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董卓討伐戰背後有何政治原因?

歷史上董卓討伐戰背後有何政治原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董卓東漢末年軍閥,國曆史上總體評價極其負面的人物之一。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精彩的情節,董卓廢立皇帝之後,曹操矯詔號召天下英雄共同起兵討伐董卓。各路豪傑紛紛響應,共同起兵討伐董卓,“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等經典橋段都是在討伐董卓的過程中上演的。《三國演義》的描寫中,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是正義討伐邪惡的董卓。然而真實的歷史當中,根本沒有正義與邪惡之分,所謂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不過是豪強權貴之間的政治鬥爭。

歷史上董卓討伐戰背後有何政治原因?

我們先看看所謂的十八路諸侯都是哪些人: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不難看出,這些人都是地方豪強,不是太守就是刺史,東漢朝廷的統治根基就是這些人。這裏邊最次的就是曹操了,要地盤沒地盤,要兵沒兵,所以曹操在討伐董卓的時候,還根本算不上真正的一路諸侯。

十八路諸侯,聽上去好像聲勢很大,好像天下各地都起兵了,其實仔細分析,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需要說明一下,真實的歷史當中,起兵討伐董卓的只有十路諸侯,羅貫中可能是感覺十八這個數字更有氣勢,才進行了藝術加工。其實真正起兵討伐董卓的不過就那麼兩三股勢力:一是袁氏兄弟,袁紹、袁術、袁遺;二是張氏兄弟,張邈、張超、張楊;其他如韓馥、王匡這些人其實都是依附於袁氏或者張氏兄弟的。十八路諸侯起兵的範圍也不過是在今天的河南、山東、河北幾個地方而已,東漢其他地方大多沒有反應。

被討伐的董卓其實出身並不高,只能算是個粗俗的武人,但是在當時外戚和宦官發生劇烈爭鬥的情形下。董卓把握住了時機,率涼州兵進入洛陽,掌控了朝廷,所以本來希望能夠控制朝廷的士大夫集團自然非常失落。其中尤其以袁紹、袁術兄弟最爲失望,本來袁氏四世三公,他們二人的叔父袁隗是太傅,位高權重。結果董卓一來,袁氏家族和士大夫官僚集團瞬間跌入谷底,這其實才是十八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的根本原因,不過是各路豪強和董卓這個掌握朝廷的豪強之間的政治鬥爭。

歷史上董卓討伐戰背後有何政治原因? 第2張

所以也就不奇怪,爲何聲勢浩大的十八路諸侯,卻沒有人敢於真正的出兵討伐董卓,只是天天在那“置酒高會,高談闊論”。因爲這些人都是有自己的小算盤的,他們不是真正的爲了什麼正義,他們起兵只是爲了造成事實上的割據,爲了爭奪地盤,獲得更大的利益。所以董卓還沒消滅,諸侯內部自己先打了起來,劉岱和張邈攻殺了橋瑁,佔了他的地盤。也就不奇怪,雷聲大雨點小的討董之戰,最終不了了之了。

春秋無義戰,東漢末年和春秋時期何其相似。周天子沒有了權威,所謂的征伐不過是各路諸侯打着天子的旗號互相攻伐、兼併;董卓廢掉劉辯,立漢獻帝,漢獻帝在所謂的十八路諸侯眼中,恐怕還不如周天子地位高。所以所謂天下英雄羣情激昂,共同起兵討伐董卓,都是漂亮話罷了,真正的討伐董卓,不過是豪強之間的政治鬥爭,都是爲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那些真正心懷漢室,心懷正義的人反而沒有實力起兵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