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赤壁之戰曹操三千謀士卻敗了 他們能證明不如一個諸葛亮嗎

赤壁之戰曹操三千謀士卻敗了 他們能證明不如一個諸葛亮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赤壁之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赤壁之戰曹操慘敗,是不是證明曹操的三千謀士頂不上一個諸葛亮?

真實的赤壁之戰,跟諸葛亮關係不大,跟曹操的謀士三千也沒啥關係。

就赤壁之戰來說,在戰略層面上,謀士們能發揮一些作用;而在具體戰術層面,主要是武將們的事情。

今華夏己平,南土知困矣。可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

這是曹操的頂級謀士荀彧給出的意見,簡單說就是打。河北老袁家都給打沒了,那就沒啥理由慣着荊州老劉頭兒。

赤壁之戰曹操三千謀士卻敗了 他們能證明不如一個諸葛亮嗎

此時是公元207年年底。

轉過年來的公元208年,曹操就在鄴城開鑿玄武池、訓練水軍。同時,派張遼、于禁、樂進駐許都以南,準備南征;令馬騰及其家屬遷至鄴城,牽制西北;自任丞相以集中權力,控制朝堂。此外,還把政敵孔融宰了,敲打那些不聽話的人。

折騰了半年之後,曹操在當年七月正式舉兵南征。

而曹操三千謀士的作用,也就到此爲止了。打還是不打?打。接下來,怎麼運籌帷幄、怎麼排兵佈陣、怎麼攻戰殺伐,等等這些,就不是謀士們操心的事情,而是曹操和武將們的事情。

謀士的作用,主要有兩個:

一是決策環節的戰略設計。劉邦彭城慘敗,於是張良下邑奇謀:聯合彭越、策反英布、派出韓信。三言兩語定出戰略,你劉邦就這麼幹。

二是執行環節的難題破解。策反英布,怎麼可能辦到?英布可是項羽的貼心小棉襖。但是,謀士隨何能做到,這傢伙帶着二十來個人跑到九江國,一通嘴炮就把英布策反了。謀士的一張嘴真能抵得上武將的百萬兵。

而曹操南征呢?

只需決策環節的戰略設計,因爲戰術環節沒有難題。

而且,這個戰略設計既不是簡答題也不是選擇題,而是判斷題,即打還是不打,以及是馬上打還是等等再打。

赤壁之戰曹操三千謀士卻敗了 他們能證明不如一個諸葛亮嗎 第2張

荀彧這個頂級謀士已經給出建議,那就是打。至於怎麼打,就真心不用謀士們操心了。因爲曹操人多地盤大,劉表和孫權人少地盤小。

在當時,曹操名義上控制了八州一部,劉表僅控制了一個荊州(首郡南陽還在曹操手中),孫權僅有江東六郡。所以,曹操南征就是大人打小孩兒。這種局面,打得過,屬於正常操作;打不過,屬於順風翻盤。

這是曹操的謀士們。只要決策定下,那就可以統統靠邊站。那諸葛亮呢?

赤壁之戰後,諸葛亮才被劉備拜爲軍師中郎將,也就是所謂的軍師。但這個軍師,還不是參謀長的角色,而是在幹後勤部長的活兒,幫着劉備調配長沙、桂陽、零陵這三個郡的糧草,武陵郡由劉備直接控制。

所以,在赤壁之戰前,諸葛亮算不上劉備的軍師。就謀士來說,諸葛亮的地位起不到決定作用。但諸葛亮有兩個優點,一是能力強,有把握全局的能力;二是人脈廣,哥哥諸葛瑾在東吳當官。

所以,諸葛亮在決策環節,提出了聯合孫權、對抗曹操的戰略設計;而在執行環節,則代表劉備陣營直接操作了孫劉之間的聯盟合作。

因此,諸葛亮雖然地位不高,卻成爲劉備陣營在赤壁之戰的首席軍師。

但是,他僅僅是劉備陣營的首席軍師。孫劉兩家雖然聯合作戰,但沒有一個聯軍司令部,因爲兩家各打各的、互不統屬。劉備管不了老孫家的周瑜,孫權也管不了老劉家的關羽。孫劉聯軍沒有首席軍師,甚至說不上聯軍,而只能說合作或聯盟。

赤壁之戰曹操三千謀士卻敗了 他們能證明不如一個諸葛亮嗎 第3張

既然是這樣,那諸葛亮的謀士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他僅是充當了一箇中間協調人的角色。

但是,孫劉聯盟以及聯軍的首席協調人,不是諸葛亮,而是魯肅。

魯肅是一個狠角色。

曹操七月南征、劉表八月去世,荊州羣龍無首。這時候,魯肅立即毛遂自薦要前往荊州弔唁劉表。

劉表和曹操的關係不好,互相都在背後使小動作。但孫權和劉表的關係更不好,孫權老爹孫堅就是被劉表部將黃祖搞死的。所以,魯肅代表孫權集團弔唁劉表,純屬扯淡。

那他跑到荊州幹什麼?

