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揭祕:曹操爲什麼殺楊修而留司馬懿?

揭祕:曹操爲什麼殺楊修而留司馬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曹操爲什麼殺楊修而留司馬懿?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殺司馬懿可除曹魏政權的長遠威脅,殺楊修可除曹操父子交接班的短期隱患。

歷來在討論楊修之死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常常被忽略,這個事件就是曹操立嗣事件及其結果。曹操長子曹昂早年隨徵死於宛城,曹氏政權逐漸做大之後的繼承人問題,便成爲曹氏內部兩大勢力集團鬥爭的焦點。

揭祕:曹操爲什麼殺楊修而留司馬懿?

在立嗣事件中,楊修和司馬懿是兩個焦點人物,然而命運結局卻判若雲泥。司馬懿不僅輔助曹丕搶來嗣子之位,更是將曹魏江山蠶食到自家名中。然而,造成這種巨大差別的主因並非才能學識,而是身份歸屬和立場站位把一位長壽老人帶向了成功。楊修的才學未見得輸於司馬懿,爲什麼被曹操所殺的偏是他呢?箇中原因便是明證。

在曹操起家過程中,其身邊逐漸形成兩大勢力集團。汝穎集團以汝南、穎川地區的世家大族爲核心,這些文謀之士相繼在曹操創業過程中歸附而來,掌管文治。譙沛集團以曹操家鄉兗州譙沛籍的庶族地主爲核心,這些能征善戰的武人在曹操起家之初便跟在身邊,操控軍事。這種以籍貫和門第爲歸屬的兩大政治隊列,成爲曹魏政權人士參與權爭過程中邁不過去的檻。

論硬實力(武力),譙沛集團自然當仁不讓;論軟實力(權謀),汝穎集團卻也未必穩操勝券。奪嫡鬥爭中,汝穎集團擁護年長的公子曹丕,而譙沛集團則擁護公子曹植。這裏需要說明一下,有觀點說曹丕曾多次跟隨曹操出征,應該跟武將關係更好,理應獲得軍方擁護。但是曹丕與軍將之間的這種“同事”經歷,未見得就一定能培養出良好關係。後來曹丕羞辱于禁之事,就可見他對軍將的態度。

相反,曹植雖然鮮有戰陣經歷,但他的詩句中卻不乏“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強烈軍功情節。這樣一個人對軍將的親近,顯然會更爲熱情而真切。所以,譙沛集團在與汝穎集團的鬥爭中,選擇擁護曹植便順理成章。

那麼司馬懿和楊修二人是如何選擇的呢?司馬懿籍貫雖不在汝穎,但其祖父司馬雋曾是潁川太守,其家族與潁川勢族久有交誼,故此他在政治上傾向於汝穎集團,擁護曹丕。楊修也不是譙沛人士,但他志在輔助曹植爭奪儲位,因共同的立場而站到譙沛集團一邊。在曹丕、曹植儲位之爭中,給汝穎集團製造麻煩的正是楊修。

楊修以其過人的智謀,屢屢爲曹植創造出優勢局面。若非曹植性情灑脫,曹丕城府深厚,立嗣的結果很有可能是曹植勝出。希望曹植繼位者大有人在,特別是後來譙沛集團因汝穎集團的打壓而一蹶不振時,期望以改換皇帝來打翻身仗的心理愈加強烈。公元228年,魏明帝曹睿在繼位的第二年出巡長安,“是時訛言,雲帝已崩,從駕羣臣迎立雍丘王植”。這一事件便是曹植擁護者內心想法的寫照,也說明兩大集團的博弈並未隨立儲事件的落幕而結束。

公元217年,最終曹丕被被立爲魏王世子,獲得了繼承人資格。面對並未就此緩和的兩大勢力集團的爭鬥,先是魏王后卞夫人出面說話:“王自以丕年大,故用爲嗣”,力圖淡化立儲事件中黨派鬥爭的痕跡。然而效果並不理想,因爲獲勝方汝穎集團並不認爲對手能平靜接受現實。

甚至在接下去的兩年時間中,由於曹操曾在曹丕和曹植之間長時間搖擺,這讓勝利的一方不敢高枕無憂地享受勝果,失敗的一方也不甘心接受現狀,從奪嫡事件中延續下來的鬥爭甚至有增無減。

如何在自己死後留下一個相對穩定的政局?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便落到了楊修身上。因爲他是曹植背後乃至譙沛集團中,唯一有能力改變現狀的人。因此,在已立曹丕爲繼承人的情況下,曹操殺掉這個人便可保證曹植的擁護者在其死後掀不起風浪。最終,曹操“慮終始之變”而殺楊修,百餘日後曹操病逝。

事情再清楚不過:殺司馬懿,消除的是曹魏政權的長遠威脅;殺楊修,消除的則是短期內平穩交接班的威脅。雄才大略如曹操者也僅僅解決了眼前問題,而等到長遠威脅成爲眼前問題時,曹魏政權已無人能殺司馬懿。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