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孫權稱帝后並沒有追封孫策,是爲何?

三國時期孫權稱帝后並沒有追封孫策,是爲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

三國時期當屬中國歷史上硝煙亂世之一,小國林立,實力最強則要數魏、蜀、吳三國。此三家實力實力相當,角逐激烈,爲後世留下了許多非常精彩的故事,至今仍然令人口口相傳。

東吳國作爲三強國之一,其建立也是經過諸多的挫折和困頓的。吳國雖然是這三個國家中最悠久的一個國家,歷經了四位帝王,但在以往的歷史中,吳國表面上一直依賴着魏國,直到黃龍元年,也即是公元229年之時,孫權稱帝,孫吳才正式建國。

事實上,孫權能夠建國並不是單單他一個人的功勞。他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他才能夠順利稱了帝。他的兄長孫策更是一個才華能力很出衆的人,若是他還且活着,孫權能不能當這個皇帝就有點懸了。

《過二喬宅》中對孫策是如此評價的:孫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結君臣義。奇姿聯璧煩江東,都與喬家做佳婿。

三國時期孫權稱帝后並沒有追封孫策,是爲何?

史料中說道,孫策的武略和周瑜的智慧是可以相匹的,兩人一見面便結下了情義,在江東可謂是奇姿聯壁了,更是都做了喬家的女婿,娶了喬家的兩位大美人。

而一直以來令人想不通的是,爲何孫權在稱帝以後,唯獨只追封了他的父親孫堅爲皇帝,卻全然無視了他的兄長孫策?這其實主要是跟他的私心有關的。

探討孫權如此做法之前,先來說道一下他這個人。

孫權是一個很有武略的人,在與魏國多次的交手中都體現出了不凡的謀略。就連他的死對頭曹操都曾經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足以便可見他確實是一個十分出色的人。

《吳志·大帝傳》中記載了他稱帝時的情況

皇帝臣權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皇后帝:

漢享國二十有四世,歷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氣數終,祿祚運盡,普天弛絕,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奪神器,丕子叡,繼世作慝,淫名亂制。權生於東南,遭值期運,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時行罰,舉足爲民。羣臣將相,州郡百城,執事之人,鹹以爲天意已去於漢,漢氏已絕祀於天,皇帝位虛,郊祀無主。休徵嘉瑞,前後雜沓,歷數在躬,不得不受。權畏天命,不敢不從,謹擇元日,登壇燎祭,即皇帝位。

也就是說他之所以稱帝是曹丕父子的亂政危害到了天下百姓,而他正好生在了東南,爲了秉承自己平定亂世、爲民保天的志向,迎合老天的命令,這才擺了祭壇祭祀,從而登基爲帝,

這段話其中雖有不少是表面正義之言語,卻也看得出他對稱帝的迫切和對權力重視。這也正是他在稱帝了以後沒有封孫策爲帝的原因所在,一個對權力如此渴求的人如何能夠將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切分享出去呢?即便那人是自己的兄長,曾爲了吳國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何況這牽涉的不僅僅是他自己一個人的利益,更關切了後代人的利益。若是封了孫策爲帝,那麼他的兒子孫紹就是皇子了,理應是與孫權的兒子們享有同樣的繼承資格的,孫權自然不會那麼傻,把自己辛苦建立的國家拱手讓給別人了。

三國時期孫權稱帝后並沒有追封孫策,是爲何? 第2張

即便孫紹繼承不了帝位,單單他擁有王位,便是極爲容易對孫權的兒子造成知道很大的威脅。孫權又如何會做如此吃力而不討好的事情呢?

除了他自己有私心的這一點以外,其實他也是出於對侄子孫紹的一種保護。這一點在他死後,再經歷了兩位皇帝以後纔看得出來。當時的皇帝昏庸無道,民間有人便提議道,應由孫策之孫,孫奉來做這個皇帝。不過是民間的一個說法,皇帝就把孫奉給殺死了。

由此來看,當初孫權不封孫策爲帝,也是出於對侄子的一種保護了。畢竟在帝王家,兄弟血親是難以抵得過權勢的誘惑的,他當時的做法倒也是保全了兄長留下來的血脈,不枉二人兄弟一場了。

對於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爲帝,無視孫策的做法,你是如何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