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允炆削藩最後爲什麼會失敗?哪些原因導致的?

朱允炆削藩最後爲什麼會失敗?哪些原因導致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398年明太祖駕崩,由於太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很多人都不瞭解,接下來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欣賞。

歷史上發生過不少削藩事件,這些削藩事件很少有失敗的。之所以都不容易失敗,一是因爲削藩是衆望所歸,代表全國各階層的利益,包括老百姓的利益。畢竟所有的老百姓都不願意藩鎮割據,藩王造反。二是中央軍隊強大。不管藩王怎麼打,其力量都是比較弱小的。其軍隊無論人數、實力都是不夠的。而朝廷不但有強大的軍隊,還能獲得各方的支援。三是朝廷削藩名正言順,理直氣壯,站在輿論的制高點上,根本就不用宣傳,大家都明白這樣做沒有錯。

建文帝削藩,也佔有這樣的優勢,他也是理由堂堂正正,也獲得了全國性的支持,也是中央軍隊十分強大。但最終他苦戰四年,卻被打敗了,而且的皇位也被奪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建文帝會輸得這麼慘呢?

朱允炆削藩最後爲什麼會失敗?哪些原因導致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削藩策略和戰爭策略兩個方面來討論。

一、削藩策略。

我認爲,建文帝削藩這件事沒有錯,但是削藩的策略是欠考慮的,處置是不恰當地,體現在以下幾點。

其一,打草驚蛇。建文帝削藩,採用的是由弱到強。先削奪那些能力不強的藩王,包括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岷王。朱允炆集中性地對這五王進行削藩,這無疑是一種打草驚蛇的表現。

其他藩王都明白,接下來就是對付自己了。

外國人有一句話叫“斬首行動”,中國古代也有一句話叫“擒賊擒王”。只有這樣做,纔會付出極小的代價。李世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發動“玄武門政變”取得成功的。劉邦抓韓信,也是這樣成功的。顯然,建文帝的做法,第一步就錯了。

事實上,建文帝並不是沒有機會,朱棣曾經違背朱元璋遺囑,到南京祭拜去世的朱元璋。建文帝當時大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一下就把朱棣給擒拿了。但他偏偏放朱棣回去,派軍隊去打。這不是太笨了嗎?

其二,心狠手辣。建文帝之前在削奪五個藩王的時候,對這五王打擊得非常嚴厲。如果這五王確實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如此嚴厲打擊,也沒有錯。但問題是五王基本上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雞毛蒜皮的事情卻如此大動干戈,明顯就是爲了削藩,做得毫無親情可言,也毫無人性可言。這一點,所有的藩王都看見了,內心都非常不滿,也非常恐懼。

其三,一視同仁。建文帝削藩,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團結一部分人,打擊另一部分人。這樣有步驟又節奏地來,並以此達到全面削藩的目的。

可是建文帝並沒有進行分化瓦解,而是一視同仁。一副要把全天下的藩王一股腦兒全削掉的樣子。這樣怎麼能得到其他藩王的支持呢?

其四,不給保障。藩王們可能也明白,自己的勢力太強,會影響朝廷的統治。但是,建文帝得想一個妥善的安置策略啊。動不動就尋一點理由,把藩王廢爲庶人。同樣是老朱家的後人,憑什麼你朱允炆就是一言九鼎享樂無數的皇帝,而其他藩王卻必須是庶人呢?

趙匡胤要削奪大臣的兵權,但他採用的是“杯酒釋兵權”的方法,他是用金錢買權力。被削奪了兵權的大臣,其實也不吃虧。建文帝卻一下把藩王們變成庶人,誰受得了這個呢。

沒有想好安置策略,就匆匆忙忙削藩。讓藩王們情緒非常激動因而冒險對抗,結果糟糕,是可想而知的。

朱允炆削藩最後爲什麼會失敗?哪些原因導致的? 第2張

二、戰爭策略。

比削藩的策略更糟糕的,是建文帝的戰爭策略。

其一,選將錯誤。在四年的戰爭中,建文帝先後撤換了三任主將。第一任主將是老將耿炳文,第二任主將是紈絝子弟李景隆,第三任主將是資質平庸的盛庸,沒有一個有打仗的能力。

本來燕軍的力量根本沒法和朝廷軍相比,就算朱棣奪了寧王朱權的“帶甲八萬,革車六千”,力量其實還是比較小的。但是,建文帝的朝廷軍卻一敗百敗,讓燕軍像切蛋糕一樣,一下接一下切去。

選將錯誤,固然是朱元璋殺功臣造的孽,但也不得不說,朱允炆看人的眼光,確實是非常有限的。

其二,遙控指揮。朱棣和朝廷軍打仗,幾乎都是親臨前線,衝鋒陷陣。他爲了激勵將士們的鬥志,還有幾次親自去中央軍的營寨中殺一圈出來,面不改色。而且整個戰場形勢,他也都瞭如指掌,能夠及時調整。

但是朱允炆卻只是躲在皇宮裏遙控指揮,從來不去前線。更不打感情牌,籠絡將士。這是他和朱棣最大的區別。

其三,疲勞作戰。建文帝和朱棣的戰爭,打了四個年頭。這個時間打得太長了,一直沒有成效,最終將領疲憊、士兵疲憊,都集中不了注意力了。

而朱棣在熬過了朝廷軍的數次攻擊以後,準確地找到了反攻點。他不再不攻城拔寨,一城一池地爭奪,而是長驅直入,直搗京城。這種刪繁就簡的打法,歷史證明是非常正確的,他也因此迅速獲得國家。

總之,建文帝方法步驟及戰爭策略都不恰當,他確實是有一手好牌,但是都給他打得稀爛。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