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孫權統治基礎最穩 孫權爲何是稱帝最晚的一個

三國時期孫權統治基礎最穩 孫權爲何是稱帝最晚的一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爲什麼統治基礎最穩固的孫權,偏偏是三國中稱帝最晚的那個?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已經初見雛形,從父兄手中繼承家業孫權鞏固了自己在江東的統治,可謂是志得意滿,坐斷東南。江東世族們也從抵抗、反對孫權的統治,變成了合作、支持,在淮泗將領與江東世族的聯手支持下,孫權可以說是三家中統治基礎最爲穩固的一個。

三國時期孫權統治基礎最穩 孫權爲何是稱帝最晚的一個

北方的曹操雖然兵多將廣,疆域廣大,實力最強。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引起了很多忠於漢室大臣的不滿,明裏暗裏的反對勢力一直非常多,針對曹操的政變此起彼伏。就連曹操最親密的盟友,潁川世家大族的領袖荀彧都反對曹操稱魏公,最後兩人公開決裂。至於西邊的劉備,以外來者的身份統治西川,本就要面對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勸進表中,絕對的實權核心人物諸葛亮也只能在名義上排名第五。

可統治基礎最穩固的孫權,偏偏卻是最晚稱帝的那一個。曹丕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逼漢獻帝退位,建立曹魏。第二年(221年),已經稱漢中王的劉備在成都稱帝,繼承漢室基業。而孫權,直到了黃龍元年(229)年,才終於稱帝,建立孫吳。這是爲什麼呢?

因爲稱帝對孫權來說,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

三國時期孫權統治基礎最穩 孫權爲何是稱帝最晚的一個 第2張

曹丕之所以能稱帝,就在於曹操已經爲他鋪好了所有的路。曹操一路削平諸侯,從丞相到魏公,再到魏王,加九錫,可以說已經水到渠成,就差臨門一腳了。可即使這樣,曹丕也沒有有主動動手,而是授意大臣王朗、華歆去“勸”漢獻帝退位。他們拿出的例子是上古時代,堯舜禹會把王位禪讓給“有德之人”,最後三讓三辭,曹丕才勉爲其難地接受了禪讓,正式登基稱帝。曹丕的行爲雖然是篡位,但他的每一步其實都是合乎禮法的,甚至完全可以說自己繼承了漢室的正朔,是正統王朝,與秦漢一脈相承,畢竟傳國玉璽也在他手裏。

劉備能稱帝則在於他是漢室宗親,這個漢室宗親是時人所認可的,尤其是在漢獻帝那裏得到了完美的認證。在漢獻帝還是皇帝時,劉備使用的一直是“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這個身份。漢中之戰後,曹操自封爲魏王,劉備爲了與之身份對等,進位漢中王。劉備稱王在法理上是沒問題的,當年漢高祖劉邦立下遺詔:凡非劉氏子孫稱王者,天下共擊之。也就是隻有漢室宗親才能稱王,劉備又自稱是“漢中王”,完全是想復刻昔日劉邦的成功路線。因此,曹操稱公、稱王引起了極大的非議,而劉備則不然。

曹丕稱帝后,有傳言說漢獻帝已經被曹丕殺死,劉備爲漢獻帝發喪,然後祭祀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正式稱帝,延續大漢王朝。這裏要注意的是,劉備建立的國家叫“漢”,而不是“蜀”,“蜀”是曹魏對劉備政權的蔑稱。

三國時期孫權統治基礎最穩 孫權爲何是稱帝最晚的一個 第3張

曹丕稱帝靠的是法理,劉備稱帝靠的是血緣,到孫權這就很尷尬了。他既不姓劉,也沒有皇帝在手裏陪他演戲,稱帝自然名不正言不順。三國鼎立都十多年了,孫權還是“大魏吳王”。不過亂世中“名正言順”固然重要,但兵強馬壯纔是關鍵,孫權更害怕自己稱帝后,就沒法在魏蜀兩國之間連橫合縱反覆結盟了。所以當陸遜在夷陵之戰(222年)擊敗劉備、石亭之戰(228年)擊敗曹休後,孫權意識到了曹、劉兩家都拿自己沒辦法了,所以立即就在第二年稱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