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商鞅被殺之後 秦惠文王爲何還要保留其變法

商鞅被殺之後 秦惠文王爲何還要保留其變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商鞅因變法而死,爲何秦惠王卻保留了商鞅的改革措施?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他的兒子秦惠王登基。繼位伊始,作爲反對變法的一方秦惠王便利用公子虔的誣告下令逮商鞅,最終縱橫秦國二十餘載的商鞅被車裂,全家被誅滅。但是此時手握大權的秦惠王,卻一改往昔的反對態度,反而將商鞅所做的改革措施都保留了下來,這是爲何呢?

年輕時的商鞅,頗受受李悝、吳起的影響,而身負才華的他,也成爲魏國國相公叔痤的謀士。而公叔痤向魏惠王舉薦商鞅之時,卻被魏惠王當做是公叔痤的病入膏肓之言,魏國也因此錯失了大才,而商鞅則幾經周折進入正在招賢納士的秦國。

商鞅被殺之後 秦惠文王爲何還要保留其變法

此時的秦國,國君乃是秦孝公。作爲一名有道明君,秦孝公希冀能夠通過變法改變秦國的積貧積弱,但是內部矛盾也是深重,以甘龍、杜摯爲首的舊貴族自然不會輕易讓即得利益受損,而商鞅的鐵腕也爲變法拉開了序幕,從移木取信於民到刑其(太子,也就是秦惠王)傅,黥其師,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由此開始,也由表及裏,一步步的深入開來。但是這也直接觸及到了舊有貴族的利益以及他們的代言人太子(秦惠王)的利益,而利益的衝突的也讓商鞅埋下了被殺的因果。

最終商鞅在推行了《墾草令》、戶籍制度改革、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軍功爵制度之下秦國也終於一步步的實現了富國強兵。而禍福所依,秦孝公的去世,也恰恰意味着太子的上位,靠山的崩塌,商鞅也只落得一個被車裂而死的結局。

那麼秦惠王爲何要保留改革措施呢?

商鞅被殺之後 秦惠文王爲何還要保留其變法 第2張

第一秦惠王的爲政

作爲太子之時,秦惠王周圍是圍繞着的是支持自己的舊貴族,而雙方更是爲了各自的政治目的而互相扶持,但是當秦惠王達成了王位的目的,作爲君王,首先要想到的自然就是如何維持統治,使得秦國更加強大。

顯然從其爲政上看,我們可知曉秦惠王當得上是有爲之君。當政期間,他北掃義渠,西平定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而且還任用了一衆人才,從公孫衍、張儀、司馬錯等等,而作爲明君,爲了維護國家統治,增強國家實力,定然會對造成富國強兵的商鞅變法重新審視。

第二廢除改革措施的弊端

在商鞅實行變法改革之後,事實上更多的是對統治階層的社會化改變。在廢除了舊有的世卿世祿制度之後,得益於軍功爵制度的建立以及墾田令的推廣,一大批新興地主階級的興起,也對舊有貴族階級統治形成了衝擊,雙方的實力對比也隨着變法的日漸深入,而逐漸從強弱對比明顯到雙方勢均力敵。而如果廢除改革措施,則勢必導致雙方會因爲利益的重新分配而進行爭奪,從而引發朝堂不穩。

商鞅被殺之後 秦惠文王爲何還要保留其變法 第3張

作爲改革者,商鞅所進行的變法也成爲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少有的取得成功的變法。而變法中所存在的各種利益糾葛,也讓衆多的變法都最後付之東流,一如王安石變法,張居正變法。這裏既有作爲改革者本人的決心與雷厲風行,更有統治者以及後繼統治者的支持與否,而這些也都是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參考資料:《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