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秦瓊爲何會被稱爲隋唐第一好漢?

歷史上秦瓊爲何會被稱爲隋唐第一好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隋唐英雄中,秦瓊的名氣最大,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隋朝左翊衛大將軍、榮國公來護兒對大唐第一單挑悍將秦瓊有過這樣的評價:“是子才而武,志節完整,豈久處卑賤邪?”

歷史上秦瓊爲何會被稱爲隋唐第一好漢?

上面的說法見於《新唐書·列傳第十四》,《舊唐書·列傳第十八》的說法基本一致:“此人勇悍,加有志節,必當自取富貴,豈得以卑賤處之?”

來護兒說這番話的時候,秦瓊只是他帳下的一名低級軍官,兩唐書的說法是“爲隋將來護兒帳內”,“帳內”的意思應該跟貼身保鏢差不多,《隋書·卷二十八·志第二十三·百官志下》對此有解釋:“王公已下,三品已上,又並有親信、帳內,各隨品高卑而制員。”

秦瓊在來護兒手下,估計只是個侍衛親軍,所以當秦瓊母親辭世,來護兒送上厚禮的時候,軍吏提出了質疑:“士卒死喪,將軍未有所問,今獨吊叔寶何也?”

軍吏把秦瓊與士卒相提並論,說明秦瓊當時可能還算不上軍官,但是沒過多久,秦瓊調到齊郡通守張須陀麾下,就積功升任正六品建節尉,這說明來護兒看人的眼光很準,也說明隋朝的軍功制度,還是相對公平的。

來護兒可不像電視劇裏演的那樣是個兇殘暴戾的莽漢,更沒有被羅士信砸死,《北史·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和《隋書·卷六十四·列傳第二十九》均有此公記載:“護兒重然諾,敦交契,廉於財利,不事產業。至於行軍用兵,特多謀算,善撫士卒,部分嚴明,故鹹得其死力。”

來護兒罹難於宇文化及發動的江都之變,他的最小的兒子來濟(來護兒有十二個兒子)在唐高祖武德年間考中進士,唐高宗永徽年間官至宰相(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書令,龍朔二年與突厥作戰時殉國)。

來家滿門忠烈,不知道爲什麼在某些小說裏,和李道宗、張士貴、蘇定方一樣,都被抹黑成了陰險狡詐、兇殘暴戾之徒。

來護兒等人的歷史形象與民間形象、藝術形象有差異,史料中的秦瓊似乎也比演義小說中更能打——在隋唐英雄系列評書演義中,秦瓊的武功在十八條好漢中沒排進前十名,但是在兩唐書中,他卻是人擋殺人神擋殺神的無敵悍將:“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衆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衆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

關羽萬馬軍中刺顏良傳爲千古美談,秦瓊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卻是家常便飯,來護兒對他格外器重,當然也是看中了他的文武雙全忠勇義氣,在其後的三次大規模戰役中,秦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來護兒的先見之明。

歷史上秦瓊爲何會被稱爲隋唐第一好漢? 第2張

來護兒入朝爲官並進位開府儀同三司,秦瓊一直留在老家歸齊郡通守、河南道討捕黜陟大使張須陀指揮,並在大業十年與“賊帥盧明月”的作戰中顯示了自己的勇悍。

當時盧明月有衆十萬,張須陀全部兵力加起來也就一萬左右,雙方在下邳相持十天之後,張須陀的軍糧吃光,只好兵行險着假撤退真突襲:“賊見兵卻,必悉衆追我,得銳士襲其營,且有利,誰爲吾行者?”

