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楊修和司馬懿相比 曹操爲何只殺楊修不殺司馬懿

楊修和司馬懿相比 曹操爲何只殺楊修不殺司馬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曹操和楊修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曹操臨死前,爲什麼斬殺了楊修,卻沒有殺司馬懿呢?

這其實是三個問題。一,曹操爲什麼要殺楊修?二,曹操爲什麼沒殺司馬懿?三,司馬懿爲了避免被殺,是怎麼自救的?

我們知道,曹操是個很有能耐的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一個是愛惜人才。在魏蜀吳三國鼎立時,他手下的人才最多。爲了能夠留住關羽,他是上馬金,下馬銀,又是封官(漢壽亭侯)許願,又是贈送美女。可以說不惜一切代價。

楊修和司馬懿相比 曹操爲何只殺楊修不殺司馬懿

曹操的另一個特點是自私自利。他有一句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不能爲我所用的人才,一律除掉。

在對待楊修、司馬懿的問題上,其實也直接或間接地證明了他的上述這兩個特點。

曹操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對於他的繼承人,一直在嫡長子曹丕、四子曹植兩個兒子之間搖擺不定。

司馬懿是曹丕的輔助者;楊修則是曹植的亦師亦友的長輩。在曹植爭奪繼位人的時候,楊修曾經爲曹植積極獻計獻策。楊修已經成爲曹植爲爭奪繼承人之位的實際幕後策劃者。

我們知道,楊修是才華橫溢的謀士,大學者;司馬懿則是曹操帳下老謀深算的謀士。從後來西晉篡位曹家天下的結果來看,曹操最應該誅殺的是司馬懿,但司馬懿並沒有被殺;楊修既沒有耍弄陰謀詭計,也沒有篡奪曹家天下的雄心壯志,卻被曹操殺害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爲雄才大略的曹魏奠基者,曹操似乎是大大地失算了。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些問題。

一,曹操爲什麼要殺楊修

1,楊修的爲人

楊修爲人恭敬、好學,有俊才,知識淵博,極聰慧,建安年間被推選爲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後又擔任曹操丞相府的主簿。當時曹操的許多軍事、國事,楊修負責處理的事務很多,結果也都很合曹操的心意。

2,楊修的得意忘形

也許是楊修的知識的確太淵博了,也太聰明瞭吧。許多事,在大家都懵懵懂懂時,只有他看得明明白白。這種人最容易得意忘形。我們平常總說,人可以得意,但不能忘形。

(1)《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列傳第四十四》:楊修,是丞相曹操的主簿。曹操自平漢中,因爲討劉備,一時進退兩難。進攻,暫時沒有機會;堅守,又沒有意義。下面的人不知該何去何從,討要軍令,曹操隨口說了一個“雞肋”。下面的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楊修自作聰明地解釋道:“雞肋的意思,就是吃吧,上面沒肉;不吃吧,扔了可惜。丞相要撤退了。”

因此,楊修於是自作主張命令外面的人(指戒備、站崗的人),說你們只要輕微戒備就行了。

上面這段文字說明,楊修的確非常聰明,但是這聰明的腦瓜子沒有用到正經的地方。作爲謀士,最應該揣摩的是敵人,而不是自己的主子。怎麼給主子出謀劃策,這纔是一個謀士應盡的職責。

楊修和司馬懿相比 曹操爲何只殺楊修不殺司馬懿 第2張

(2)闊門事件:曹操曾經叫人建造花園,他看了後不給評語,只在花園的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大家不解其意。楊修看了,說:“門內一個活字,是闊。”他竟然不去問曹操是什麼意思,就擅自命人把門修窄了。

(3)一合酥事件:曹操收到一盒酥,在盒上寫了“一合酥”。楊修見了,便叫人們把整盒酥都分着吃了。曹操問他爲什麼要這樣做,楊修回答道:“盒上寫明‘一盒酥’,那意思分明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丞相的命令,我們怎敢違反?”

