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從取締門閥到大力推廣科舉 武則天爲什麼會這麼做

從取締門閥到大力推廣科舉 武則天爲什麼會這麼做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則天爲何取締門閥?爲何又大力推廣科舉制度?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武則天之前的封建王朝,基本上是皇帝輪流做,士族永不倒。不管王朝如何變化,這士族家族總是能夠擁有絕對的資源。他們雖然不一定會走上政治巔峯,卻始終處於不敗之地。

武則天消滅門閥家族,是功勞?有什麼功勞?對誰有功勞呢?其實萬事萬物都是相對來看待的。顯然這一事件對門閥家族只有罪過,沒有功勞。

那麼對唐王朝又怎樣呢?武則天消滅了門閥家族,看似皇權不再受到士族的掣肘,可是伴隨而來的是,整個中央政府失去了相應的權威性。以至於中唐、後唐那些宰相大員們對地方上的約束幾乎爲零。

從取締門閥到大力推廣科舉 武則天爲什麼會這麼做

01門閥的存在,其實是爲了保證朝廷集團的利益,而不是皇帝的個人利益。

所謂門閥,其實就是一個個龐大的家族體系。這幫人過去被稱之爲士族集團,到了隋唐以後,陳寅恪老先生就把當時的門閥系統稱之爲關隴集團,所以我們便系統地認識到了門閥的強大。

哀公大父雍,晉昭公少子也,號爲戴子。戴子生忌。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盡並晉,未敢,乃立忌子驕爲君。當是時,晉國政皆決知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知伯遂有範、中行地,最彊。哀公四年,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殺知伯,盡並其地。---《史記》

最早的門閥集團,可能就是春秋時期的晉國六卿,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趙魏韓包括智這四家,後來三家分晉,那就是門閥之間的鬥爭,趙魏韓滅了智家,順道把晉國給分了。

從取締門閥到大力推廣科舉 武則天爲什麼會這麼做 第2張

兩漢時期,門閥家族也充斥在整個朝堂之中,他們數代人都在朝中做官。漢朝雖然是察舉制度選官,可是避免不了門閥家族鑽空子。

貴族與貴族之間,可以互相勾結,你舉薦我家的孫子,我舉薦他家的孫子,他再舉薦你家的孫子,要是容易被發現,那麼門閥聯盟的關係可以再擴大一圈嘛,制度是死的,可人是活的。總之門閥家族必須要保證自己的子孫後代可以做官,比如說著名的東漢大軍閥袁紹,他們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就是著名的門閥家族。魏晉時期,門閥家族一度被曹操嚴重打壓,他主張唯纔是舉,有本事就做官,沒本事就滾蛋。這一政策使得門閥家族紛紛反對,諸如楊修、孔融之類的人一直在反對曹操,也有這方面原因。不過曹操的兒子曹丕爲了穩定地位,向門閥家族妥協,開創了九品中正制,其實依舊是把選官的權力,交給了這幫門閥家族。

晉朝更是一個門閥家族司馬家族創立的王朝,此後南北朝時期天下大亂,門閥家族始終在南北方保存實力,直到隋朝、唐朝的建立,門閥家族再次成爲了國家的中流砥柱。

02武則天消滅門閥制度,看似加強皇權,卻削弱了中央集權。

都說武則天消滅了門閥制度,主要是因爲武則天大力發展了科舉制度。我們都知道科舉制度是隋朝發明的,隋文帝時期就出現了,隋煬帝時期做了一定推廣。

不過效果不是很明顯,因爲不久天下大亂,唐朝建立起來以後,老李家本來就是門閥家族,他們家的江山也是門閥家族支持起來的,所以老李家對門閥家族不薄,科舉制度依舊不能成爲主流選官制度。

其外,又有武舉,蓋其起於武后之時。長安二年,始置武舉。其制,有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馬槍、翹關、負重、身材之選。翹關,長丈七尺,徑三寸半,凡十舉後,手持關距,出處無過一尺;負重者,負米五斛,行二十步:皆爲中第,亦以鄉飲酒禮送兵部。---《新唐書》