就一件事:鼓動劉備對抗曹操,你劉備放心大膽得幹,我們老孫家百分之百的支持你。

魯肅爲什麼不去鼓動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琮和劉琦就是一對兒小屁孩,在劉備這個老江湖面前啥也不是。

但是,老江湖劉備卻被小屁孩給擺了一道。劉琮領兵駐紮襄陽、劉備領兵退至樊城。這倆城一個在漢水以南、一個在漢水以北,本可互爲支援、對抗曹軍。但是,劉琮竟直接向曹操投降了,關鍵是還沒提前通知劉備。所以,劉備只能要多狼狽有多狼狽地趕緊逃跑。

劉琮投降、劉備逃跑,那魯肅怎麼辦?

魯肅走到夏口的時候,曹操已經進軍荊州,根本不給他鼓動劉備的機會,曹孟德直接開打。

魯肅走到江陵的時候,曹操已經收降劉琮、趕跑劉備,曹孟德完全打亂了魯肅的戰略設計。

但魯肅不到黃河心不死,繼續向北找劉備,直到長阪纔算遇到劉備。劉備剛剛吃了一場敗仗,而且敗得特別慘,比當年劉邦彭城慘敗還要慘。

直到這個時候,魯肅纔有機會鼓動劉備對抗曹操,也才初步建立了孫劉聯盟。

所以,魯肅是孫劉聯盟或孫劉聯軍的總協調人。

赤壁之戰曹操三千謀士卻敗了 他們能證明不如一個諸葛亮嗎 第4張

孫劉聯盟的決策,是魯肅第一個提出來的,不是諸葛亮。孫劉聯盟的執行,也是魯肅千辛萬苦搭上的線,也不是諸葛亮。

在劉備軍中,魯肅見到了諸葛亮,而且主動跟諸葛亮攀關係說:我與令兄子瑜(諸葛瑾)關係特別鐵。這之後,諸葛亮纔跟魯肅推心置腹,一起操作孫劉聯盟。

所以,魯肅是孫劉聯盟的總協調人,而諸葛亮是魯肅這個總協調人的助手。

但是,作爲劉備集團的協調代表,諸葛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在諸葛亮之前,已經有兩個人力主孫權抗曹。第一個是魯肅,魯肅這傢伙一直在鼓動孫權當皇帝,他都沒把大漢朝放在眼裏,那就別提曹孟德了。第二個是周瑜,“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在周瑜眼裏,曹操必須是個反派角色,所以主公孫權就要勇者鬥惡龍。

諸葛亮是第三個,那他起到了什麼作用?

他讓孫權最終下了決心。

魯肅和周瑜都沒見識過曹操的南征大軍,但諸葛亮見識過。所以,孫權向諸葛亮詢問前線形勢。諸葛亮直言相告:曹孟德猛得逆天、劉豫州敗得狼狽。

於是,孫權接着問諸葛亮的意見,也就是自己該怎麼辦?諸葛亮給了他三個選擇:

一是死磕到底,即以江東六郡對抗曹操的八州一部,而要死磕,那就早點兒死磕;

二是直接投降,自問力量不足,那就按兵不動,然後封存甲冑,靜待曹操接收;

三是騎牆觀望,這是最不可取的,一面整軍備戰、一面表面服從,曹操肯定會把孫權往死裏收拾。

然後,孫權接着問劉備的打算,也就是劉備是死磕還是投降。

赤壁之戰曹操三千謀士卻敗了 他們能證明不如一個諸葛亮嗎 第5張

這時候,諸葛亮開始激將了,說我家劉豫州是蓋世英雄,只能死磕到底,寧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絕不向曹操投降。

諸葛亮的這句話,相當氣人。你家劉豫州是大英雄,那我孫權難道不是大英雄嗎?於是,孫權不再猶豫,下決心與劉備合作、共同抗曹。

這就是諸葛亮發揮的作用。他幫助孫權下了最後決心。但這也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其實,孫權早就下了決心,只是猶豫不決,內部陣營裏支持他的人太少。要對抗曹操這種級別的敵人,自己一個人死磕到底沒用,必須爭取整個集團的集體支持。但是,孫權集團的首席謀臣張昭卻力主投降。這時候還怎麼玩?

