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何諸葛亮會在馬謖身上看走眼?全怪馬謖嗎

爲何諸葛亮會在馬謖身上看走眼?全怪馬謖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云:“爲治以知人爲先。”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說,治理國家,要以瞭解、識別人爲首要的事情。可以說,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謂知之。這句富有哲理的良言,意在告訴世人:不瞭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而沒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爲沒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於識人。  

爲何諸葛亮會在馬謖身上看走眼?全怪馬謖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古今中外的有識之士對識人的重要性都看得非常清楚,他們產生了極爲相近的一種共識:要想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完善,就不能不識人。總之,國家興亡,務在得人、用人。帝王之德,莫大於知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即帝王的作用,沒有比識人更爲重要的了。如果一個國君,有賢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這是一個國家不祥的表現。我們不妨再用三國時候的故事做例子:

蜀國的皇帝劉備在生命彌留之際,諸葛亮等一些貼身大臣入宮探病。劉備擔心孔明重用馬謖,所以在垂危之際,還特別叮嚀,問諸葛亮說:“丞相認爲馬謖這個人如何?”諸葛亮說稱得上是英才。因爲馬謖與諸葛亮等一起隨劉備入蜀,他才氣過人,好談兵,深得諸葛亮器重,視之如子。而馬謖也將諸葛亮當做父親一樣。尤其是馬謖曾給諸葛亮出過一些好計謀,在諸葛亮南征時,馬謖向他獻了“攻心爲上”這一戰略方針,使得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使南人不復反。

但是,劉備認爲馬謖言過其實,所以不可重用。因爲馬謖雖然熟讀兵書,但缺乏實戰經驗,故他談兵時未免誇誇其談,不大切合實際。因爲戰爭千變萬化,作戰者要善於從實際出發,不能拘泥於兵書的隻言片語。如果做參謀還可以,但是如果讓他獨當一面,則難以勝任。 

事實的確如劉備所料。馬謖之失,正是失在“言過其實”上。不信我們來看以下的一段話,看看對於如何防守街亭的事情上,馬謖與其副將王平有何差異: 

爲何諸葛亮會在馬謖身上看走眼?全怪馬謖嗎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王平主張“就此五路總口下寨,卻令軍士伐木爲棚,以圖久計”,而馬謖卻說“當道豈是下寨之地?此處側邊一山,四面皆不相連,且樹木極廣,此乃天賜之險也,可就山上屯軍”。

王平說:“參軍差矣。若屯兵當道,築起城垣,賊兵縱有十萬,不能偷過;今若棄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驟至,四面圍定,將何一軍以保?”

馬謖大笑說:“汝真女子之見!兵法雲:憑高視下,勢若破竹。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

王平說:“今處此山,是絕地也;若魏兵斷我汲水道,軍士不戰自亂矣。”

馬謖說:“汝莫亂道!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當百可也。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於我,汝奈何相阻耶!” 

從以上的對話可以看出,馬謖以兵書爲由,王平以實踐爲據。通過描述馬、王兩人的爭論,突出了馬謖紙上談兵的形象,也指出他致敗之由。  

爲何諸葛亮會在馬謖身上看走眼?全怪馬謖嗎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馬謖的錯誤是極其嚴重的,因爲失掉了街亭,使得蜀軍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如果不是孔明用了一招“空城計”,肯定會被司馬懿所擒。可見街亭的丟失,實在是諸葛亮錯用馬謖導致的啊!

在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感悟:只有知人才能善用。就是說,對一個人瞭解得越深刻,用起來纔會越得當,他們擁有的智慧與才能越能得到發揮。因爲在現實中,有太多的假話和謊言。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地發現並識破其內心的陰謀詭計,那就可能被說假話和謊言的人所欺騙。輕則使我們損失錢財,重則讓我們蒙受冤屈,從而失去最珍貴的友情和愛情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