(4)曹操夢中殺人事件:曹操恐怕有人暗殺他,便假裝說自己在夢中好殺人,他殺了一個近侍以後,又假裝夢中醒來,痛哭並厚葬了那個近侍,這就是曹操殺一儆百的用意。楊修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便恃着自己聰明,給大家解讀曹操的內心。

(5)吳質事件:曹丕密請吳質入內府,商量曹操欲立世子一事,但又怕有人知道,就用大簏藏了吳質。楊修知道了,就告訴曹操,結果曹丕下次真是用大簏載絹,曹操懷疑楊修想陷害曹丕。

(6)鄴門事件:曹操爲了測試兩個兒子的才幹,便叫他們出城門,卻叫門吏不要放人出外,楊修教曹植,如有人敢阻擋,便斬殺他。曹植雖然成功出外,但當曹操知道是楊修所教以後,非常憤怒。

楊修和司馬懿相比 曹操爲何只殺楊修不殺司馬懿 第3張

3,楊修和曹植的關係

我們知道,楊修和曹植因爲都是文學大家,故此他們的關係一直非常好。在曹操立嗣這件事上,楊修多次幫曹植順利通過曹操的考驗。

在曹植與曹丕爭奪魏太子的事件中,楊修選擇了站在曹植的陣營中。曹操知道了這件事以後,認爲楊修參與了奪嫡事件,頗爲氣憤。

4,楊修破壞了遊戲規則

《三國志卷十九魏書十九任城陳蕭王傳》:楊修每次到曹植那裏,總是顧慮曹植做事有不妥之處,楊修就揣度曹操的意圖,爲曹植準備下曹操可能問到的問題,預先準備好了十幾條答辭,告訴曹植手下的人:“魏王的訓誨來時,根據他的問話,按照這些資料,作出相應的回答就行。”

也就是說,在曹操考覈曹丕、曹植的過程中,楊修出於對曹操的深刻了解,幫着曹植在曹操面前作弊。

因此,魏王曹操的訓誨剛剛送來,曹植的答辭就馬上送過去了。

曹操對這樣迅速的回答覺得很奇怪,經過追問,真相才慢慢泄露了出來。

毫無疑問,楊修利用自己對曹操的瞭解,擾亂、破壞了曹操選拔世子的遊戲規則,給曹操造成了無盡的麻煩和困擾。

曹操大怒,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天,以“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的罪名殺了楊修。

5,楊修被殺,透露出曹操已把曹丕定爲世子

因爲楊修的幕後策劃,曹植因而一度很受曹操的寵愛,這使曹植更加高傲,有點得意忘形,放浪形骸,使曹操心灰意冷。當他得知這些全都是楊修所教時,立刻轉而選擇曹丕作爲魏王的繼承者。

楊修和司馬懿相比 曹操爲何只殺楊修不殺司馬懿 第4張

曹植失寵後,楊修預感到危險臨近,便有意慢慢開始疏遠曹植。但是因爲曹植畢竟是曹操的兒子,所以他不敢過於明顯,還是保持了一定的交往。

即使如此,曹操仍然不想放過他。因爲假如留着楊修,將來曹丕上位,楊修一定會幫着曹植給曹丕製造麻煩。沒有了楊修,曹植縱然再怎麼才華橫溢,也只是在文學方面,不會在政治上對曹丕構成什麼威脅。

殺楊修,就是曹操已經決定了,曹丕就是將來曹魏的繼任者。

6,楊修被殺,曹植是催化劑

曹操殺楊修,既有楊修自己的原因,更有曹植的因素。曹操把對曹植的極度失望,轉嫁到了楊修的身上。認爲曹植是在楊修的教導下,纔會蛻變成後來讓他極其失望的樣子

二,曹操爲什麼不殺司馬懿

1,司馬懿的確是個人才,他自幼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起初,因爲曹操控制了東漢朝廷,司馬懿不願意爲曹操賣命,故此,選擇了逃避。但他強大的名聲不可能讓他一直逃避。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闢司馬懿爲文學掾。

2,司馬懿知道曹操勢力越來越大,已經無人能敵,便改變策略,轉而支持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封魏王以後,讓司馬懿以太子中庶子的身份輔佐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了完全的勝利。可見,司馬懿輔佐曹丕,並不是司馬懿自己的主張,而是曹操自己的意思。

但是,楊修作爲曹操的主薄,也就是管理文書檔案的負責人,他的職責是給曹操服務,卻動不動給曹植出主意,欺騙曹操,則是楊修自作主張的結果。

3,司馬懿不僅才華橫溢,還會見風使舵,所以曹操沒有原因殺他。而且,司馬懿利用他的才華,使曹操、曹丕等人越來越信任他,越來越離不開他。

(1)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南征,大破孫權,孫權遣使乞降,向曹操上表稱臣,陳說天命,勸說曹操稱帝。司馬懿也說:“漢朝的國運將要終結,您十分天下而有其九,還臣服聽命於漢。如今孫權稱臣,是順應天人之意。”

(2)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馬懿建議屯田解決糧食問題,得到曹操的採納。

同年八月,漢水流域因爲天降暴雨發生自然災害 。關羽趁機擒于禁、斬龐德。 曹操感到威脅,一度準備遷都黃河以北。司馬懿及時勸阻,並給曹操出謀,聯合孫權,夾攻荊州,關羽被殺。

