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末年將領李成樑爲何最後遭遇滅族之災

明朝末年將領李成樑爲何最後遭遇滅族之災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成樑生於明代嘉靖五年,卒於明朝萬曆四十三年,共享年90歲。李成樑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將領,他和戚繼光爲明朝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於李成樑,後人評價他爲有功有過,李成樑的功績在於鎮守明朝東北邊境四十載,爲明朝的安定做出了軍事上強有力的保障。在李成樑的鎮守邊境期間,立下的戰功無數,女真等外族均不敢前來侵犯明朝,後來,李成樑瘋狂斂財,剝削民衆。加上他在戰事判斷上的失誤,從此往後,他的威信逐步被人民淡化。

明朝末年將領李成樑爲何最後遭遇滅族之災

  李成樑畫像(網絡圖)

  爲了抵禦外族來犯,李成樑建議皇帝下令,在明朝邊界處修建一堵牆,這堵牆便是後來的寬甸六堡。這堵牆的修築,阻礙了明朝和外族的來往。努爾哈赤藉此機會,瘋狂的發展自己的實力,而李成樑在牆的這頭,絲毫感覺不到努爾哈赤的擴張野心。當努爾哈赤將女真統一,壯大了自己軍事實力來侵犯明朝的邊境時,李成樑才感覺到努爾哈赤的實力已經不容小覷。當即下令拆掉這堵牆,將六萬多名百姓強行趕至遼東。對於李成樑的做法,引來明朝廷的紛紛抱怨。後來,李成樑在軍事上的屢次失誤,導致他的威信江河日下,加上,李成樑晚期瘋狂斂財,引來百姓怨聲載道無數。

  後來,他的兒子們也積極參與抗戰。但是在對抗外敵時,由於力量薄弱,差距很懸殊,有的陣亡,有的在失敗之後,自殺而亡。

  李成樑 黃金肉

  黃金肉是一道菜品,關於這道菜還有一個故事。大家都知道滿漢全席,裏面的菜餚美味而惹人垂涎,黃金肉就是其中一道。後來,清朝的皇帝們都將這道黃金肉奉爲最佳臻品,相傳這道菜是努爾哈赤所創。

明朝末年將領李成樑爲何最後遭遇滅族之災 第2張

  李成樑畫像(網絡圖)

  李成樑當時在東北一方有很大的名氣,因爲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加上李成樑巧用技謀,牽制女真、蒙古等外族的力量,得以明朝的安定。外族的部落聽見李成樑的名字都很懼怕,所以在李成樑75歲帶兵作戰之時,仍然很有震懾一方的威信。

  一次,努爾哈赤和弟弟碰巧跟隨祖父和父親到阿臺府中做客。當時,女真部落很多多依附於明朝,聽從李成樑的指揮。李成樑下令讓尼堪外蘭殺掉古勒城的百姓。正當努爾哈赤準備吃飯時,聽見外面一片吵嚷,祖父和父親等人便出去看看情況,結果被來勢洶洶的尼堪外蘭給殺掉了。努爾哈赤和弟弟藏在廚房中,察覺到這一消息時,非常氣憤。奈何他和弟弟孤立無援,不能爲親人報仇。尼堪外蘭知道李成樑一會就要來,便命令阿臺府的廚子做幾道菜。驚恐的女廚子當即暈了過去,努爾哈赤便僞裝成廚子做了一道菜,並起名爲“黃金肉”。後來,李成樑非常喜歡這道菜,將努爾哈赤和弟弟帶回府中,讓他們倆給自己做黃金肉。

  努爾哈赤和弟弟由此保住了性命。後來,努爾哈赤和弟弟暗中找機會逃了出去。

  李成樑後代

  李成樑一生用育有九子,分別是李如鬆、李如柏、李如楨、李如樟、李如梅、李如梓、李如梧、李如桂、李如楠。李成樑九個兒子個個都驍勇善戰,立下了戰功赫赫。

明朝末年將領李成樑爲何最後遭遇滅族之災 第3張

  電視劇《太祖祕史》李如柏劇照(網絡圖)

  當時人們稱李成樑家族爲“李家九虎將”。他的長子李如鬆從小跟隨父親李成樑。深知軍事上的戰略,長期跟隨父親作戰,也總結了一套帶兵打仗的方法。萬曆二十年李如鬆受朝廷的重用到寧夏平定哮拜叛亂,沒過多久便獲得大捷,順利平息這場叛亂。後來,朝廷命令李如鬆爲首領帶領部下參加抗倭援朝戰爭,此次戰爭讓李如鬆名聲大噪,名垂千古。之後,明朝廷對李如鬆重用有加,在於蒙古抗戰中,李如鬆爲抗戰首領。但是在與蒙古大戰中,李如鬆在戰爭中陣亡。李如鬆去世後,明朝廷追贈李如鬆爲少保寧遠伯,立祠諡忠烈,以示追獎。

  二子李如柏在作戰中,表現的驍勇善戰,深得明朝廷的重用,在較大型的戰役中,李如柏擔任主將,並且英勇殺敵,立下了戰功無數。在薩爾滸之戰中,李如柏節節敗退,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在回到朝廷途中,因爲飽受非議,而自殺身亡。

  李成樑的兒子在軍事上,各個都表現勇猛。在當時,明朝廷外患很多,有倭寇來襲,還有努爾哈赤等部落對明朝疆土的虎視眈眈。明朝廷對於李成樑的兒子們,甚是重用。李成樑的九個兒子五個做到總兵官,四個做到參將。連他們的部下都驍勇善戰,立下戰功無數,在當時傳爲佳話。

  李成樑墓

  李成樑是明朝有名的將士,爲明朝的國防安全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對於李成樑,後人評價他爲有功有過,李成樑的功績在於鎮守明朝東北邊境四十載,爲明朝的安定做出了軍事上強有力的保障。

明朝末年將領李成樑爲何最後遭遇滅族之災 第4張

  李成樑李如鬆的墓地(網絡圖) 

  在李成樑的鎮守邊境期間,立下的戰功無數,女真等外族均不敢前來侵犯明朝,李成樑所率領的軍隊建立了一道安穩的戰線,不讓外敵來襲,也正是因爲如此,明神宗朱翊鈞爲表彰遼東大將李成樑的功績,命遼東巡撫周詠等人修建了石牌坊。

  李成樑去世後,他的後人將他埋在位於鐵嶺縣催陣堡鄉新墳村,併爲他建造了李成樑墓,以示後人的悼念。李成樑墓修的很是壯觀。在墓的石碑前有石頭做的馬、石頭做的人等等。這些都是明朝年間雕刻的石畫像,但是過了這麼多年,李成樑墓沒有人進行整修修葺,年代久遠,所以這些石雕也被埋入土中。古代達官顯貴去世之後,在墓前立石像,則是表明此人生前光輝的生平。

  李成樑在去世之後,後人便將李成樑葬於遼寧鐵嶺老家,爲他修墓以示對李成樑生平的肯定。當提到李成樑的時候,認爲他在軍事上錯誤的作戰策略,導致了蒙古、努爾哈赤等的入侵。讓明朝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後人在評價李成樑時,都會從兩方面進行評價,有功和有過。在他去世後,家人把他帶回遼寧,此處建墓,以示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