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你瞭解歷史上真實的八阿哥麼?八阿哥的人生結局

你瞭解歷史上真實的八阿哥麼?八阿哥的人生結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新覺羅·胤禩(1681-1726)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時[1],卒於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

母良妃衛氏。少時爲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誇他“心性好,不務矜誇”。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爲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並受拘禁。胤礽獲釋,胤禩復爲貝勒。雍正即位,爲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改名爲"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同年,亡。

胤禩雖爲康熙帝之子,但因其母出身卑微,故少時在衆兄弟子侄間並不得貴重,頗受冷遇。這段經歷當對他日後廣有影響,故贅言之。  其母衛氏,系滿州正黃旗包衣人、宮內管領阿布鼐之女。宮內管領雖爲五品文官,但因她是辛者庫出身,故較後宮其餘人等爲賤。據楊珍《康熙皇帝一家》中介紹:“《清皇室四譜》中,也說衛氏‘本辛者庫罪籍,入侍宮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辛者庫’是滿語‘辛者庫特勒阿哈’的簡稱,意爲‘管領下食口糧人’,即內務府管轄下的奴僕。清代八旗官員得罪後,他們本人及其家屬被編入辛者庫,成爲戴罪奴僕,以示懲處。衛氏的先人當有類似經歷,才成爲辛者庫罪籍。就現有材料看,她不僅是康熙朝,而且是清代各朝所有受封妃嬪中,母家地位最爲卑下者。以此出身,衛氏僅能充當宮女,在宮內幹些粗活,與皇帝接觸的機會,大大少於其她宮人。但她競被玄燁看中,並生育皇子,表明她自身條件很好,溫柔聰慧,美麗出衆。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僅有兩人被冊爲嬪,一位是正在受寵的17歲少女瓜爾佳氏,另一位則是相對來講已年位則是相對來講已年老色衰的衛氏,而比她早生皇子的戴佳氏卻沒有得到冊封。這除去因胤禩很受皇父喜愛,是三十七年受封爵位的皇子中最年輕(僅17歲)的一位外,與衛氏本人也有關係。不久,她又被晉升爲良妃,成爲玄燁當時僅有的5位妃子(貴妃除外)中,資歷最淺,生皇子最晚之人。”   胤禩出生後,康熙嫌衛氏出身低微,將他交由大阿哥胤禔之母、惠妃那拉氏教養,因此他與惠妃感情甚親。雍正帝繼位伊始,允許部分母妃“隨子歸邸”而居,惠妃因親子胤禔已被圈禁,於是欣然移居至胤禩府邸。

你瞭解歷史上真實的八阿哥麼?八阿哥的人生結局

據聞胤禩自幼聰慧,且甚曉世故,從小養成了親切隨和的待人之風。  清朝規定皇子六歲起入書房讀書,每日以名師大儒教之以滿、蒙、漢等文字,並輔以騎馬射箭等功夫。據《康熙起居注》所載,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十日,康熙對幾位年長阿哥的學習情況進行了次考覈,其中便有方滿六歲的胤禩。皇三子、皇四子、皇七子、皇八子“以次進前,各讀數篇,純熟舒徐,聲音朗朗”,想必胤禩不滿六歲便已開始習讀詩書了。  但寫字是他的弱項,康熙曾因不滿他的書法,遂令當時著名的書法家何焯爲其侍讀,並要他每日寫十幅字呈覽。曾任翰林院編修、起居注官、禮部給事中、九阿哥胤禟侍讀兼府內管家的秦道然在雍正朝的供詞中提及此事,言胤禩於之頗不耐煩,便央人寫了來欺逛康熙。  康熙三十一年七月,他隨父與衆兄弟共往塞外巡獵,據傳教士張誠回憶:“整整一個月,這些年幼的皇子同皇帝一起終日在馬上任憑風吹日曬。他們身背箭筒,手持弓弩,時而奔弛,時而勒馬,顯得格外矯捷。他們之中的每個人,幾乎沒有一天不捕獲幾件野味回來。”胤禩位於其列,亦必時有斬獲。

胤禩早年很受皇父喜愛,康熙於三十七年三月初二日第一次分封皇子時,他便與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一同受封爲貝勒,爲當時年齡最幼者。此後又多次受康熙指派,適其出塞時與皇三子胤祉一同辦理政務。

你瞭解歷史上真實的八阿哥麼?八阿哥的人生結局 第2張

先前已經提到,胤禩爲人非常親切,全無阿哥的驕縱之氣,因此廣有善緣。不僅在衆兄弟中與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皇十四子胤禵交情非比尋常,與衆多王公朝臣亦相交甚歡。康熙帝之兄裕親王福全(卒於康熙四十二年)生前也曾在康熙面前讚揚胤禩不務矜誇,聰明能幹,品行端正,宜爲儲君。  胤禩不僅親近同宗貴胄,在江南文人中亦有極好的口碑。他的侍讀何焯系當時著名的學者、藏書家、書法家,嘗學於錢謙益、方苞等人,以擅長八股出名,康熙二十四年即充拔貢生,但因爲人“生性率直”、“經常當面責人”而得罪了考官,此後屢試不弟,四十一年李光地薦其博雅,康熙召試,命直南書房。次年賜舉人,復賜進土,選庶吉士。後尋命侍讀胤禩於貝勒府,兼武英殿纂修。在貝勒府期間,與胤禩甚篤。康熙四十五年何焯父死,他將身邊的幼女交由胤禩的福晉照看,便奔喪回裏了。胤禩還曾託由何焯爲其在江南購書,頗得當地人的好評,稱他“實爲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