所以,只有等魯肅和周瑜這兩個少壯派站出來說話,跟他一起搞配合才能凝聚意志。而諸葛亮這個外臣,又從外部搞了一下刺激,孫權集團才能更加精誠合作,而孫劉聯盟也才能正式落地。

所以,諸葛亮即便發揮了作用,也僅是作爲魯肅這個總協調人的助手在發揮作用。孫劉聯盟能夠實現,第一功要記到魯肅頭上。而諸葛亮作爲劉備集團的協調代表,他的突出作用是幫助孫權下了最後決心:不再遲疑、準備打仗。

那赤壁之戰呢?在這場大戰爭中,諸葛亮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

首先,沒有草船借箭的事。如果孫權集團連箭都沒有備齊,那還打什麼仗?直接投降算了。

其次,沒有借東風的事,黃蓋的火船從長江南岸衝向長江北岸,主要是靠水力,而不是風力,即從西南向東北衝。

第三,沒有三氣周瑜的事,孫劉兩家即便加在一起也未必打得過曹操,遭遇火攻、趕上瘟疫,曹操才被打敗,這時候再鬧內部矛盾,兩家很可能會被曹操一套技能帶走。

第四,周瑜也沒有害過諸葛亮,諸葛亮比周瑜小七歲,在周瑜面前已經可以算晚輩後生了,周瑜周公瑾的氣量沒有那麼小。

赤壁之戰曹操三千謀士卻敗了 他們能證明不如一個諸葛亮嗎 第6張

這裏面,最不地道也是最雞賊的,當屬劉備。

趁孫權集團一個沒留神,劉備就把荊州南北四郡搶了。但是,荊州是大漢朝廷的荊州,既不是曹操的、也不是孫權的,還不是劉表的。所以,大漢皇叔劉備,再頂着前任州牧劉表之子劉琦的名義,去收復荊州四郡,這也沒啥可說的。

但這事在孫權看來,肯定認爲劉備不夠意思。我們三萬主力精銳、你們兩萬輔助殘兵,結果卻搶了四郡這塊大肥肉,這還有天理嗎?

接着劉備又搞了一套神操作,直接晃瞎了孫權的眼睛。

中原諸侯的一貫把戲,是互相上表搞推薦。比如,袁紹向朝廷上表推薦曹操爲東郡太守。但朝廷不批咋辦?當時的朝廷,控制在董卓手中,董卓有足夠的理由不批。但沒關係,你朝廷愛批不批,我袁紹上表推薦了,那曹操就是東郡太守。

這套把戲已經被中原諸侯玩得爐火純青。而此時的劉備更神奇,他也不指望孫權上表推薦自己,更不指望曹操上表推薦自己,而是直接在荊州搞了“公推直選”,劉琦的部下、劉備的部下,兩夥人加在一起,這就是荊州“民意”,然後一致推舉劉備爲荊州牧。再後,連上表這步都可能省了,即不再請示曹操控制的許都朝廷,劉備瞬間成了荊州牧。

你這個操作,讓孫權情何以堪?孫劉矛盾的種子,也就在這時候種下了。

赤壁之戰曹操三千謀士卻敗了 他們能證明不如一個諸葛亮嗎 第7張

不是說曹操打孫劉就是大人打小孩兒嗎?那赤壁之戰怎麼還打輸了?

戰爭充滿不確定性。你根本不能搞事前推理,而只能做事後總結。就事後總結來說,主要有這樣幾點:

一是曹操老了,思想僵化,還在用“漢末亂世”的思維來評估孫權集團。

當時曹操53歲,張昭52歲,這基本算同齡人。所以,曹操一招降,張昭就投降,這兩個人的思維是同頻的。在漢末亂世,此種招降納叛已經成了家常便飯。關鍵是曹孟德已經把這套手段玩得神乎其神。張繡把曹操侄子曹安民和愛將典韋給搞死了,但張繡後來投降,曹操仍舊笑納,而且還跟張繡聯姻。

但是,赤壁之戰時,曹操的對手呢?魯肅36歲、周瑜33歲、孫權26歲、諸葛亮27歲。這些人跟曹操完全不在一個時代。在漢末亂世,大家說投降就投降,可以不說投降曹操,而說投降大漢朝,這沒啥丟人的。但是,在赤壁之戰的時候,與曹操差了一輩人的孫權、魯肅等人,既對大漢朝沒有感情又不相信招降納叛的老套路。所以,曹操是虛張聲勢準備招降納叛,而孫權卻是磨刀霍霍準備死磕。結果怎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曹操輕敵了,根本沒把劉備和孫權放在眼裏,主要是沒把孫權放在眼裏。

