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清溪古道士,端木國瑚傳奇一生

清溪古道士,端木國瑚傳奇一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溪古道士,讀易混元山;山中松子粒,幾代成蒼顏;觀化復何己,只鶴騎上天;至今宴坐地,朱研苔花斑;亭空風露滿,音響難追攀;古壁墮雲篆,無人知大還。”此詩是端木國瑚期盼建“點易亭”之作。“點易呈王獻”是青田“太鶴公園”的八景之一。位於太鶴山混元峯(又名乾乙峯)下,是“易廬”故址。“易廬”是端木芝巖、端木樸山、端木國瑚祖孫三代觀天象、讀易經、寫易著之處。“易冢”則埋藏着端木國瑚生平所著46卷1353頁《周易指》手稿。

清溪古道士,端木國瑚傳奇一生

三辭縣令

端木國瑚(1773-1837)字鶴田,又子彝,號太鶴,青田人。因娶瑞安庠生陳濟川次女爲室,移居瑞安浦後,遂成蘭陵郡端木族瑞安之始祖。幼時聰穎,跟祖父學易讀經史。嘉慶三年(1798)中舉。之後,三次上京會試不第,舉賢薦爲“大挑一等”,圓明園引見面君,以知縣錄用。但國瑚力辭,請改爲教職,之後,掌教於蓮城書院等。與泰順董斿交好、曾贈聯雲:對酒有清趣,逢人無俗歡。嘉慶十七年(1812),他赴泰順與董斿、潘鼎三人在羅陽建“石林精舍”,授徒教學與著書。其間,曾赴南田拜謁劉基墓,又應西坑梧溪富雅齋之邀,滯遊梧溪、鍾愛山水。爲富氏題門聯,雲:門迎東嶼雙溪水,棟聳南陽四壁山。

道光元年(1821),任(湖州)歸安教諭的國瑚已49歲,開始撰寫《周易指》,歷16個春秋。完成“周易指”、“易例”、“易圖”、“易斷辭”、“周易上下經”,總計46卷。

道光十年(1830)朝廷欲建壽陵,得知《地理元文注》出自端木國瑚手筆,又聞知他通地輿,即令浙江巡撫劉彬士急召國瑚晉京。

國瑚與江西泰和縣令鹿苑共同赴京,爲卜相皇陵,與宮廷主管官員同赴實地擇陵地。國瑚薦蓮花山與老龍潭兩處,均被否定。而官員擇望仙山、六道灣和大灣峪三處,國瑚斷定此三地脈分別隱白砂、黑砂和界水四道,不宜作陵寢。經試挖,果如國瑚所言。再去老龍潭取樣,果然是吉祥地,取土封樣呈送朝廷,龍心大悅,賜名“龍泉峪”。並恩賜國瑚六品頂戴,以內閣中書陛用,欽賜御用黃馬褂四身,國瑚再辭縣職,仍致力教學。

道光十三年(1833),殿試中進士,以知縣用。但國瑚三辭縣令,以中書供職。16年撰《周易指》畢,次年任滿,告老歸,經河南留住寧陵太親翁瑞安籍洪敘堂署中,數日後南旋。至楊州,被恩師阮相國留住數日,爲阮擇選墓地,阮相國臨別贈聯雲:班固屬文傳兩賦,虞翻夢易得三爻。回瑞後,盤桓數日。囑其子端木百祿,將《易》稿謄錄後,原稿埋於故里青田“易廬”故址,以尉先祖在天之靈。然後北上訪友,不久患傷寒,於遂昌亡故。遵囑埋於自擇墓地湖州仁王山。

三修易冢

端木百祿(1824-1860)字叔總,又小鶴,號梅長。著有《石門山房詩鈔》。曾於杭州刻石,遵遺囑在青田建冢埋《易》稿於太鶴山。但此舉未行竟壽終。遺孤廷鏊年幼,無力建冢。直至同治四年(1865),國瑚長女端木悟原(字靜貞,嫁庠生洪鹹)出資購青石建“易冢”,命子洪筤生親奉外祖父手稿,裝箱禮埋於混元峯下白鶴洞前,原“易廬”處。冢邊約1米多,高3米多,分亭和冢兩截長方體。亭柱有瑞安孫衣言題聯:易師鶴田子;太極混元峯。後柱間有碑,碑文由親翁越州刺史宗稷撰寫,碑後有國瑚長女悟原所寫的《書易冢銘碑陰》刻文。

後因傳聞冢中藏有“天書”,1948年被盜劫一空。2000年,重修“易冢”,今成青田縣太鶴公園的人文景觀。端木百祿生前曾爲建“易冢”作五律一首作懸念。詩云:易字收仙蠧,空中埽葉藏。煙霞好城郭,天地老金湯。圖緯秦坑外,靈威禹穴旁。混元真冢頂,鬆括晝蒼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