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忽木爲何還要讓位於完澤,不忽木讓位又是怎麼回事

忽木爲何還要讓位於完澤,不忽木讓位又是怎麼回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世祖忽必烈統治中後期,因管控不力,相繼發生了理財大臣阿合馬、盧世榮等人的貪贓枉法事件。至元28年春,右丞相桑哥也因結黨營私、貪贓受賄被革職法辦。誰來繼任相位更爲合適?忽必烈想起了見識不凡、沉穩敏瞻、廉潔公正的不忽木。

不忽木先後師從王恂、許衡,具有較高的漢文化素養和文學造詣,許衡誇他將來“必大用於世”。不忽木從政多年,先後擔任過吏部、工部、刑部尚書。

忽必烈擬任不忽木爲右丞,於是就對他說,我過去偏聽桑哥,以致天下不安,現今雖然後悔,已來不及了。我結識你於幼時,讓你隨我一起修學,正是爲了今日之用。這一次,朕意已決,請勿多讓。不料,不忽木推辭說,朝廷中比我資格老的勳爵還有很多,今若破格用臣,恐難服衆。忽必烈問,那麼誰可當此重任?不忽木回答,太子詹事完澤可以。此前查抄阿合馬家,發現一本收受賄賂的簿冊,唯獨沒有完澤的名字。桑哥爲相後,完澤曾說過,此人當權,必敗國事,現今果如其言。因此,我察知完澤足可勝任。

忽木爲何還要讓位於完澤,不忽木讓位又是怎麼回事

就像鮑叔牙讓位給管仲、公孫枝讓位給百里奚,不忽木讓相於完澤這件事,史書多有好評,多半是說他襟懷大度,饒有古風。其實,這樣的評價,通常基於個人層面,着眼點是私德。而筆者認爲,不忽木的讓賢,是顧大局,識大體,是對國家與社稷高度負責的表現,出發點是公德、大德。古代那些能臣良將,面對個人升遷際遇,向來有兩種基本選擇,或是見賢思讓,或是當仁不讓,且都不乏先例,很難說讓與不讓孰優孰劣。關鍵的問題在於,哪種選擇更能利國利民。

忽木爲何還要讓位於完澤,不忽木讓位又是怎麼回事 第2張

完澤在《元史·列傳第十七》中,位列不忽木之後,傳記也只有區區500餘字,而不忽木的傳記卻長達5000餘字。篇幅長短也許說明不了太多問題,但細看之後你會發現,完澤的履歷平淡無奇,毫無過人之處。既然如此,不忽木爲何還要讓位於完澤呢?綜觀史書,不忽木這樣做,至少基於三點考慮:一是自己非蒙古族裔出身,躋身高位容易引起朝臣非議和內訌;二是守成時期最忌折騰,需要完澤這樣的勤謹務實者治國理政;三是自己不居相位更有迴旋餘地,照樣能夠從容地參政議政。這幾點,無一不是站在大局上考慮問題,因而更爲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