在曹操看來,劉備是個老江湖。雖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但劉英雄總是被曹英雄打成狗熊。所以,曹操就不可能真心看得起劉備。老江湖劉備不行,那孫權呢?就是一個還沒出校門的高中生。

所以,對於赤壁之戰,曹操沒有一個端正的態度。人家孫劉聯軍都不成功則成仁了,而你曹操在幹嘛?橫槊賦詩而對酒當歌。曹操不僅要贏而且要贏得瀟灑,難道唱歌就不行嗎?唱歌可以,但主力戰將呢?跟隨曹操出征赤壁的,主要有曹仁、樂進,這兩個算是有點名氣;其他就是曹純、李通、滿寵以及劉表舊部文聘,這些人上不了檯面。而真正的超一流戰將,如夏侯惇、夏侯淵、于禁、張遼、李典、臧霸,全都沒來。橫槊賦詩不算輕敵,但戰將陣容肯定算輕敵了。沒有這些超一流的戰將,軍隊只能交給二流戰將來指揮。而二流戰將完全鎮不住場子,也搞不定戰場上的變化莫測。

赤壁之戰曹操三千謀士卻敗了 他們能證明不如一個諸葛亮嗎 第8張

三是曹操的實力被虛誇了,本來就想兵不血刃定長江,所以根本沒有打硬仗的準備。

號稱80萬大軍,實際只有20萬。而參加赤壁之戰的,主要是曹操的西路兵團,應該是8萬人。不是還有劉琮投降的水軍嗎?這夥人能乖乖投降不鬧事,然後搞點兒運輸就行了,曹操還能指望降兵降將賣命殺敵嗎?所以,曹操的8萬軍隊仍舊以陸軍爲主,打不了水戰。玄武池裏練出來的水兵,也應付不了長江的風高浪急。

而孫劉聯軍呢?孫權讓周瑜帶來了3萬,劉備和劉琦兩部加在一起能有5萬。關鍵是這些軍隊,主要以水軍爲主。8萬對5萬,還主要是陸軍對水軍,兩相對比,曹操不佔優勢。所以,曹操打不過孫劉聯軍,也就無可厚非。

因此,赤壁之戰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

首先是曹操自己,思想上太僵化、戰略上太輕敵,實力也被嚴重誇張。曹操根本不是來攻堅克難的,而是來招降納叛的。

其次是孫權集團,整個孫權集團精銳盡出,孫權親自掛帥,周瑜、程普領銜擔當,韓當、黃蓋、淩統、呂範、周泰、甘寧、丁奉、呂蒙,隨便拉出一個都是能出列傳的狠角色。

第三是劉備集團,打輔助打得也很給力,劉備身先士卒,而關羽、張飛、趙雲更是寸步不離,輔助都是主力的牌面和鬥志。

而孫劉聯盟的樞紐是魯肅,作爲孫權集團的代表魯肅,其與劉備集團的聯繫樞紐,是諸葛亮。所以,諸葛亮的作用不如魯肅。

最後總結:

謀士的確能發揮決策千里之外的作用,但謀士的作用不能被無限誇大。赤壁之戰的結果,跟謀士有關係,但關係不大。就曹操一方來說,主要問題出在曹操這位主公身上;就孫劉聯盟來說,主要功績要記在魯肅和周瑜身上。

而就謀士的作用來說,曹操陣營的謀士們已經發揮了他們應該發揮的作用,即趁着北方平定、南方膽寒的窗口期發動一次南征。這個決策無可厚非。至於如何執行,那主要靠曹操和武將們的事情。因爲實力不成比例,沒有需要破解的執行難題。

而孫權和劉備集團的謀士,就要頭疼一些。一是決策環節的搖擺,打還是降,是一個極爲嚴重的問題;二是執行環節的落地,怎麼跟荊州聯盟、怎麼跟劉備同仇敵愾,也是必須認真籌謀的工作。

在這些問題上,魯肅的作用最大,他是孫劉聯盟的總協調人;諸葛亮的作用關鍵,他是劉備集團的協調樞紐。

所以,曹操的“三千謀士”未必差,他們盡職且盡責了;諸葛亮也沒多強,他只是在關鍵節點和關鍵地方發揮了關鍵作用,卻說不上孫劉聯盟的首功。聯盟得以落地的首功要記在魯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