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如何評價楊行密?他有哪些成就與作爲?

後世如何評價楊行密?他有哪些成就與作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行密,即南吳太祖,原名行愍,字化源,五代十國時期吳國政權奠基人,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楊行愍原爲廬州牙將,中和三年(883年)拜廬州刺史,歸淮南節度使高駢。光啓二年(886年),因高駢要求,改名楊行密。乾寧二年(895年),封弘農郡王。吳越王錢鏐派兵攻打楊行密,兵進蘇州。楊行密命周本禦敵,卻作戰失利,失蘇州。楊行密經過充分準備,派李神福進攻錢鏐,於杭州大敗錢鏐軍隊並活捉其大將顧全武。經過長期混戰,楊行密在江淮一帶立足。天覆二年(902年),進封吳王。楊行密於江淮舉起割據大旗,遏止朱溫南進步伐,成功避免全國更大範圍動亂。其奠基之吳國,實現由藩鎮向王國的轉型,南方割據勢力與北方中原政權並存的局面得以實現,爲南唐奠定基礎,開啓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經濟文化中心南漸先河,有“十國第一人”之譽。天佑二年(905年),楊行密去世,享年五十四歲。唐朝追諡他爲吳武忠王,吳國武義年間改諡吳孝武王,其子楊溥即帝位時追尊其爲武皇帝,廟號太祖。[1]《全唐文》錄其文一篇。

 主要成就

軍事

景福元年(892年),楊行密攻取了楚州(今江蘇淮安),對佔據揚州的孫儒構成了南、西、北三面包抄的形勢。這一年,他再佔揚州,唐廷任他爲淮南節度使。乾寧二年(895年),升州(今江蘇南京)刺史馮弘鐸來附,他又派田頵等攻掠各地,於是,“自淮以南、江以東諸州皆下之”。楊吳政權的地盤已具雛形。

乾寧四年(897年),楊行密令都將瞿章先據黃州(今黃岡),待朱友恭來攻即南渡固守武昌寨(今武漢),楊行密又派馬珣以精兵5000助守,可還是被朱友恭和杜洪打得大敗,瞿章等3000餘人被俘。這年八月,朱溫又派葛從周率步騎萬人從霍丘(今屬安徽)渡淮河爲西路,令龐師古率大軍駐營於清口(今江蘇淮陰)爲東路,自北向南發起進攻。楊行密先打東路,一面用決堰縱水的辦法水淹敵軍,另一面又令朱瑾率精銳突襲,結果汴軍大敗,名將龐師古被殺。葛從周得知東路失敗,也從濠梁(今安徽鳳陽)撤軍,退到淠河又遭伏擊,各軍勉強北歸。

天覆元年(901年)楊行密派李神福南攻,在臨安(今浙江臨安北)大敗錢鏐,擒其將顧全武后回師。天覆三年(903年),他命李神福西攻鄂州的杜洪,在君山(在今湖南嶽陽)打了勝仗。同年,朱溫攻打青州(今山東益都),王師範派人向他求救,楊行密派王茂章率衆往援,大敗汴軍,殺朱溫之子朱友寧。天祐二年(905年),楊行密派劉存再次攻打鄂州,終於活捉杜洪,控制了長江中游這一軍事重鎮。

後世如何評價楊行密?他有哪些成就與作爲?

經濟

楊行密爲政頗能選拔賢才,招集流散,輕徭薄賦,勸課農桑。使得江淮一帶社會經濟在戰爭的間隙有較大恢復。

楊行密在與各地軍閥交戰中勝多敗少,江淮地區相對比較穩定,這與他節用安民的指導思想有關。楊行密少時孤貧,深知民間疾苦。他“馳射武伎,皆非所長,而寬簡有智略,善撫御將士,與同甘苦,推心待物,無所猜忌”。打敗孫儒後,他在淮南“招合遺散,與民休息,政事寬簡,百姓便之”。他初到淮南時,“賜與將吏,帛不過數尺,錢不過數百,而能以勤儉足用,非公宴未嘗舉樂,招撫流散,輕徭薄斂,未及數年,公私富庶,幾復承平之舊”。可見,楊行密剛到淮南之時,行節儉之道,而且注重對人民的招攬和安撫,重視人民的生產,並起到了恢復社會生產和安定秩序的作用。