(3)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懼,司馬懿管理喪葬諸事,內外肅然,並奉曹操梓宮回到鄴城。 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馬懿受到曹丕極大信任,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相當於丞相辦公室的祕書長。

楊修和司馬懿相比 曹操爲何只殺楊修不殺司馬懿 第5張

(4)三國後期,能夠帶兵有效抵禦蜀漢、孫吳軍隊進攻的,主要是司馬懿。

故此,曹丕臨終時,又遺命司馬懿與曹真等爲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也同樣受到信任,擔任了許多重要職務。

明帝駕崩前,又託孤司馬懿和曹爽輔佐幼帝曹芳。

(5)曹芳繼位以後,司馬懿遭到了曹爽的排擠,擔任太傅,看似升官了,但無實權。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開洛陽到高平陵祭陵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起兵政變並控制了京都洛陽。曹魏的軍政權力落入了司馬氏手中。這是後話。

三,司馬懿爲了避免被殺,自己也做了很多努力

1,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成爲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徵召司馬懿。曹操對使者說,他如果還和以前一樣躺在牀上不出仕,便將他逮捕。司馬懿聽說後非常畏懼,只得就職。曹操讓他與太子往來遊處,司馬懿不敢不聽。

2,據《魏略》記載,司馬懿好學,曹洪自以爲才疏,想讓司馬懿去幫助他,司馬懿不喜歡曹洪,便假裝身體不適,拄着柺杖不去。曹洪記恨司馬懿,去跟曹操打小報告,曹操徵召司馬懿,司馬懿立刻扔了柺杖去見曹操爲其效命。

楊修和司馬懿相比 曹操爲何只殺楊修不殺司馬懿 第6張

3,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裏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爲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但是因爲曹丕在司馬懿身上得到了很多教誨,便極力維護司馬懿,司馬懿得以無事。

司馬懿聽說這些事以後,更加勤於職守,常常工作得廢寢忘食,慢慢打消了曹操對他的戒心。

四,這是馬後炮的問題

題主之所以提出“曹操臨死之前,爲何斬殺楊修,卻不殺司馬懿?”這樣的問題,屬於馬後炮。因爲我們是在這一段歷史過去以後,纔會反思這樣的問題。歷史的經驗、教訓,總是後人在總結,有先見之明的人在歷史上並不多。

不容諱言,曹操的確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其實早就察覺到司馬懿不是個一般人,心裏很忌諱,提醒過曹丕。

也就是說,在一個同樣傑出的軍事家司馬懿面前,曹操顯然也不一定能夠得出非常正確的結論。至少他深信他的兒子曹丕可以擺平這一切,包括司馬懿在內。至於說司馬懿後來篡奪曹家政權,那顯然不是曹操能夠控制得了的事。假如說曹操剛死,司馬懿馬上就反了,那就是曹操的問題了。

退一萬步說,即使曹操殺了司馬懿,他的子孫無能這個問題,曹操也解決不了。更何況,還有東吳的孫權、西蜀的劉備這兩個強大的敵人存在。假如殺了司馬懿,誰來支撐曹魏的天下?如果你只要懷疑有人要篡權,就全部殺掉,你殺得完嗎?

其實,每一個王朝在衰敗時,總會有人篡權,或者有人起兵造反。就曹魏政權來說,即使沒有司馬懿,肯定還會有別人。

楊修和司馬懿相比 曹操爲何只殺楊修不殺司馬懿 第7張

五,結論

曹操之所以殺楊修,是因爲楊修儘管才華橫溢,但“聰明反被聰明誤”,在正事上只是兢兢業業,沒有差錯,但也沒有大的建樹,僅此而已;可是在別的方面,楊修顯然已經和曹操離心離德,無法重用了。

楊修對於曹操來說,就好比那個“雞肋”,留着沒肉,棄之可惜,但曹操不是一個瞻前顧後、猶豫不決的人,故此,楊修這個“雞肋”,只能被棄之。

而曹操不殺司馬懿,一是愛他是個大才,實在不捨得殺他。二是有曹丕的庇護,既然曹操立曹丕爲世子,那就是說,他在曹丕身上傾注了很大的心血;曹丕給司馬懿說情,曹操總得給兒子一點面子;另外,司馬懿非常狡詐,很會來事,見風轉舵的本領也起了很大作用。

而楊修只是一個純粹的文人,除了才學上可能稍稍比司馬懿強那麼一點,在其他方面,顯然無法和司馬懿相提並論。特別是在“韜光養晦”這方面,楊修沒有任何優勢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