的張郃幫助曹軍穩住了戰線。

如上述,曹操麾下最拿得出手,也敢給予兵權的將領,遇到頂級高手,基本都要跪。

能打的,曹操又不敢絕對信任,這讓曹操怎麼能不屢次率軍親征?他自己出手,打勝仗的把握要大得多。

第四:曹操親征,方便就地處理政治上的問題,以及招攬諸侯

三國就是一大堆諸侯間的互相吞併,最後打出來三個誰也奈何不了誰的勢力。

在諸侯們互相討伐時,難免涉及到互相招攬,以及政治上的安排等事宜,也只有主君在前線時,方便快速處理。

古代交通不便,前線出現某些問題後,前方將領無權限做主時,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向後方請示。

這非常容易遺失戰機,或因長時間不給對方回答,導致事敗。

就如官渡之戰時,曹操要是不在前線,張郃、高覽未必敢輕易地向曹軍投降。

同樣,曹操南下奪荊州時,他如果不在前線,蔡瑁、張允要獻荊州,需要和在許都的曹操來回溝通條件。

等到雙方溝通完畢了,荊州拿下了,頑固分子劉備也早跑沒影了,哪裏還會有長阪坡大戰?

再如曹操親征漢中張魯,他要不親征,張魯未必會投降,即使想投降,也需要和遠在數千裏外的曹操溝通。

這一來一往,或往返多次的談條件,沒準,雙方還沒談妥,劉備就從蜀中殺出來了。

因此,曹操親征是相當有必要的,很多事情,只有他才能迅速的下決定拿主意。

綜合以上四條所述,曹操爲什麼喜歡親征的原因就出來了。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頻繁親征,到底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第3張

軍權的掌控,私人軍隊的協調,後勤的保障,宗族將領的不給力,政治問題的快速處理,都是曹操必須要經常親征的理由。

當然,越到後期,曹操越只能親征重大戰役。

除了年齡的制約外,在地盤小時,曹操東南西北的到處跑都沒問題,陶謙、呂布、張繡、劉備、袁紹,不論大小諸侯,他都是親自上。

地盤大了後,他怎麼都不可能忙的過來,打馬超打一半後,就只能交給夏侯淵繼續,逼降張魯後,就不願意繼續進蜀中。

後方牽扯到的事隨着地盤的擴張,越來越多,曹操也無法親自一一搞定。

這個問題,不止是曹操一人有,劉備和孫權也一樣。

劉備生前,蜀漢的戰爭,他親自指揮了絕大多數,也是到開始佔有荊州、益州、漢中後,地盤大了,才委派關羽、張飛、魏延等,出去主掌一個方面軍。

東吳孫權,往北面打時,都是他自己領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也絕不放任他人指揮,但在東吳的西線,就只能交給幾任大都督們去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