外交

楊行密擅長外交。他最初聯合朱溫、錢鏐對付孫儒。孫儒滅亡後,朱溫擁兵自重,他就聯合李克用、王建、李茂貞來抵制朱溫,並打出擁唐討逆的旗幟,以保存自己。他和錢鏐爲爭奪今蘇南地區,屢動兵戈,形同水火,“行密嘗命以大索爲貫,號曰‘穿錢眼’,鏐聞之,每歲使以斧科柳,謂之‘斫楊頭’”。但當雙方打成平局,楊行密自料錢氏不易消滅時,就主動講和修好,此後兩國保持了幾十年的和平共處。

後世如何評價楊行密?他有哪些成就與作爲? 第2張

人物評價

總評

唐朝後期,藩鎮割據,諸侯並起。楊行密在江淮地區舉起割據大旗,強力遏止中原軍閥朱溫南進步伐,成功避免全國更大範圍動亂。經略淮南過程中,其政治方略、經濟措施和軍事思想,對五代十國及其後來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其奠基之吳國,初步實現由藩鎮向王國轉型,繼而,南方割據勢力與北方中原政權並存局面得以實現。

政治上,爲禪代的南唐奠定經濟文化基礎,開啓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經濟文化中心南漸先河,原因在於一仍吳舊的南唐是南方最爲重要的割據政權,中國古代經濟與文化中心的初步南移實際上是在以南唐爲龍頭、以吳越和馬楚等政權爲呼應的統治區域內實現的,這個時期是唐宋之交社會分野的標點,爲後來社會的強勁發展提供了前瞻、新鮮的要素。楊行密經略江淮,實爲十國第一人。

歷代評價

薛居正《舊五代史》:昔唐祚橫流,異方割據,行密以高材捷足啓之於前,李棨以履霜堅冰得之於後,以僞易僞,逾六十年。

歐陽修《新五代史》:①寬仁雅信,能得士心。②行密起於盜賊,其下皆驍武雄暴,而樂爲之用者,以此也。

後世如何評價楊行密?他有哪些成就與作爲? 第3張

王夫之《讀通鑑論》:當是時,人各自以爲君,而天下無君。民之屠剝橫屍者,動逾千里,馴樸孤弱之民,僅延兩閒之生氣也無幾。而王潮約軍於閩海,秋毫無犯;王建從綦毋諫之說,養士愛民於西蜀;張全義招懷流散於東都,躬勸農桑;楊行密定揚州,輦米賑饑;成汭撫集凋殘於荊南,通商勸農。此數子者,君子酌天地之心,順民物之慾,予之焉可矣。存其美,略其慝,不得以拘致主帥之罪罪王潮,不得以黨賊之罪罪全義,不得以僭號之罪罪王建,不得以爭奪之罪罪行密,不得以逐帥自立之罪罪成汭。而其忘唐之尚有天子,莫之恤而擅地自專者,概可勿論也。非王潮不能全閩海之一隅,非王建不能保兩川於已亂,非全義不能救孫儒刃下之餘民,非行密不能甦高駢虐用之孑黎。且其各守一方而不妄覬中原,以糜爛其民,與暴人爭衰王。以視朱溫、李克用之竭民肝腦、以自爲君而建社稷,仁不仁之相去,豈不遠哉?

吳任臣《十國春秋》:唐末,強藩分據,海內雲擾。太祖以三十六英雄起自草間,殲孫儒、禽趙鍠、破杜洪、滅田頵,聲罪汴彊,耀兵越徼,江淮南北以次削平。抑亦可謂非常之傑、不世出者矣。《五代史》言其爲人寬仁雅信,能得士心,卒之開國廣陵,傳世四主,蓋有以也夫。

蔡東藩《唐史演義》:楊行密爲駢部將,興兵援駢,不謂無名,駢死而縞素舉哀,尤似理直氣壯,但既得廣陵,橫加屠戮,殺呂用之張守一可也,殺張神劍高霸,果胡爲乎?背盟不義,濫殺不仁,朱全忠之表爲留後,亦盜與盜應之徵耳。故識者不稱行密爲俠士,而當斥行密爲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