直到武則天出現以後,情況發生了徹底的轉變。武則天本人不是什麼門閥中人,她奪取皇位也不是因爲門閥家族的幫助。

從取締門閥到大力推廣科舉 武則天爲什麼會這麼做 第3張

相反,以長孫無忌爲首的這幫門閥家族,始終都在跟武則天作對。爲此武則天當然不可能對這幫人手下留情。

爲了培養一批屬於自己的人才,武則天開始大力推行科舉制度,除了文舉,她個人還創造了武舉,爲了讓自己身邊多一些能幹的文臣武將。這一舉動顯然不是爲了消滅門閥而實施的,武則天勢單力薄,她一個女人家能夠稱霸天下,必須要有人才的輔佐。當時門閥家族壟斷朝局,世代爲官,這不利於武則天的統治。所以武則天通過科舉制度,取締了門閥家族壟斷官場的現象。從此門閥家族一蹶不振,漸漸消失在了歷史之中。這一舉措的確加強了皇權,使得掣肘皇權的門閥家族體系,徹底土崩瓦解。可是與此同時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央集權被削弱了。

爲什麼呢?因爲天下太大,門閥家族門生故吏遍及天下,他們在的時候,控制地方是非常方便的,可顯然天下各地的官員都是科舉選拔出來的,誰跟誰也不熟,在沒有形成管理系統之前,其實相對來說是很難管理的。

03只能說,取締門閥對唐朝無功,對李家王朝和庶民相對有利。

門閥制度被取締以後,誰笑得最開心?當然是李唐王朝的皇帝,因爲這天底下再也沒有任何一種力量可以約束皇權。

手底下的臣子都是靠自身的本事爬上來的,他們背後沒有強大的家族,個人就算再有能力,怎麼可能跟坐擁國家機器的皇帝去鬥呢?

由此可見,武則天取締門閥制度,那就是爲了增強自己的皇權,沒有其他太高尚的目的。與此同時給其他某些人帶來利益,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近世爵祿失之者久,其失非他,四太而已:入仕之門太多,世胄之家太優,祿利之資太厚,督責之令太薄。臣以爲當輕其祿利,重其督責。夫古今選用之法,九流常敘,有三科而已,曰德也,才也,勞也;而今選曹,皆不及焉。---《新唐書》

科舉制度對庶民來說,那簡直就是一條通天大道,過去哪有百姓可以做官的呢?就算有也是特別優秀或者當政者良心發現的。

可是科舉制度給天下平民增加了希望,讀書人可以靠苦讀詩書考取功名,練武之人也可以靠考武舉成爲朝中官員。

可是整件事對唐王朝有功勞嗎?我覺得是沒有功勞的。唐王朝不是皇帝一個人的王朝,所以權力都集中在他手裏,對整個王朝的運行沒有什麼好處。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可是又有多少大獨裁者會兼聽逆耳忠言呢?

從取締門閥到大力推廣科舉 武則天爲什麼會這麼做 第4張

總結:門閥制度的取締,當然是時代進步的象徵。

武則天之前,唐朝的官吏,基本全都是門閥家族所控制的,基本上控制了一千多年,可以說是盤根錯節。

細細去讀歷史,你會發現,總是有某些家族,始終在歷史中出現,這些家族基本上都是門閥家族,比如說隋朝重臣楊素,他們家就是著名的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的祖先,居然是西漢宰相楊敞,他是司馬遷的女婿;三國時期楊彪、楊修也是弘農楊氏;晉武帝司馬炎的皇后楊豔也是他們家的;包括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都是弘農楊氏的後人。

這些家族壟斷着歷史上的重要位置,長達上千年之久。不管有沒有才能,都有他們的身影。其實這本身就違背了所謂的公平。

爲此取締門閥制度,當然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時代進步的象徵。可是門閥制度真的取消了嗎?當然沒有,只是換了一幫人而已。

參考資料:

《史記》

《新唐書》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