張須陀的計劃太過冒險,所以軍中高級將領無一人主動請纓充當突襲敢死隊,最後是秦瓊和只有十三四歲的羅士信站了出來:“衆莫對,惟叔寶與羅士信奮行。”

張須陀的計劃是好的:他帶領大軍撤退,盧明月必然親率主力追擊,秦瓊和羅士信帶着一千勇士埋伏在路邊,放過盧明月而去偷襲敵人大本營。

這就像官渡之戰張郃高覽偷襲曹操大本營一樣,都遇到了營柵堅固難以攻克的困境,但秦瓊和羅士信顯然要比張郃高覽勇悍得多,這兩位突擊隊長當了一回“先登死士”:“叔寶與士信馳至其柵,柵門閉不得入,二人超升其樓,拔賊旗幟,各殺數人,營中大亂。叔寶、士信又斬關以納外兵,因縱火焚其三十餘柵,煙焰漲天。明月奔還,須陀又回軍奮擊,大破賊衆。明月以數百騎遁去,餘皆虜之。由是勇氣聞於遠近。”

秦瓊一戰成名,在京城護衛隋煬帝楊廣的來護兒看到捷報,也應該感到十分欣慰:我說這小子十分勇悍,果然沒有看錯!

張須陀後來中了瓦崗軍李密的埋伏計,被單雄信、徐世勣等人圍攻戰歿,又是秦瓊挺身而出避免了全軍覆沒,並帶着餘部到武牢關(即虎牢關,唐朝爲避李淵祖父李虎名諱而改名)歸建於光祿大夫、河南道討捕大使裴仁基。

裴仁基受不了朝中奸臣欺壓,帶着本部人馬投奔了瓦崗軍——當時瓦崗軍李密的口號很有號召力,很多人都認爲他能推翻隋朝還天下以太平,作爲裴仁基部下,秦瓊自然也跟着加入了瓦崗軍,並在不久之後,又救了李密一命:“密得叔寶大喜,以爲帳內驃騎,待之甚厚。密與化及大戰於黎陽童山,爲流矢所中,墮馬悶絕。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叔寶獨捍衛之,密遂獲免。叔寶又收兵與之力戰,化及乃退。”

下邳之戰,秦瓊表現得勇猛過人;虎牢之戰,秦瓊顯示出了沉穩和鎮定;黎陽之戰,又是秦瓊力挽狂瀾,使瓦崗軍免遭滅頂之災。

歷史上秦瓊爲何會被稱爲隋唐第一好漢? 第3張

李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開始的雄心壯志變成了狐疑猜忌,殺了翟讓砍傷了徐世勣,單雄信臥薪嚐膽伺機復仇(史料中的單雄信不是秦瓊朋友,卻跟徐世勣一樣,都是翟讓故交),秦瓊和程咬金、裴行儼也在偃師邙山之戰中在李密瞎指揮之下身負重傷:“世充悉衆決戰,先以騎數百渡河,密遣迎戰,驍將十餘人皆被創返。”

秦瓊程咬金等人身負重傷無力再戰,單雄信隱忍多時終於逮住機會反戈一擊,瓦崗軍就此一敗塗地,重傷員也全都落入王世充手中

秦瓊換過主公,但他圖的不是高官厚祿,而是看誰能濟世安民,雖然王世充對秦瓊也是極其敬重,但秦瓊卻一直沒把他放在眼裏,找了個機會,就在兩軍陣前,帶着程咬金、牛進達(小說中爲尤俊達,投唐後積功受封右武衛大將軍、琅琊郡公)、吳黑闥(不是劉黑闥,投唐後積功受封右武衛將軍、濮陽郡開國公)一起投奔了唐軍,在其後的美良川之戰中又兩敗尉遲敬德並迫使其投降。

李淵得到秦瓊,就像撿到了天上掉下來的寶貝:“卿不恤妻子而來歸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當割以啖爾,況子女玉帛乎!”

李淵不但賜給秦瓊金酒瓶、“積賜金帛以千萬計”,還加封他爲上柱國、翼國公,上柱國是最高榮譽,開國公是最高爵位,來護兒當年的預言完全應驗:秦瓊果然憑着文武雙全志節完整,攀上了武將巔峯。

已經到達巔峯的秦瓊並沒有在玄武門前對李淵的兒子建成元吉大開殺戒,這其中原因有三:第一,李淵對他恩深義重,秦瓊絕不會對李淵的兒子下殺手;第二,秦瓊已經位至從一品,不像尉遲敬德那樣連子爵都不是的白丁一樣去拿身家性命去博明天;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秦瓊再立大功,李世民拿什麼來封賞他?功高蓋世封無可封,又會是怎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